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孑遺。除一闡提類。如世間毉王隨病與藥。除命盡者。無不痊平。或人未了如來方便教義。又未能達眾生宜樂。各執一端。謂之為勝。亦教他人。以己所觀之法。曰坐禪為最。或曰誦經第一。有曰念佛為勝。乃至施戒等法。皆云為是。非諸他善。此則知一不知其二者歟。且如欲入王城。八門無防。應隨方所。引之直入。何必以東道之人。引入西門。西道之人。引入東門。枉使勞苦。門雖是八。入則唯一。諸法門殊。咸歸一處。何偏執諍。是謂不察病根。純教乳藥之類也。勸諸行者。應知此義。隨力所堪。從其一事。進功無退耳。
  若願生安養  隨功生九蓮  得見彌陀佛  聞法悟無生
  安養者。亦云極樂。其國莊嚴及諸樂事。不可譬說。小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此世界。無量壽經云。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如是二說。但隨機說耳。遠近不可定也。祇在眾生一念心中。是心無礙。豈有東西遠近乎。阿彌陀此云無量光。亦云無量壽。故經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萬國。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云云)。
  言九蓮者。彼佛以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設九品蓮。接引十方有緣眾生。何以故。由眾生根性多有差別故爾。如世國王與敵共戰。其有功者。多不等故。隨功賞職。或一品二品三四五品。乃至八九品。無一遺者。佛亦如是。隨諸眾生功業多少。故以九蓮。攝盡無餘。彼諸九品眾生。配生九蓮之事。今當略引經文示之。
  觀無量壽經云。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發三種心。即生彼國。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又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佛法僧戒施天)。具此功德。一日一夜。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是人終時。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等無量菩薩。現在其前。授手迎接。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到已。即見佛身相好。及見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是人終時。大聖來迎。事如上說。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即生彼國七寶池中。其蓮經宿即開。見佛菩薩放光照身。目即開明。經一小劫。得無生忍。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是人終時。眾聖來迎。行者自見坐金蓮華。往生寶池。經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三七日後。乃了了見。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是人終時。眾聖來迎。行者自見己身坐蓮華臺。往生彼國。蓮華尋開。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持具足戒。威儀無缺。是人終時。眾聖來迎。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隨從佛後。生寶池中。經於七日。其華乃敷。開目合掌。讚佛聞法。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中品下生者。若有眾生。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行世仁義。是人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聞此事已。尋即命終。即生彼國。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有慙愧。是人終時。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劫極重惡業。善友復教稱於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時觀世音菩薩放光說法。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得入初地。
  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慙愧。是人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光明威德。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生寶池蓮華之內。經於大劫。蓮華乃敷。觀音勢至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即發無上道心。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具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後。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往彼國。生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音勢至以大悲音。為說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即發無上道心(云云)。是為九品眾生。生九蓮之相也。又有宮殿受生者。無量壽經云。若有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