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彌陀疏鈔云。智論五菩提心。一發心菩提。謂於無量生死中發菩提心也。而持名正於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覺故。二伏心菩提。謂斷諸煩惱。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則正念纔彰。煩惱自滅。故三明心菩提。謂了達諸法實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諸法實相故。四出到菩提。謂得無生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趨一切智故。五無上菩提。謂坐道場成最正覺也。而持名則得不退轉地。直至成佛故)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論據此譯。故列於前)。
  謹按此經。有漢魏吳唐宋五譯。而此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唐譯差與相近。蓋同一梵本也。宋譯亦甚明暢。而辭句前後大異。又一梵本也。漢吳二譯。文辭拙歰。而義有相補備者。則又一梵本也。其所以不同之故。略攷諸經。約有三端。一則譯手巧拙不同也。如楞伽三譯。金剛六譯。及此小本兩譯皆是。此類文小異而義大同。足見梵本之一。例如儒者解經。各有短長。蓋以華文化梵語。是橫繙也。以今人解古書。猶直繙也。其於原本。畢竟非一非二。而善讀者。就此參觀互考。以意逆志。自能得之。一則梵本傳寫不同也。此類義同而文多寡大異。密部諸呪。最顯而易見。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大經大會。記錄自不一手。傳鈔浸廣。久而沿譌作偽。皆人情事理之常。統亂六師。鉢碎五分。迦釋阿難。結集多至四次。正為此也。例如兩楹夢奠後。七十子之徒。友教四方。六經傳本。各自成家。奚待祖龍。始焚繚鶴。迨法流東土。去聖愈遙。張霸劉歆王肅之徒。何國蔑有。隋唐之際。別編疑惑偽妄二門。足為中流砥柱矣。(讖緯概託孔門。後世遂動稱符命。葢以多知尊聖人以神通眩佛法。其弊必至此矣。大雲經之偽。閱藏知津已辨之。若儒童菩薩之為孔子。大迦釋之為老聃明是梵僧巧見。因道家偽造老子化胡經。借以報復特牽率孔聖以泯其迹。而宗鏡錄乃徵引不疑者。則如李長者之借易釋華嚴。欲以間執迂儒疑謗之口非出本心。諸如此類。宏得有大雅宏達。盡通漢唐以來諸儒門徑。及其用心之處。然後博觀全藏。而分類校訂之。為之執鞭。所欣慕也)一則本師前後宣說不同也。四十九年說法。大半本諸先佛遺經。迦釋佛涅槃時。藏諸珠函。并作書一通。囑付樹神。迨本師出世傳授之。說見廣宏明集。梵網法華文有明證。(所以本經讚德文中。有博綜道術。貫練羣籍二句。而四十二章經。亦以廣學博究為一難。如壇經出後。人人籍口六祖。法門之所以日衰也)阿難出家時。先與佛約。以前所說諸經。未曾聞者。請佛重說。佛許可之。說見釋迦三譜。(不記出何一種)阿難所指。葢即遺經。若佛平時與弟子泛說法要。如四諦六度十二支十八處等。寥寥數十言。藏中多集為經。豈能一一重說。不言可知。彌陀成佛在十劫以前。十方諸佛無不讚歎。(例如孔孟動稱堯舜)佛佛道同。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例如論語稱知仁勇。祇三言耳。而前後序次不同。稱不患人之不己知。祇兩言耳。而四見各異。世間經師。尚不貴記問之學。況在佛智。此經之所以多譯。而又見前兩種之不同也。至王龍舒彙集之本。以意棄取。自不足記。近邵陽魏氏所訂。更不必論矣。
  又按此經三輩皆善類。觀經九品有惡人。兩說互異。而實相足相成。蓋眾生因地。萬別千差。不特三三無盡。九九亦無盡。緯以四土。相望更覺懸殊。此經上輩當出家。中下二輩當在家。乃從其多數粗舉大凡。故云凡有三輩。觀經就此大凡。略開為九。而又極其優降。以括無量行因之不齊。其大意以五品以上約四聖。以下約六凡。極其優則自初信以至等覺。皆在其中。故智者大師僅登五品。非在家也。劉遺民三度見佛。衣覆手摩。自當上輩。非出家也。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極其降則自五停心以至一切含靈。皆在其中。故中下品內有但四禪。非謂盡屬但四禪也。下二品內有五逆。非謂盡屬五逆也。而凡初心邪外。及六道三塗一切緇素常流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若齊文定旨。則六道缺二。三塗僅一。觸途成滯。云何可通)三輩皆善類者。彌陀本願。十念往生。唯除五逆謗法者。謂極惡重罪。不通懺悔。餘惡雖重可悔。非謂可作也。故本師云諸欲往生彼國者。雖不能大精進。大要當作善。悔則改過遷善。同歸於善。喻如畔逆投誠自拔。許立戰功。義在勸降。豈云賞盜。大聖作用。張弛隨時。世出世間。理無二致。至九品有惡人者。正是時節因緣不同。已詳辨於論中。無取和會(言各有當。諸經不可和會者甚多。此經彌陀本願。說五逆謗法。不得徃生。唐譯本亦說不得徃生。惟觀經一說得徃生。故疏鈔釋之。辭理皆極意斟酌。並不和會。乃後人巧見。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