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菩薩僧。判預其數。住陟岵寺。隋開佛法。改大興善寺。詔攝僧務。開皇初。結菴終南交谷東領池。七年示微疾。詔度支侍郎李世思。將天竺醫工。就菴視疾。遂改菴龍池寺。大將軍雲定興。為檀越。侍郎獨孤機。別築齋宇於宅之後園。請時栖息。薛國公及其夫人。風奉訓誥。間或至山。咨承疑義。大業十一年。五月四日。卒于山寺。壽八十四。

  隋羅雲

  姓刑氏。南郡松滋人。出家隷上明東寺。時揚都道朗。於興皇盛業四論。因鑽仰焉。年十六。與其徒。論常無常義。而辭色和祥。賓主允暢。眾咸嘉尚。朗乃以所服帔賞之。聞譽由爾益進。後從福緣寺亘法師所解亦然。於是以三論奧旨。未被荊南。鄉里之念。有不能免。而棲禪寺陟禪師者。定慧兼脩。注心利益。又力助之。方當六合混一之初。玄侶競臻。鬱成盛席。總管。宜陽公王世積。詔使舍人蕭子寶。尤加敬慕。居龍泉寺。餘五十年。常坐不臥。豈非模範之不易得者哉煬帝承名。詔邀至。固以疾辭。
  道士俞氏講莊老。妄用內典。雲命門人。慧成道勝。往折之。坐定道士曰。人天交接兩得相見。成曰。脫珍御服。著獘垢衣。習近窮迷。將開漸化。又俞諱成呼先生。成謂。如是則請去先字。仍依姓。呼之俞生。可乎。道士慚。雲輪下眾盈五百。皆成勝類也。
  神山雲所生地。一夏安居。養母其上。始開四經三論於上明東寺。其法堂十二間。蓋道安曇翼所造。雲兄道顒亦隷寺出家。甞造重閣於安公驢廟之北。古老傳以為安公乘赤驢。自襄陽檀溪。一夕返上明。撿校東西兩寺。及四層塔。驢廟即繫驢處也。

  雲兄弟五人

  俱出家為法師。而雲其季者。大業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端坐遷神于龍泉寺房。壽七十五。弟子椿詵澄憩等。荊南經朱粲寇擾。寺多殘毀。獨龍泉完美至今。

  隋法智

  出家居天台山。每謂人曰。經言。犯一吉羅。即墮地獄一中劫。又言。一稱南無阿彌陀佛。滅八十一劫生死重罪。是兩者吾將安所信哉。佛無妄語。吾其念佛乎。乃於國清寺。兜率臺上。精勤課持。積晝夜。傲寒暑。不變常度。一日忽徧辭諸所往來者。且戒親戚。為設齋。頃之有金色光。明照數百里。時夜方半。近遠皆謂天曉。於是智遂無疾而終。

  隋德山

  姓山氏。年方壯。忽棄妻子。入益州之天勑山。不剪鬚髮。而務息緣靜念為日用。其相狀澹泊。如得定者。甞遊竹林龍池。開悟道俗。其說曰。佛法尚清簡。而黜煩亂。故政煩則國亂心煩則意亂水清則魚石可見。神清則想倒可識。學清簡者。猶恐煩亂。而況一向汩沒於煩亂哉。後徙馬鞍山。地產毒蛇。螫人必死。然山往來。未甞有所害。雖僮侍朝夕行。亦無遇之者。或甞踐之。而被其螫山洗以水即愈。及還天勑夏坐樹下。或為虎逐。趨避山牀下。虎蹲以待。不肯去。山因解衣。臥虎前曰。牀下佛。子。肉味豈勝貧道邪。虎竟去。一日其俗氏所生子來省。山曰。汝何來。子泣曰。久別。生死不相知。故一來耳。山曰。汝急去。各自覔活。再來當與杖也。間數年復來。山遽取杖將捶之。子輒執其杖。不使捶。且泣且言曰。闍黎意以為遇兒。如他人在他人可捶耶。山大笑。年九十終。旭上者。亦益州草堂寺僧也。出家業禪誦。鑪香缾水。終日燕默。而四眾敬慕之。土俗每歲。以二月八日。四月八日。士女馳騁遊遨。諸僧治具接待忙遽。惟旭則晏然如故。終年九十八。

  隋法顯

  寗氏。雍之扶風人。出家事法開為師。開於元魏之季。住京兆之王寺。沈默寡欲無累於世。其禪定之趣。人莫能測。顯既久於咨承。則其所得可知矣。仁壽以日巖寺主。詔送舍利。置塔於瀧州藥王寺。反終年且八十矣。

  隋明璨

  生莒之沂水韋氏。家世儒素。幼習經史。年未志學即出家。逮具戒。則弱冠矣。然於住持。則論之成實。經之涅槃。講演不少置。周廢教。雖遁林澤。而明侶相從。未甞忘所敷演。開皇初。名聞遐被。詔住京之大興善寺。仁壽初。詔送舍利。葬蔣州之栖霞。即今之攝山寺也。然甞於江表。獲故梵經百餘卷。念欲翻譯入藏。而乏貲費。故汲汲焉。走懸箔不少怠。其弘法之志伽此。卒於唐初。

  隋僧蓋

  恒州人。始業涅槃於汾洛。後計以慧浮戒。滯專攻定學。乃杖筞京師。徧訪禪侶。大興善寺者。闤闠之地也。而蓋處之。終日燕默。有山深林密之想。於是論者舉高之。仁壽二年。詔送舍利塔於滄州。四年又送舍利塔於沂州。後不知所終。

  隋道順

  具州人。學釋涅槃。尤有悲拔慈予志。甞以自劾繫獄中。諸囚化其講解。而善良者不勝既吏以無罪見收。非法也。因強之使去。開皇初。入京住玄法寺。詔送舍利于宋州。置塔之際。瑞應極多。

  唐法應

  會稽王氏子也。蚤年頴悟。出家事沙門曇崇。究研禪業。崇公化洽周朝。從者如市。而應為稱首。既而遁跡終南。飯衣松蘿。以避廢教之禍。用心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