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了即了。應當如是。即雇船訪沈居士於青鎮。不遇。又至南潯。歡然相接。取鈎本歸。乃敬然臂香四十八炷。供養阿彌陀佛。發心募刻。祈早圓滿。並粗述募刻偈。懇諸同學。代為廣勸。一時樂助者。三千五百餘人。共收鷹洋三千八百三十圓。別具名冊。壇施既集。遂一面開工鑿坡。一面啟建四十九日念佛道場。至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良辰。圓滿發願。為助緣諸善信回向西方。莊嚴淨土。幸蒙佛佑。於今光緒七年四月。一切工程。次第告成。除前手工費各自經理外。統計續開崖工鷹洋六百五十四圓。刻字九百圓。置道場地四百七十三圓。造彌陀院九百圓。造彌陀橋修接引橋周公橋。並填地基鋪路開河等。九百零三圓。此乃就所募信施。隨收隨銷之數。其間各項工程。先後緩急。實亦入不敷出。乃各以香儀嚫資補湊之。並於佛前立誓云。承辦崖經。敢不慎過。因果分明。公超私墮。凡崖壁經字各工匠。始終皆齋素從事。於七年三月先成。余當爾時。迴想渡江接手以來。共閱二十一月。無日不早出暮歸。經歷許多曲折。自媿毫無道力。不耐動緣。以致萬念起滅。大為苦累。若再違誓不住院之本願。管此道場。必造生死業。實大可怕。急欲辭歸。成方師兄發大慈心。挽留切勸云。兄自專辦西方。一切勞役。我願身代。余乃作禮三拜稱謝。同發誓願。願往生後。我為法師。他為僧主。盡未來際。同揚佛法。廣度眾生。又有淨民同學。亦發慈心。助力百圓。願同往生。常為善友。作大護法。真可謂百劫千生難遇之因緣矣。遂起七回向。至第三日。念及承辦此事至今。打失正念所累之際。失聲痛哭。因發憤於解七日閉關。立志求早往生。以報眾德。對眾告假時。說及近時念佛法門之病。聲淚俱下。得要語四則。隨手錄之。名為念佛四大要訣。今將摩崖始末。及不肖前後心行。披露白眾。並演作長偈。普望證明。戀西學人玉峯古崑謹記。
我集四要訣 究竟從何起 總為辦石經 事大身無倚 不蒙眾友扶 必定隨他去 一片西求心 變成東想意 今日想護法 明日想施主 若能都想倒 更加苦不已 如此惡作為 諸佛皆不喜 我若到此時 惡報將誰抵 因此心發憤 封關立規矩 四月七進關 示眾淚如雨 幸蒙佛力護 成此報恩語 又想六方佛 及我娑婆主 同說彌陀經 功德不思議 但一稱洪名 萬德齊包舉 再不生深信 轉迴何日止 想我得出家 真實心歡喜 本是地獄種 受苦無窮已 何幸於今日 名標蓮池裏 總是佛慈悲 徹骨又徹髓 故我讚淨土 拚命讚到底 讚到心血乾 還要讚幾語 纔得有此書 供養諸善侶 唯願見聞者 切莫看不起 當發至誠心 信受如佛語 種種諸疑惑 從此永勿起 佛說一切法 門門好無比 我為業障重 只可憑一語 不是毀謗他 實為愧自己 十方諸學人 正可將心比 倘若業障重 切莫貪元理 急須相信我 依我立規矩 每日念彌陀 必從一萬起 朝朝十念法 必要盡力舉 倘若肯信我 即是我善侶 我若到西方 決定不忘你 倘若不信我 我亦記得你 待我入婆娑 決定來尋你 不如早信我 早作西方侶 大家同回去 一團大歡喜 十方諸上士 見我如是句 莫謂是魔言 當信是佛義 我曾立誓願 不貪虗名利 豈肯出妄言 自投拔舌地 實為諸眾生 同具此心理 心理既皆同 即與佛一體 是故阿彌陀 等視如一子 哀我六道中 流浪多生死 特開大願門 普望同歸去 還恐我障深 觀想力不濟 教我但稱名 出口念能繼 又恐我亂心 難到一心地 許我帶惑生 妄想亦不忌 又恐我命窮 業緣多牽繫 教我脩十念 朝朝向西記 庶不費工夫 相續亦容易 如此大悲恩 昊天同覆被 我每一思量 感極為墮淚 況既為佛子 眾生即同氣 若作自了漢 豈稱慈父意 故采種種言 流通於處處 苦苦勸同倫 此事非兒戲 當知呼吸間 無常難迴避 及早同西歸 莫再自暴棄
報恩論卷正下
報恩論卷附
桐鄉沈善登述
海鹽張常惺校錄
上鍾子勤夫子書(以下三書勸讀書人兼論道家)
某月日接讀復諭。適微感風邪。身熱嗜臥。越日乃愈。今一切如常矣。肅復稍遲。職是之故。秉氣受形。名為始有。實日即於無。波斯面[唆-口+芻]之談。距近故易見。陰符殺機之說。據遠故難知。其實一而已矣。(陰符雖偽託。而其理甚精。文亦奇倔。久無其本。頗思一繙。未識函丈有否)坡公赤壁賦。變不變兩義互融。最為空靈敏妙。慈體頭風。因熱益劇。而課卷批閱。勢不可更緩。同是境風所迫。而儒冠獨當其衝。抑亦時為之耶。日夕神馳。感歎曷已。命擬再書後篇。而具釋前者不敢不能之疑。敢勿勉力。惟太史公論道家要指。語意似未可闌入。吾聖人之時。與西方聖人之所謂時。皆兼定不定兩義。而互為體用。隱無正而元年必正。桓無王而始終皆王。於辭則本無而故著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