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5-中国撰述史传部编年通史-释门正统-宋-宗鉴-第43页

  思大禪師。生於梁天監十三年。而滅於陳大建九年。未幾後主詔智者於大極殿講仁王經(至德二)越三載。於光宅寺講法華經(禎明元)又二年。當隋開皇九年陳滅。智者為晉王廣授戒。王稱以智者之號。又六年為晉王製淨名經疏。又二年入滅。
  隋開皇十九年。學士費長房者。成都人。本預緇流。周武沙汰還俗。博通今古。精究玄微。開皇譯館。即預搜揚。勑召入京。從例脩葺。以列代經錄散漫難收。佛法肇興年載蕪沒。乃撰開皇三寶錄一十五卷。始周莊之初。上編甲子。下錄年號。并諸代所翻經部卷目。軸別陳敘。函多條例。然而瓦石雜糅。真偽難分。得在通行。闕於甄異。錄成陳奏。下勅行之。所在流傳。最為該富。仁壽元年。闍那笈多譯玅法蓮華等經。煬帝大業二年。法師僧鳳等抗詔爭沙門致拜王者事。寢之九年。詔改天下寺院為道場。
  唐高宗武德二年。詔用佛經語。正.五.九月不行死刑。禁屠殺。八年太史令傳奕附道士傳。仁均[讚-貝+日]釋氏上疏十一。通請除罷之。法師法琳等著論辨之。因名辨正。明年詔毀寺觀。罷僧道為民。六月以秦王世民為皇太子。大赦復二教。八月帝遜于位。貞觀十四之秋。奕病卒。後人夢見一處。多是先亡者。乃問傳奕毀佛事。答已配越州作泥人(墮泥犂也)。
  十一年。制老子為皇宗。居釋氏之上。法師法琳.智實等詣闕申理。制不許。駕幸洛陽。實等復抗辭固爭。以道士非宗老子。葢祖三張。不宜居釋氏之上。制遣宰相諭旨。實猶執不奉詔。帝怒杖實于朝堂。尋死之。詔蘇州法師道恭.常州律師專宣入對。論以更釋道名位之意。賜帛各五十段。則天改國號。復以釋氏在道教上(天授二)。
  十七年。天台太守閭丘胤遇散聖豐干。及遇寒山拾得於國清寺。
  初玄奘三藏往西域取經(貞觀三)。至十九年回歸。勅同南山律師翻譯越三載。勅有司鈔奘三藏新譯經論各九部。送九路總管。展轉流通。又十六年。而奘入滅(麟德九)。又三年而南山入滅。詔天下寺院圖形畫像以為標範(乾封二)。
  高宗初御勅天下僧尼。有犯國法者。以僧律治之。不得與民同科。中間更令到拜父母。龍翔三年。泗州僧伽大士至洛陽。咸享四年詔萬回入宮。儀鳳元年佛陀波利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則天垂拱三年。菩提流志三藏至。先是義淨三藏往西域求經(總章二)。至神功改元。凡二十九載回歸。各有翻譯。聖曆二年。實叉難陀新譯華嚴經八十卷。越三載。召賢首國師法藏講之。
  中宗神龍三年。詔天下童行試經。故相房融在海南筆受天竺沙門般剌蜜諦首楞嚴經。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景龍元年制七聖忌辰。設齋行香。睿宗景雲二年。制妃主建功德院。玄宗開元二年。制京城僧道午後不許出街。及僧道盡禮致拜父母。十七年詔天下啟建皇帝誕節。謂之天長節。
  開元之三。一行禪師赴詔。四年無畏三藏至。七年金剛智三藏至。八年不空三藏至。十二年無畏譯毗盧遮那經。密教一宗於斯為盛。天寶元年壬子歲。西蕃.大石.康居五國來寇。安西奏請。發兵解圍。計一萬里。累月方到。近臣奏且召不空三藏入內持誦。不空至。始誦仁王護國密語二七遍。帝忽見神人可五百員。帶甲荷戈。現於殿庭。帝問不空。不空對曰。此毗沙門第二子獨徤。領兵副陛下。意往救安西。故來辭耳。請設食發遣。其年四月。安西奏云。二月十一日。城北黑雲中見有人。長可丈餘。皆被金甲。空中鼓角大鳴。聲震三百餘里。地動山傾。帳幕聞有金鼠齧齗弓絃。五國即時奔潰。斯須見天王。見形謹圖樣。隨表進呈。仍誦呪日也。因勅諸道節鎮所在州府。於城西北隅各置天王形像。部從供養。至於佛寺。亦勅別院安置。今仍遵焉。又駕頭床子者。盛經七寶案也。其制以雜環。珍間填成之。欵其足高。其緣所置之經。即仁王護國也。所覆之巾即上深紅羅也。使中官謹愿者馬上平持舒徐而啟行。望乘輿可百步以為前導。類辟惡車。僧史略據唐紀云。永泰中。羗胡寇邊。京城戒嚴。又因星變。內出仁王經兩卷。輿付資聖.西明二佛寺。開百座仁王道場。謂法筵。時帝親臨御壇。儀中合用寶案置經引駕。因而不廢。況不空重譯本云。骨經寶案。若王行時。常導其前。所在住處。作七寶帳。置經供養。如事父母。如事帝釋。令千里內。七難不起。不空既呪。感天王解安西圍。又祈禱多驗。于時可以請依經置案。以象前驅。時祕其事。故史氏莫知而輿服志之缺載也。
  先是。則天延載。初勅天下僧尼隸祠部。開元(二十五)又制僧尼隸祠部撿挍。天寶五又制僧尼祠部給牒。至肅宗至德二載。以安史連禍。軍興乏用。制僧尼祠部鬻牒。自時厥後。文宗太和制僧尼造帳入籍。宋世宗又令歲造僧帳。嵩明教尊僧籍僧之文。葢有激而云也。世尊有勑。非我所制。餘方為清淨者。不得不行。得非佛眼懸鑑。當順正法乎。
  乾元二年。賜南陽慧忠入內。賜國師號。代宗永泰元年。詔天下官司無得箠辱僧尼。大曆二年。制許大臣建功德院。又因律師乘如表請。亡僧衣物。乞歸眾僧。制可。六年。勅京城僧尼臨壇。大德各置十人以為常式。十四年。詔兩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