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淨土

    中 峯
  清旦黃昏禮懺摩。低頭泣告老彌陀。輪迴六趣知多少。誓欲今番出網羅。

  勸念佛

    優 曇
  人間四相難逃死。天上何曾免五衰。寧可九蓮居下品。不來浮世受胞胎。
  長生不用神仙訣。救急還須海上方。靠著主人無量壽。算來都勝別思量。
  幾多失脚走閻浮。世事如麻日轉稠。故國田園埋草裏。野牛放蕩幾時休。

  懷淨土

    楚 石
  一自飄蓬贍部南。倚樓長歎月纖纖。遙知法會諸天遶。正想華臺百寶嚴。此界猶如魚少水。微生只似燕巢簷。同居善友應懷我。已築浮屠欠合尖。

  淨土詩

    雪 嶠
  林下長開佛面花。子規呌血數珠斜。耳邊多少閒題目。賺煞春風不到家。
  溪上行歌杖紫藤。落花沒膝呌黃鶯。春池無月空撈漉。早叩蓮邦題姓名。

  淨土詩

    耑 愚
  南北東西求所知。怖頭認形總成迷。直饒悟得聲前事。也要彌陀作導師。
  十方諸佛讚西方。不是無端出廣長。只恐癡禪躭寂滅。錯將斷滅作真常。
  寂光未異莊嚴土。向上不為斷滅禪。細細蟲音宣法界。佛聲豈背未生前。

  懷淨土詩

    沈朗倩
  生無生法不須疑。苦向嚴陵掌上推。收拾金錢提槵子。六爻皆吉是阿彌。

  淨土偈

    蕅 益
  西方即是惟心土。淨戒堅持莫使疎。人世總皆跼蹐境。不須旅邸覓安居。
  西方即是惟心土。功行應教日日鮮。一息不存誰努力。豈將精進遜先賢。

  淨土偈

    永 覺
  纔生一念便生纏。攝念無如念佛先。直把娑婆全放下。毓神端在紫金蓮。

  念佛偈

    聞 學
  願力如山重。往生似羽輕。見知融一念。無量佛名經。

  懷淨土詩

    蓮 隱
  漸看鬚髮著霜痕。自省己非自討論。一世竟成何事業。百年還有幾朝昏。便須立志求安宅。休更甘心赴死門。樂國不遙歸有路。蓮臺好去覲慈尊。

  勸念佛

    沈芝塘
  認得今朝是。方知昨日非。修行原甚易。何不早皈依。

  一意西馳序

  世間念佛者多。見佛者少。知有淨土者多。生淨土者少。何也。意不一故也。葢意為第六識本。宜為五識之主。而耳目口鼻爭以嗜好誘之意。反為五識之奴。奴之既熟。雖五識無感之時。不來役意。而紛紛擾擾。無有寧晷。所以全不知念佛者。自然隨六根。而受地獄之報。其知有佛法福罪兼行者。縱得人身。亦仍來此樊然不淨之世界而已。惟一意西馳者。純是一心為主。故能感果于西方。君王即是如來。作以心為君者。以佛為君。此孟子所謂先立其大。小不能奪。觀經所謂。即心作佛。即心是佛。雖正解不盡。如是亦可旁通於此矣。雲棲云。一心不亂者。心王心所無所不一。夫心王心所雖有八與五十一之紛雜。然遡流窮源。不出一心。今念佛人。初以耳識。聞彼佛名。次以意識。專注憶念。以專念故。總攝六根。眼鼻舌身之識皆悉不行。念之不已。念極而忘。所謂恒審思量者。其思寂焉。忘之不已。忘極而化。所謂真妄和合者。其妄消焉。則七識八識亦悉不行。主既不行。從者焉附。其五十一又何論也。當爾之時。巨浪微波。咸成止水。濃雲薄霧。盡作澄空。豈非現在之西方乎。

  一意西馳第四
  無量壽佛讚

    大 智
  八萬四千之妙相。得非本性之彌陀。十萬億剎遐之方。的是惟心之淨土。淨穢雖隔。豈越自心。生佛乃殊。寧乖己性。心體虗曠。不礙往來。性本包容。何妨取捨。是以舉念即登于寶界。還歸地產之家鄉。彈指仰對於慈容。實會天真之父子。幾生負德。枉受沉淪。今日投誠。必蒙拯濟。三心圓發。一志西馳。盡來際以依承。歷塵劫而稱讚。

  懷安養故鄉詩

    樝 庵
  幾年衣袂惹京塵。志氣凌雲莫自伸。南鴈數聲鄉夢斷。秋風終夕淚痕頻。此迴若不懷歸計。向後從誰結善鄰。請看路傍埋朽骨。其中多是未歸人。
  昔年容易別瓊樓。本也無心作遠遊。豈意而今髮垂雪。片懷常挂月西鉤。枕中忽聽思歸鳥。檻外頻驚落葉秋。一炷檀烟一聲磬。等閒遙望淚橫流。

  憶佛軒詩

    雪 溪
  自古有言。人生百歲。七十者稀。予六十祝髮。叨預僧列。今幸七十。處世非久。朝夕人耳。平居非不誦經課佛。猶恨未為專注。遂取首楞嚴勢至章。若人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之語。命小軒曰憶佛。庶幾以為臨終見佛先容耳。且作山偈。以繫於左。
  隨波逐浪去翩翩。彈指聲中七十年。豈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