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爻象以說作丹之意而已。是稚川之學。匪特與道家異。併與後世神仙家。無幾微之合。余嘗謂漢之仙術。元與黃老分途。魏晉之世。元言日盛。經術多岐。道家自詭於儒。神仙遂溷於道。然第假借其名。不易其實也。迨及宋元。乃緣參同爐火而言內丹。鍊養陰陽。混合元氣。斥服食胎息為小道。金石符呪為旁門。黃白元素為邪術。惟以性命交修。為谷神不死。羽化登真之訣。其說旁涉禪宗。兼附易理。襲微重妙。且欲併儒釋而一之。自是而漢晉相傳神仙之說。盡變無餘。名實交溷矣。然則葛氏之書。墨守師傳。不矜妙悟。譬之儒者說經。其神仙家之漢學乎。孫伯淵漕司篤好古義。兼綜九流。以明抱朴子。及天一閣鈔本。錯亂脫誤。手自校讎。復屬余與顧澗薲各以家藏諸本。參證他書。覆校數過。伯淵敘錄篇目。將以刊行。余因舉神仙與道家者流。古今分合之故。論次為序。覽者或有攷焉。
  凡教必有化被一方。不變之儀式。其所以能如此者。前篇論之。所謂空有二邊。互形互顯。人心物理皆同。必不能廢。儒佛兩家。本斯立教。故能獨立。空有之外。無第三件可說。故道不成教。試問道家化被何方。其全藏經文。雜出不一。任意更改。定制安在。世俗不察。以誤傳誤。向見日本人所編內外一覽。詳攷五大洲中各國之教。其中國下。註云儒教佛教。嗟乎。堂堂中國千餘年來。莫能決擇。轉為海外小邦。冷眼窺破。可歎可愧。
  佛教以發菩提心為初步。涅槃為究竟。涅槃者。不生不滅之謂。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也。故又借以為死之稱。正所以證明常住真心。死亦不滅也。子張云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幾乎。子貢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可見常住真心不滅之說。(儒家謂之道心)孔門亦然。(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德必稱位。故皆不斥言死。庶人則言死矣)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佛滅度時。頭痛背痛右脇而臥。經有明文。世人徒見幻身之委化。不見神明之常留。千言萬語。莫能開悟。所以諸大弟子。往往臨終示現瑞相。而中國諸禪師。亦每坐脫立亡。以顯此常住不滅之說。實有憑據。利之所在。弊即隨生。後人專在此處著眼。甚至垂危之際。旁人強扶之坐。盤屈其膝以顯異惑眾。不知坐脫立亡。外道邪定者亦能之。是以佛門不貴。石霜禪師早有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之呵。夫此際尚欲作意擺佈。更何事非作意擺佈哉。去道之遠。何啻萬里。吾孔子夢奠之讖。記者明言寢疾。曾子易簀之際。亦稱反席未安。後儒乃多以端坐而逝為美談。蓋即此可見平日之定力。非杜撰禪和作意擺佈之比焉。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一大事因緣者。死生是也。生必有死。常事常理。何為大事。蓋生者欲之極。死者惡之極。蠢蠢凡愚。莫不皆然。故孟子云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人皆有之。賢者能弗喪耳。充此欲惡之極。可以無所不至。理喻勢禁。二者俱窮。然雖欲之極。而生終不可以苟得。雖惡之極。而死終不可以苟免。亦萬億愚賤之所莫能柰何也。至於莫能奈何。而欲惡之心終不死。然後常住真心本無生滅之理。可以方便開示。有本無生滅之理以順其欲惡。然後可以閉塞惡門。開通善道。如來所謂張大教網。入生死海。漉人天魚。置涅槃岸者。手眼全在此際。故曰一大事因緣。又曰觀眾生機熟。示現受生。世人著眼大事二字。忽略因緣二字。遂以死生事大。無常迅速語意。依稀解會。則是專為一己生死。何所謂眾生機熟哉。
  今人多言儒家但有入世法。佛家兼有出世法。古來若僧若俗。通曉佛理者。亦不免作此語。不惟鄙淺。且多誤人。茲詳辨之。惟入世法。無出世法。無量壽經反覆開示二千餘言。不出三綱五常。而總結以度世上天泥洹之道。其證一。遺教經佛臨涅槃。略說法要二千餘言。首以淨戒。終以四諦。而總結之以當勤精進。早求解脫。其證二。金剛經以無我人眾生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證三。法華經治世語言。資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其證四。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可知出世法。即在入世法中。換名不換體。緣但就常住法身言之。則本未嘗入。何所謂出。兼就一期報身言之。則始終不能離世。又安能出世哉。侍者問鳥窩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拈起布毛吹之。白香山問佛法。師答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有人問師前答怎地奇特。後答三歲孩兒都說得。師云三歲孩兒說得。八十老人行不得。可知不能入世者。必不能出世。其所謂出。高則不過二乘。下則竟是邪魔。畢竟不出三界。正我佛所深呵也。
  佛法平等者。乃物物本來平等。今令各還本位。故稱佛法平等。譬如色有妍[娟-月+虫]。不到眼則已。到則普見。聲有清濁。不入耳則已。入則普聞。此即眼耳之本來平等處。並非不可揀擇。實是不能揀擇。乍見聞時。自然妍還他妍。[娟-月+虫]還他[娟-月+虫]。清還他清。濁還他濁。此即物物之本來平等處。並非不可安排。實在無從安排。人惟從不能揀擇無可安排中。工夫打成一片。親切證到是箇甚麼。佛法盡在是矣。不得將儒家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依稀解會。近來一種邪魔。誤解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