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會以稱能。且不以一本牽合多本。反以多本牽合一本。以為如此方見淨土收機之盡。然則彌陀本師說法。皆不免三滲漏乎。我不知其居心為何等也)。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漢支婁迦讖譯)

  云。佛言其中輩者。其人奉行施與如是者。若其然後中復悔。心中孤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諸善。後世得其福。不信有無量清淨佛國。不信往生其國中。雖爾。其人續念不絕。暫信暫不信。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續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其人壽命病欲終時。無量清淨佛。則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見之。口不能復言。便心中歡喜踴躍。意念言。我悔不知益齋作善。今當生無量清淨佛國。其人則心中悔過。悔過者過差少。無所復及。其人壽命終盡。則生無量清淨佛國。佛言。其三輩者。其人作是以後。若復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後世當得其福。不信往生無量清淨佛國。其人雖爾。續得往生。其人壽命病欲終時。無量清淨佛。則令其人於臥睡夢中。見無量清淨佛國土。其人心中歡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善。今當生無量清淨佛國。其人但心念是。口不能復言。則自悔過。悔過者過差減少。悔者無所復及。其人命終。則生無量清淨佛國。
  謹按此段吳譯本全同。不復錄。據此可見重在作善。散心得生之明證。

  阿彌陀經(吳支謙譯)

  云。諸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雖不能大精進禪定持經戒。大要當作善。一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偷盜。三者不得婬泆。四者不得調欺。五者不得飲酒。六者不得兩舌。七者不得惡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妬。十者不得貪饕。不得心中有所慳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癡(此經原名。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謹按此段云云。即魏譯三輩中下二品。專指在家眾也。全文已載論中。今略釋之。戒有多品。皆以在家五戒為根本。其云一者不得殺生等。即就五戒而一反一正推言之耳。五戒全持。名滿分戒。持三四名多分戒。但持一二名少分戒。從師求三皈并受戒者。則名持戒。已入戒品也。無歸戒而自持者。但名作善。未入戒品也。由少分漸加至滿分。亦可名精進。更受優婆塞戒。漸加至菩薩戒。則名大精進矣。其實同是作善。而分別言之者。求受不破犯利益大。破犯者罪過亦大。未求受者反之。

  大寶積經無量壽會(唐菩提流志譯)

  云。阿難。若他國眾生。發菩提心。雖不專念無量壽佛。亦非恒種眾多善根。隨己修行諸善功德。迴向彼佛。願欲往生。此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即遣化身與比邱眾。前後圍遶。其所化佛。光明相好與真無異。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即隨化佛往生其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謹按此段。可見散心往生。重在發願回向。即魏譯本萬善迴向之謂也。言隨己修行諸善功德者。可見不論世法佛法。但是善事。皆可迴向。專重發願也。
  又云阿難。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如來。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心無疑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無量壽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無量壽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謹按此段十念往生。專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禪宗得破參。及讀一切大乘經典。得解悟者皆是。其人不專修淨土。如智者永明之類。而百丈清規。以念佛津送亡僧。自唐至今。叢林多奉其教。猶可見禪教律三宗。究竟畢歸淨土。不待辯矣。

  無量壽莊嚴經(宋法賢譯)

  云。復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十種心。一不偷盜。二不殺生。三不婬欲。(此身三業。諸經次序。大概為出家說者。不婬欲居首。為在家說者。不殺生居首。觀經且於十善中。特提不殺。尤其明證。而此獨以不偷盜居首。或當時對機而發。如魏譯本說少長男女。共憂錢財云云。或傳寫誤倒。未可知也)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癡。如是晝夜思維極樂世界無量壽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
  謹按此譯本。宗旨與前數譯皆同。而語氣前後詳略大異。楊仁山居士。依義分章。并於三十六願下標提願意。至為整贍。此十善往生章。次於持經持戒兩章之後。可見專指世法。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但必常常念佛回向。即轉世善為淨因。故佛說諸經。總兼世善。而此十善業。且特說專經。以淨身三口四意三諸業。為修持根本也。

  佛說阿彌陀經(姚秦鳩摩羅什譯)

  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謹按明蘧庵師(永樂時吳郡沙門諱大佑)彌陀略解云。靈芝疏載襄陽石本。於一心不亂下。有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