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25-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净土资粮全集-明-袾宏-第42页

妄則誠矣。誠則妄想潛消。妄緣自斷。中無隱情。外無媿辭。金石可貫。鬼神可格。矧如來光徹十方。有不引之登淨域乎。昔無業禪(師設)講汾陽。凡學者致問。必答之曰毋妄想。夫妄想乃妄言之根。修淨行者。亟宜勇猛絕之。
迴向文
(見袁氏功課錄此文闕大妄語及綺語兩舌惡口意今皆補之)。
  稽首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稽首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竊唯白圭易玷。良駟難追。三緘猶慮招尤。半句能銷現福。弟子(某)遵佛明誨。不敢妄言。然浮氣欲收而常肆。微言思慎而屢訛。非特敢於欺人。抑亦熟於味已。特念阿彌陀佛若干聲。仗茲佛力。使我弟子自今已後。修未證於有餘。勿以無餘而自讚。心尚居於有漏。勿以無漏而自揚。修詞立誠。啟口見德。華言麗語。不形於齒唇。闘遘熱惱。不騰於頰輔。上可以對天地。下可以質鬼神。小可以孚豚魚。大可以格眾庶。輕浮者尚實。矯偽者獻忱。凡茲含齒之徒。盡洽由衷之化。願佛慈悲。哀憐攝受。願韋馱憐憫。為作證明。令惡緣消散。善事圓成。淨因日增。往生如願。
  (還)謹按諸戒中。止有妄言者何。律儀要略云。妄言有四。綺語兩舌惡口。皆妄言類也。信乎戒口業者。當以妄言為首務。所謂口離四過者。不外此而得之矣。
  考證
白圭易玷
  詩白圭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良駟難追
  論語。子貢曰。駟不及舌。
三緘
  家語。孔子觀周太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毋多言。多言多敗。
半句
  語云。半句非言。折盡平生之福。
有餘無餘
  發隱曰。將盡習氣者。菩薩也。名有餘涅槃。除習已盡者。如來也。名無餘涅槃。
無漏
  淨土或問云。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故名為實○實者。實聖也。
修詞立誠
  易繫辭曰。君子修詞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孚豚魚
  易曰。中孚。豚魚吉○言至信可感豚魚也。
由衷
  春秋胡傳曰。大道隱而家天下。然後有誥誓。忠信薄而人心疑。然後有詛盟。盟詛煩而約劑亂。然後有交質子。其末至於交質子。猶有不信者焉。故左傳曰。信不由衷。質無益也○質音致。
論不綺語
華嚴經曰。性不綺語。菩薩當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是語。定菩薩乃至嬉笑。尚恒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
  律儀要略曰。綺語。謂粧飾華詞麗語浮靡惑人等。
  (還)謹按羅綺本於散亂之絲。既其既成。則有華麗之美。然則以散亂之言為綺語者。原其始也。以華詞麗語為綺語者。要其終也。
論不兩舌
華嚴經曰。性不兩舌。菩薩於諸眾生。無離間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間。不說離間語。若實若不實。梵網經兩舌戒曰。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罏。行菩薩行。而鬥遘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戒疏發隱曰。謗彼賢人為造惡。鬥遘兩頭。縱實亦犯。況今是虗語乎。此戒不但是鬥遘比丘。推之。則讒亂人君臣。離間人骨肉者。皆是類也。始知洛黨蜀黨。非程蘇之本意。而猶議圓悟高庵為黨者。夫黨之事。世之君子不為。而況明道如二老者耶。盖鬥遘自是一時徒眾耳。於二老何與哉。
  (還)謹按虞書曰。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亦兩舌之類也。嗚呼。良朋相遇。猶以兩舌告戒。況常人乎。
  攷證
三黨
  通鑑。宋哲宗時。羣賢不能以類相從。遂有洛黨蜀黨朔黨之語。洛黨以程頤為首。而朱光庭等為輔。蜀黨以蘇軾為首。而呂陶等為輔。朔黨以劉摯為首。而輔之者尤眾。各為黨比以相訾議。
圓悟高庵
  或問蓮師。圓悟高庵。分曹樹黨。兩家各統門徒。二老安得無與。答云。藺相如尚忍私讐。劉元城不失和氣。彼圓悟高庵。繼祖傳燈。代拂揚化。猶有這箇在。何名那伴人。是將以丹朱泆遊。而罪帝堯無義方。冉求聚斂。而譏孔子非善教。是將以六羣亂德。二眾分河。而謂釋迦未免好勝否耶。
論不惡口
華嚴經曰。性不惡口。所謂毒害語。麤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鄙惡語。庸賤語。嗔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樂聞語。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是等語。菩薩悉皆捨離。常作潤澤語。柔軟語。悅意語。可樂聞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身心踊悅語。
  龍舒淨土文曰。所謂惡口者。乃惡怒之口。唯言語不溫和耳。今人所謂惡口。直為穢語矣。惡口果報。固已不佳。若穢語。則地獄畜生之報也。世人多不知此。乃以惡口穢語為常。奉勸世人。力以戒此。
  (還)謹按潤澤以下等語。與綺語相似。何以辨之。曰誠與不誠而已。潤澤等語。出於由衷者也。綺語浮詞。騰於頰輔者也。
意三業
(還)謹按此三業。不曰心而曰意。何也。盖意者。心之所發也。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