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其長大。亡其侍養。割愛放之。投師出家。修出世業。親恩最深。四施主恩。謂我等比丘。縱臥山林。不耕而食。不蠶而衣。皆是十方檀越之恩。如是四恩。若將比校。施主之恩。最為急也。何者。人之恒食。一日兩時。若闕一時。心鋒已折。凡所作事。皆不如意。何況全闕。況復二日三日乃至七日。然則身之與命。尚難可保。況修道業乎。故知施主之恩為急。王及師親次次也。是以諸有苾蒭。應知此意。若一禮一念。燒片香。然一燈。獻一華。掃塔塗地等。一毫之善。應先迴向四恩奉福。然後普被一切耳。
  雖未完戒品  亦未修諸善  但結大乘緣  功倍餘眾善  大乘義云何  諸法實相是  聞此實相理  其心不驚動  暫生一念信  福德已無量  因發菩提心  已具悲智願  即為世間眼  當作天人師  雖在凡夫地  功超二果聖  是名真佛子  能報諸佛恩  欲入如來室  斯門其舍諸
  言諸法實相者。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云。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祖師釋云。一一生滅。一一殺盜。四倒八邪五逆十惡。皆是實相。此事彰灼。當處真常。誰人不具。何法不然。故經云世間相常住。悟此妙理。名之為佛。迷之曰生。由其迷悟。且分高下。本則不殊。猶氷與水。喻之可知。故淨名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云云)。若有眾生。聞此法已。乃至生於一念信解。功蓋無學。不可為比。故法華經云。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是名持戒行頭陀者。是諸天人世間之眼(云云)。又諸大乘經所說。大乘之言多種。或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或云。諸佛眾生平等無差。或云。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是等言。雖則不同。義則是一。俱不出於諸法實相也。
  夫大乘之為功力者。信則剎那成佛。謗則即墮泥黎。然受罪畢已。還聞此法。即便悟道矣。如文殊經云。有人聞說般若。起謗不信。即墮地獄。勝於供養恒沙佛者。何以故。供養恒沙佛。祇得人天生滅之福。若聞般若。毀謗墮地獄。受謗法罪畢。以聞般若為種。纔聞說般若。便得心開。剎那成佛。又無行經云。昔者有一淨威儀法師。憐愍眾生。教化令發阿耨菩提心。又有威儀比丘。雖能護戒。不能善於菩薩所行之道。於後淨威儀法師。過威儀比丘。知不信大乘戒。誹謗入地獄。地獄罪畢。因聞此法。為悟道之因。強說一偈頌曰。貪欲即是道。瞋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威儀比丘聞已誹謗。命終墮阿鼻獄。九十百千億劫。受諸苦惱。從地獄出。六十三萬世。常被罪誹謗。其罪漸薄。後作比丘。三十二萬世。出家之後。是業因緣。反道入俗。乃至無量千萬世。諸根暗鈍。爾時威儀比丘。豈異人乎。則我身是。我聞此大乘法。雖不信受。起謗墮獄。受其罪畢。因聞大乘故。乃得成佛(云云)。按諸經論說。持戒堅固。在於像法之始。彼時也。去聖不遠。人性稍純。持戒不難。然而當時人。亦持少犯多。況今末法。去聖逾邈。人根下劣。無有堅實。於戒浮囊。寧無缺漏。囊如未完。可能渡於生死海耶。是以雖不護戒。但結大乘之種。功必倍之。故天台師云。如來出世。說法之時。乘戒俱急者。以人天身。聞法悟道。乘急戒緩者。以三途身。聞法得道。乘緩戒急者。著樂人天。不預法會。乘戒或俱緩。既沉惡趣。復遠大道(云云)。以此觀之。寧可戒緩。不可乘緩矣。
  言菩提心者。上求佛道。下化群生之心也。是心乃三世諸佛之所讚歎。故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又華經云。若以華雲鬘雲天音樂雲。乃至天種種香。然種種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所得功德。不及菩提心。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云云)。
  言報佛恩者。慈悲懺經云。諸佛念眾生。過於父母。父母念兒。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又父母見兒背恩違義。心生恚恨。慈心薄少。諸佛不爾。見諸眾生不信經教。悲心益重。乃至入於無間地獄。代受眾苦。如是大恩。云何能報。若使起立塔廟精舍。燈燭幡蓋。華香茵蓐。種種供養。將來之世。自受其福。非報佛恩。若發菩提心。修淨土行。是名智者。知報佛恩(云云)。是以二乘雖住果地。而未及於初發心凡夫菩薩所有功德。萬分之一。大論問曰。羅漢辟支是離欲人。或有凡夫。但發菩提心者。云何得勝。答曰。菩薩有其二種。一者行諸波羅蜜。二者但密發心。行菩薩道。雖事未成。能勝二乘。何以故。譬如太子雖未即位。勝諸大臣有位富貴者。優婆塞戒經云。出家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固難可發。何以故。多惡因緣所纏遶故。發菩提心者。諸天皆大歡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天人之師。毗尼經云。若初修大乘。行菩薩戒。晨朝有犯。應當結罪。至午。菩提心無間斷。戒聚成就。則非所犯。乃至中夜有犯。至後夜菩提心無間斷。戒聚成就。寶積經云。若人打截大千眾生。若有惡心。惱發菩提心人。其罪過是。
  常樂住蘭若  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