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四月佛降生日。一切圓滿。先後五十三晝夜中。佛聲浩浩。無一息之停。而一壇主伴。祇有五人。輪轉精進。無病無惱。實為世間甚難希有之事。若非精誠所結。蒙佛如被。焉能及此。爾時妙然法師。因冬春間。募緣開山。奔走風雪中。感病垂危久矣。自知不起。惟竭力念佛。祝願此事之必成。適於三月初六本經寫成日。安詳西歸。若非法師願力。與彌陀願力。感通攝持。又焉能遠隔四百餘里。而冥契若此。可見此事之關繫法門重大矣。法師辭世後。事多掣肘。遷延至六月。諸居士因余曾於創議時。力贊其成。遂寄書勸請。爾時余正患病。掩關舜江旌教寺。念佛待死。又自問抄化等事。生平未諳。不敢應命。次年七月。護國寺成方師兄渡江來。備述崖工情形。知沈居士已收回鈎本。余若堅不肯出。則甯可緩辦。決不輕付他手。余前讀諸居士壇中發願文。不勝悲感。以為現當邪魔徧地。不但法運大衰。而世相亦壞。幸賴諸居士發此大心。成此勝功德。或尚可漸漸挽救之。今若半途而廢。豈不可痛。因虔禱佛前。拈鬮求示可去承辦與否。三拈皆可。遂決意破關至護國寺。細看崖工。一道齊平。宛同粉壁。上鑿飛簷。旁留兩柱。全體似石屋式。柱外開溝。直透崖頂。頂亦有溝。以瀉雨水。摩崖如此精緻。實從來所未有。足見前手一片苦心。惟因經費不充。遷就圖成。高廣丈尺。未照原議。沈居士恐經文排擠行長。離地太近。易致汙損。然尚幸崖下留有石坡。若亦鑿去之。使與地平。而人不能登。則崖壁自然顯高數尺。萬事隨緣。可了即了。應當如是。即雇船訪沈居士於青鎮。不遇。又至南潯。歡然相接。取鈎本歸。乃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養阿彌陀佛。發心募刻。祈早圓滿。並粗述募刻偈。懇諸同學。代為廣勸。一時樂助者。三千五百餘人。共收鷹洋三千八百三十圓。別具名冊。壇施既集。遂一面開工鑿坡。一面啟建四十九日念佛道場。至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良辰。圓滿發願。為助緣諸善信回向西方。莊嚴淨土。幸蒙佛佑。於今光緒七年四月。一切工程。次第告成。除前手工費各自經理外。統計續開崖工鷹洋六百五十四圓。刻字九百圓。置道場地四百七十三圓。造彌陀院九百圓。造彌陀橋修接引橋周公橋。並填地基鋪路開河等。九百零三圓。此乃就所募信施。隨收隨銷之數。其間各項工程。先後緩急。實亦入不敷出。乃各以香儀嚫資補湊之。並於佛前立誓云。承辦崖經。敢不慎過。因果分明。公超私墮。凡崖壁經字各工匠。始終皆齋素從事。於七年三月先成。余當爾時。迴想渡江接手以來。共閱二十一月。無日不早出暮歸。經歷許多曲折。自媿毫無道力。不耐動緣。以致萬念起滅。大為苦累。若再違誓不住院之本願。管此道場。必造生死業。實大可怕。急欲辭歸。成方師兄發大慈心。挽留切勸云。兄自專辦西方。一切勞役。我願身代。余乃作禮三拜稱謝。同發誓願。願往生後。我為法師。他為僧主。盡未來際。同揚佛法。廣度眾生。又有淨民同學。亦發慈心。助力百圓。願同往生。常為善友。作大護法。真可謂百劫千生難遇之因緣矣。遂起七回向。至第三日。念及承辦此事至今。打失正念所累之際。失聲痛哭。因發憤於解七日閉關。立志求早往生。以報眾德。對眾告假時。說及近時念佛法門之病。聲淚俱下。得要語四則。隨手錄之。名為念佛四大要訣。今將摩崖始末。及不肖前後心行。披露白眾。並演作長偈。普望證明。戀西學人玉峯古崑謹記。
  我集四要訣  究竟從何起  總為辦石經  事大身無倚  不蒙眾友扶  必定隨他去  一片西求心  變成東想意  今日想護法  明日想施主  若能都想倒  更加苦不已  如此惡作為  諸佛皆不喜  我若到此時  惡報將誰抵  因此心發憤  封關立規矩  四月七進關  示眾淚如雨  幸蒙佛力護  成此報恩語  又想六方佛  及我娑婆主  同說彌陀經  功德不思議  但一稱洪名  萬德齊包舉  再不生深信  轉迴何日止  想我得出家  真實心歡喜  本是地獄種  受苦無窮已  何幸於今日  名標蓮池裏  總是佛慈悲  徹骨又徹髓  故我讚淨土  拚命讚到底  讚到心血乾  還要讚幾語  纔得有此書  供養諸善侶  唯願見聞者  切莫看不起  當發至誠心  信受如佛語  種種諸疑惑  從此永勿起  佛說一切法  門門好無比  我為業障重  只可憑一語  不是毀謗他  實為愧自己  十方諸學人  正可將心比  倘若業障重  切莫貪元理  急須相信我  依我立規矩  每日念彌陀  必從一萬起  朝朝十念法  必要盡力舉  倘若肯信我  即是我善侶  我若到西方  決定不忘你  倘若不信我  我亦記得你  待我入婆娑  決定來尋你  不如早信我  早作西方侶  大家同回去  一團大歡喜  十方諸上士  見我如是句  莫謂是魔言  當信是佛義  我曾立誓願  不貪虗名利  豈肯出妄言  自投拔舌地  實為諸眾生  同具此心理  心理既皆同  即與佛一體  是故阿彌陀  等視如一子  哀我六道中  流浪多生死  特開大願門  普望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