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54-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西归直指-清-周梦颜-第17页

言訖而逝。七日。異香不散。時有啟芳圓果二法師。目擊其事。亦發勇猛。誓必生西。晝夜念佛不輟。忽見七寶池邊。佛及大士。坐寶臺。二僧作禮佛云。念我名者。皆生我國。復見三道寶階。其一白衣。一則道俗相半。其一唯僧也。皆至心念佛。得生彼土之人。後五日。忽聞鐘聲。兩僧同時化去。
壽洪
唐壽洪。汾陽人。一心念佛。求生安養。將亡。見兜率天童子來迎。洪曰。我期西往。不生天上。即令眾念佛。未幾。洪曰。佛從西來。言訖而化。
大行
唐大行。居泰山。修普賢懺法。三年。感大士現身。晚歲入藏陳願。隨手得彌陀經。晝夜誦持。至三七日。覩瑠璃地上。佛及大士現身。僖宗聞之。詔入內。賜號常精進菩薩。後一年。瑠璃地復現。即日而終。異香經旬。肉身不壞。
明瞻
唐明瞻。晚歲刻志安養。念佛不輟。或譏其遲暮。瞻曰。十念成功。猶得見佛。吾何慮乎。後因疾。於興教寺。具齋別道俗。時僕射房玄齡杜如晦皆與焉。日過午。整威儀念佛。遽曰。佛來矣。二大士亦至。悚身合掌而化。
永明壽禪師
師餘杭人。初為縣庫吏。取庫銀到西河。盡買生放之。法當死。聞將刑。大喜曰。此番雖死。吾必往西方。吾所放生。不知幾千萬萬矣。錢鏐王特命赦為僧。賜名延壽。依四明翠岩師出家。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後往永明。專修淨業。夜住別峰。率眾念佛。旁人時聞天樂鳴空。忠懿王歎曰。自古求西方。未有如此專切者。乃建西方香嚴。殿以成其志。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眾。趺坐而化。後有僧來自臨川。經年遶其塔。人問之。曰吾病入冥。見殿左供一僧像。冥王朝夕禮拜。密詢其人。曰此杭州永明壽禪師也。凡死者必經此處。此師徑生西方上上品矣。王重其德。故禮敬耳。
圓淨常法師
宋省常。錢塘人。七歲出家。湻化中。住南昭慶。慕廬山之風。乃刺血書華嚴經淨行品。回向西方。士大夫預會者。稱淨行弟子。而文正公王旦為之首。一時公卿牧伯。共百二十人。比丘千人。翰林蘇易簡作淨行品序。至謂予當布髮以承其足。剜肉以請其法。猶尚不辭。況陋文淺學而有惜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有頃。厲然唱云。佛來也。泊然而化。
淨觀
宋淨觀。住嘉禾寂光菴。修淨土懺法十餘年。謂弟子曰。我過二十七日。行矣。至期二日前。見紅蓮華。次日又見黃蓮華滿室。有化童子坐華上。仙蒂結束。至第三日。入龕端坐。命眾念佛。頃之脫去。
慈雲懺主
宋遵式。台州臨海縣人。學行高古。名冠兩浙。專修淨土。常行般舟三昧。九十晝夜不睡眠。兩足皮裂。嘔血不已。夢觀音以手指其口。注甘露灌之。覺身心清涼。疾遂愈。著淨土決疑行願。及淨土懺法行世。將化之日。注香禮佛願生安養。至晚坐脫。人見大星隕於靈鷲峰。
圓照本禪師
宋宗本。常州無錫人。初參天衣懷禪師。念佛有省。後遷淨慈。奉詔入東京。召對稱旨。平居密修淨業。雷峰法師神遊淨土。見一華殊麗。問之。曰待淨慈本禪師耳。又資福曦公。亦來禮足施金。問其故。曰定中見金蓮華。是待本公者。又見蓮華無數。內有萎者。曰此退墮人也。因問本公留心禪學。何以淨土標名。答曰。雖在宗門。亦兼修淨土耳。後臨終。安坐而逝。諡圓照禪師。
久法華
宋可久。居明州。常誦法華。願生淨土。時號久法華。天祐八年。年八十一。坐化。三日後復蘇。謂人曰。吾見淨土境。與經所言符合。蓮華臺上。皆標合生者名。見一金臺。標成都府廣教院勳公。一標明州孫十二郎。一標可久。一銀臺。標明州徐道姑。言訖復化。五年。徐道姑亡。異香滿室。十二年。孫十二郎亡。天樂迎空。皆如所言。
  蓮華標名。人或疑其太著。然言於坐化復蘇之後。而又皆懸記於數年之前。豈其猶不足信與。
截流大師
師諱行策。明末宜興蔣司農第八子。父鹿長先生。夢憨山大師。入臥內。忽報楊夫人得一公子。即師也。年十八。父沒。喪葬畢。即投武林箬菴和尚出家。後應虞山普仁院請。闡揚淨土法門。每日六時念佛。自課佛號萬聲。雖忙不缺。嘗著蓮藏一集勸緇素。以康熈十九年七月九日辭世。坐化之刻。有遠鄉童子。正當午食。忽投箸仆地。半日方甦。問之。乃云此刻有截流和尚往生。土地命我擎旛送耳。又有城南姓吳者。已亡數日。忽附其家幼童言之。亦謂親見冥王跪送。是日。冥府停刑一日。
尼僧往生類
  尼大明
隋尼大明。每入室禮念。先著淨衣。口含沈香。文帝后甚重之。將終之日。眾聞沈香滿室。俄而光明如雲。隱隱向西而沒。
尼淨真
唐尼淨真。居長安積善寺。衲衣乞食。誦金剛經十萬徧一心念佛。語弟子曰。五月內十度見佛。兩度見寶蓮華上童子戲。吾已得上品生。言訖。跏趺而化。祥光滿菴。
尼悟性
唐尼悟性。居廬山念佛。虔願往生。忽聞空中樂音。謂左右曰。吾已得中品生。見同志念佛精進者。皆有蓮華待之。汝等各自努力。言訖而逝。
尼能奉
宋尼能奉。錢塘人。專修淨業嘗夢佛光照身。及聞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