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害吾教。然亦大臣李德裕輔成其事也。新史曰。武宗毅然除去浮圖之法甚銳。而躬受道家法籙服藥以求長年。以此知其非明智之不惑者。特好惡不同耳。噫嘻武宗非明智不惑。豈特於釋老好惡不同哉。其偏信李德裕專權用事朋黨相傾。雖僅有伐叛之勞。未見成功而朝野積怨已甚。使更久權。則與李林甫又何異乎。
  六年三月。宣宗即位。乃憲宗第十三子也。外晦內朗嚴重寡言。甞臥病。忽有異光觸身。蹶然興起危坐。穆宗就見之。撫曰社稷之福也。以玉如意賜之。徙封光王。又甞夢乘龍升天。及所居之邸甞又有龍戲其沼中。太和會昌之際群居宴集。未甞發言。或強誘之得其語。則合席皷舞以為笑劇。謂之光叔。武宗豪率尤不為禮。至是哀戚滿容接對群僚。處決庶務中外翕然。方見其隱德焉。
  五月辛卯。勑道士趙歸真.劉玄靖.鄧元超等十二人以蟲惑先朝排毀釋氏。並賜朝堂決杖。配嶺表。
  癸巳。勑上都東都各復大寺八所。并賜新額。
  太中元年閏三月。詔曰。會昌季年併省寺宇。雖云異方之教有資為理之源。中國之人久行其道。釐革過當。事體乖謬。其靈山聖境應會昌五年所廢寺宇。諸宿舊僧可仍舊修葺住持。

  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第二十五
  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第二十六

    隆興府石室沙門 祖琇 撰
  唐
  大中元年。尚書白居易卒。年七十有五。贈尚書左僕射。宣宗以詩吊之。居易被遇憲宗時事無不言。湔剔抉摩多見聽可。然為當路所忌。遂擯斥。所蘊不得施。乃放意文酒。能順適所遇。託釋氏死生之說。若忘形骸者。後復進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輙病去。遂無立功名意。與弟行簡及從祖弟敏中友愛東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種樹。架石樓香山。鑿八節灘。號醉吟先生。自為之傳。晚節好佛尤甚。至經月不食葷。稱香山居士。與胡杲等九人宴集。皆高年不仕者。人慕之。繪為九老圖。居易於文章精切。然寂工於詩。當時士人爭傳誦之。其始生方七月能展書。姆指之無兩字。雖試之百數不差。九歲暗識音律。其篤於才章盖天稟然。既卒。以其所居第施為佛寺。宣宗思其賢不已。因擢其弟敏中為相。居易甞疾。肖彌陀佛像而禱之。自為之記曰。我本師釋迦如來說言。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號極樂。以無八苦四惡道故也。其國號淨土。以無三毒五濁業故也。其佛號阿彌陀。以壽無量願無量功德相好光明無量故也。諦觀此娑婆世界眾生。無賢愚無貴賤無幼艾。有起心歸佛者。舉手合掌必向西方。有怖厄苦惱開口發聲必先念阿彌陀。又範金合土刻石綉紋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戲者。莫不率以阿彌陀佛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觀。是彼如來有大誓願於此眾生。眾生有大因緣於彼國土明矣。不然。南北東方過去現在未來佛多矣。何獨如是哉。何獨如是哉。唐中大夫太子少傅白居易當衰莫之歲。中風[病-丙+旱]之疾。乃捨俸錢三十萬。命工人杜敬宗按阿彌陀.無量壽二經畫西方世界一部。高九尺。廣丈有三尺。阿彌陀尊佛坐中央。觀音.勢至二大士侍左右。人天瞻仰眷屬繞圍。樓臺伎樂水樹花鳥。七寶嚴飾五綵張施。爛爛煌煌功德成就。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於佛前。起慈悲心發弘誓願。願此功德面施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願離苦得樂。斷惡修善。不越南部便覩西方。白毫大光應念來感。青蓮上品隨願往生。從現在身盡未來際。常得親近而供養也。欲重宣此義而說讚曰。極樂世界清淨土。無諸惡道及眾苦。願如我身老病者。同生無量壽佛所。
  論曰。唐史稱居易與元稹齊名。稹中道徼險。得宰相名望漼然。居易當李宗閔時。權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節自高。居易其賢哉。竊謂樂下罪特賢於當時。如 本朝韓魏公之德業。蘇東坡之文章。皆景慕之。斑斑著於翰墨。然則樂天賢於百世可也。觀其雍容談道。深徹宗教之源。於唐三百年間唯樂天.柳子厚.裴公美.梁肅數公而已。雖各本師承。亦皆性自通悟發於天縱。非大士乘願力再來。疇能及此哉。
  二年。觀察使裴休守宣城。甞與名緇會難。有設疑以試公曰。三界虗妄。群生顛倒。何有修行能解纏縛。孰為智慧可化凡愚。胡為乎。公區區徒自撓耳。公曰。嘻珠玉在櫝。啟之則見其珍。聖賢在門。行之則踐其閫。分塗而往。唯善惡焉。善惡如東西耳。趣之不已則至其所至焉。在乎推心於不染。馭馬於無途。如是三界信真實。群生非顛倒。但學者不能窒欲壞貪違名去利。弗舍有漏而思往無為耳。然捨之在我。取之由人。非用智慧解纏縛。如此則了無一物以撓吾真也。他日門人有謂公曰。敢問三界之言未立。人不知修行。不見因果。畏陰隲者不為之多。介景福者不為之少。理亂增損繫乎其時。洎斯教也行乎中夏。愚人畏罪損其惡。賢人望神增其善。增之不已則至今當盡善矣。損之不已亦至今當無惡矣。何昏迷暴虐無減於秦漢之前。福慧聰明不增於魏晉之後。歸之者殊途輻湊。立之者萬法雲興。稽諸天不見其文。求諸古莫有其法。號為大聖作人天師。是宜使吾人盡昇覺路。不宜蚩蚩庶類。由古迄今若斯之迷也。設使像法至今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