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彼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
三方便(羅什法師說)
具此三方便者。則得生淨土。一善於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證。三善化眾生。
三疑(慈照宗主說)
念佛人臨終有三疑。不生淨土。一者疑我生來作業極重。修行日淺。恐不得生。二者疑我欠人債負。或有心願未了。及貪嗔癡未息。恐不得生。三者疑我雖念彌陀。臨命終時。恐佛不來迎接。
三不信心(楊次公說)
世有善士。發三種不信心。不求生淨土者。尤可嗟惜。一曰。吾當超佛越祖。淨土不足生也。二曰。處處皆淨土。西方不必生也。三曰。極樂聖域。我輩凡夫不能生也。
三故(蓮池大師說)
世人念佛者多。生西方成佛者少。其故有三。一者口雖念佛。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既是念佛。便要依佛所說。要積德修福。要孝順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愛。要夫婦相敬。要至誠信實。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陰騭方便。要慈愍一切。不殺害生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壓小民。但有不好心。起著力念。定要念退這不好心。如此纔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二者口雖念佛。心中胡思亂想。以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念佛之時。按定心猿意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如親在西方。面對彌陀。不敢散亂。如此纔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三者口雖念佛。心中只願求生富貴。或說我等凡夫。料得無有。我分止圖來世不失人身。此則不合佛心佛指。引爾生西方。爾却自不願生。以此不得往生。奉勸世人。凡念佛者。決意求生。休得疑惑。且如天宮。富貴福盡。也要墮落。何況人間富貴。能有幾時。若說爾是凡夫。西方無分。則聖賢都是凡夫做。安知爾不生西方也。便可發廣大心。立堅固志。誓願往生。見佛聞法。得無上果。廣度眾生。如此纔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
三專(善導和尚說)
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修餘觀。若專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三通(大行和尚說)
心惟信佛。佛則知之。他心通故。口惟稱佛。佛則聞之。天耳通故。身惟禮佛。佛則見之。天眼通故。
三慧(藕益法師說)
聞說阿彌陀佛。即聞慧。執持名號。即思慧。一心不亂。即修慧。
三較量(十疑論)
無始惡業雖重。臨終十念能敵。今以三種較量。一者在心。造惡之時。從虗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虗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暗室。日光暫至。豈以久來積暗而不滅也。二者在緣。造罪之時。從癡暗心。緣虗妄境界生。念佛之心。從聞佛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慘。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藥鼓。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慘而不出耶。三者在決定。造罪之時。以有間有後心。念佛之時。以無間無後心。遂即捨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圍大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劒。須臾兩分。又如千年積柴。以一豆火。少時焚盡。
三不可(錫明居士說)
念佛不可附邪教。念佛乃正大法門。雖覺平易。實該圓頓。竊恐愚夫愚婦半途厭怠。被人誘入天主無為等教。反以淨土一門。為非生犯重刑。死遭地獄。可哀可憫。奉勸念佛之人。老實念去念到。一心不亂。自然花開見佛。切勿揑恠求神。妄生別想。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念佛不可當錢用。出世大法。莫如念佛。每見世人信根不正。皆謂所念之佛。死後可當錢用。以是臨終顛倒。但知冥府用錢。而不知回向淨土。豈不大誤。奉勸念佛之人。必須歸依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諸大菩薩。萬不可以此出世大法。僅作應酬無常使費也。念佛不可妄殺生。念佛以慈悲為本。如不戒殺。功效減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歷劫以來。同為眷屬。殺彼養我。情何以堪。奉勸念佛之人。每下箸時。常設此想。自能斷葷。早成淨業。即或不能常齋。能持六齋。亦得往生。若殺生則斷乎不可。
三策(淨土或問)
古人有三種痛鞭之策。一曰報恩。二曰決志。三曰求驗。第一報恩者。既修淨土。當念報恩。佛恩國恩。固未暇論。只如父母養育之恩。豈非重恩。師長作成之德。豈非重德。你最初出家。便說要報重恩。後來行脚。又說要報重德。離鄉別井。二三十年。父母師長艱難困苦。爾總不顧。父母老病。爾又不看。及聞其死。爾也不歸。如今或在三途。受罪受苦。望爾救他。望爾度他。爾却念念間斷。淨土不成。淨土不成自救不了。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爾是忘恩負義。大不孝人。經云。不孝之罪。當墮地獄。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地獄業也。又且不蠶而衣。不耕而食。僧房臥具。受用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