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之三觀。照彼一境之三諦。無不可者。以吾心三觀之一心。照彼三諦之一境。亦無不可者。
  前文所明。皆即心觀佛。以為假觀。今則托境修觀。以為事境。乃今論之正意。即妙宗鈔中所謂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易彰。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是也。以吾心一觀之三觀。照彼一境之三諦者。心本是一。豈非只是一觀。然而不妨一中具三。境本是一。豈非只是一境。然亦不妨一中具三。此為以一心三觀。觀一境三諦。此出於尋常者也。若夫以吾心三觀之一心。照彼三諦之一境。此則異乎尋常。乃以三觀一心者束之為空。三諦一境者束之為假。境觀合一者束之為中。使人易可修造可謂得山教之心宗。契如來之命脈者也。
  △次證圓融三觀。
  虎溪大師云。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尚何三觀之不法爾乎。
  境為妙假者。有門頌所謂不思議假非偏假。乃以三諦一境而為妙假。觀為空者。所謂真空不空非但空。乃以三觀一心而為空觀。境觀雙忘即是中。所謂圓中圓滿非但中。乃以三境三觀。即心性絕待者為中觀。忘照何嘗有先後者。空假二觀。雙照也。中道妙觀。雙忘也。即空假而中。即中而空假。忘之照之。總在一心。有何次第前後。故曰一心融絕了無縱。言無縱者。忘之照之。俱泯俱絕。故無有縱。末句結成法爾。謂能如此了。如此修。無作妙觀天然而然。無所往而非是也。
  △次三門約果論妙二。初一門明生佛道交。次二門明時處不隔。初中二初標。
  八感應任運門。
  眾生稱名念佛為感。諸佛接引往生為應。佛與眾生。天性相關。自然而然。故曰任運。
  △次釋二初述偈立宗。
  我心感諸佛。彌陀即懸應。天性自相關。如磁石吸針。
  初句明感。次句明應。三句明感應之妙。四句約喻以顯。
  △次依宗釋義二。初通明生佛。二釋成此宗。初中二。初明天性。二明感應。初又二。初明生佛同源二。初正明。
  論曰。諸佛眾生。同一覺源。迷悟雖殊。理常平等。
  初二句明生佛之理本。第三句明昇沉之事相。據事相不得不異。據理性不得不同。若曰即理本為事相。全事相為理本。雖差別而無差別。故曰迷悟雖殊。理常平等。
  △次引證。
  故曰。諸佛是眾生心內諸佛。眾生是諸佛心內眾生。
  具約三性而釋。方盡其理。如前已明。
  △次明心精通淴。
  迹此而言。則諸佛眾生。心精無時而不通淴。
  楞嚴經云。心精通淴。當處湛然。彼約行人圓伏三惑。所有觀行心精。與諸佛究竟心精。通而不隔。淴而無迹。合為一體。故當處湛然。今約佛與眾生理性相同。無時而不通淴。同而不同。善須分別。
  △次明感應二。初反明無感不應二。初釋疑。
  但諸佛無時不欲度生。而眾生念念與之迷背。
  或有疑曰。我等眾生。既常與諸佛心精通淴。是則日用應時時見佛。臨終應各各往生。今既不見不往。通淴之義安在。故論主釋疑(云云)。葢諸佛與眾生性相近故。無時不欲度生。眾生與諸佛習相遠故。念念與之迷背耳。
  △次引譬。
  故勢至菩薩云。一人專憶。一人專忘。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一人專憶。譬諸佛無時不欲度生。一人專忘。譬眾生念念與之迷背。以佛欲度故。若逢或見。以生迷背故。不逢非見。
  △次正明有感即應二。初譬合母子相憶二。初譬。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子若憶母者。譬眾生念佛也。如母憶時者。譬念佛當親切。不當疎汎。疎汎而念。如子之憶也不專。必當如母憶子之時。無處不思。無時不念。以喻念佛之心。於三際時。十方處。莫不稱性而觀。絕待而照。果能如是。則佛母生子。從生至生。不相違遠。此中雖明感應道交。實符始本一念。學者知之。
  △次合。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
  憶佛且約事為言。念佛當約理而論。約事則心心緣於淨境。約理則念念契於本源。如是則十六勝境。次第而觀。一心三觀。圓融而照。能如此憶念。此世現前。即得見佛。捨身來世。必臻品位。葢此人全體荷擔。去佛不相遼遠矣。
  △次結勸功由天性。
  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關。故得任運拔苦與樂。
  一理平等者。眾生三性。與諸佛三身不二也。天性相關者。此借世間法為譬。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同一氣類。故曰天地為一大天地。人身為一小天地。父之傳子。亦以己之小天地而化生其子。大小同氣。父子同形。骨血相符。業類相召。此天性之相關也。生佛之道亦然。同一體性。共一覺源。似天性相關之道。諸佛慈悲。常欲與樂而拔苦。苟有機感扣。即蒙起應。皆自然而然。故曰任運。
  △次釋成此宗四。初明彌陀妙應已成。
  況無量壽佛。因中所發四十八願。誓取極樂。攝受有情。今道果久成。僧那久滿。
  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