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道。帝悅。賜號國一禪師(本錄)。
  己酉(四年)
  帝甞在便殿。指魚朝恩。謂忠國師曰。朝恩亦解些子佛法。朝恩即問國師曰。何是無明。無明從何起。師曰。佛法衰相今現。帝曰何也。師曰。奴也解問佛法。豈非衰相現。朝恩色怒。師曰。即此是無明。無明從此起。朝恩復曰。有人言。師今是佛。得否。師曰。有人言。汝是天子。果否。恩伏地曰死罪。朝恩實非天子。師曰。我不是佛。恩曰。師應長作凡夫。無成佛時耶。師曰。我向後必當作佛。我若作佛。不名慧忠。汝向後若作天子。改却姓莫不姓魚否。朝恩仍伏地曰死罪。朝恩此去。實不敢向師論佛法。忠謂帝曰。幾怕殺此奴(通論)○徑山欽禪師。力請歸山○江西道一禪師。說法于豫章開元寺。時號馬祖○牛頭慧忠禪師示寂。師平生一衲不易。器用唯一鐺。甞有供僧穀二廩。盜者窺伺。虎為守之。縣令張遜入山頂謁問。師有何徒弟。曰有三五人。師敲床三下。有三虎哮吼而出。遜驚怖而退。及移居莊嚴寺。將建法堂築墓。有二神人。定其四角。潛資夜役。不日而成。由是學徒雲集。至是將終。石室前掛鐺樹。掛衣藤。無故枯死。師集眾布薩訖。淨髮浴身。怡然坐化(五燈)。
  庚戌(五年)
  西域大耳三藏至京。自云得他心通。帝請忠國師試驗。忠曰。汝道老僧今在甚處。耳云。和尚是國師。何得往天津橋。看弄猢猻。忠又問。今在甚處。耳云。國師何得去西川看競渡。忠又問。今在何處。耳良久罔知去處。忠叱云。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麼處○三藏不空示疾。以表辭帝。詔遣內使勞問。就加開府儀同三司蕭國公。空辭讓數四。帝不允。六月癸未。沐浴更衣。吉祥安臥而寂。帝輟朝三日。贈司空。追諡大辨正廣智三藏和尚。荼毗日。詔遣中謁者。賷祝文祖祭。睿詞深切。禮冠群倫(此出碑傳。而通鑑載師卒於九年)。
  辛亥(六年)
  淮南節度使張廷賞。狀舒州三祖僧粲大師行實。請諡于朝。四月。賜諡鏡智禪師。塔曰覺寂○九月。詔以不空三藏舍利。起塔于舊居寺。御史嚴郢。撰紀德碑。略曰。和尚西域人也。玄宗肅宗代宗三朝。皆為灌頂國師。僧夏五十。享年七十。譯經一百三十六卷。自金剛薩埵。於毗盧佛前。受瑜伽上乘義。傳於龍猛。猛傳於龍智闍黎。智傳金剛智闍黎。金剛智。東來傳於不空。凡六葉矣。不空傳於惠朗等。天下謂之密教○十二月。越州律師曇一示滅。師慧辨該愽。大弘律教。陸象先李邕等名士。皆為莫逆之友。
  壬子(七年)
  顏魯公真卿。撰撫州寶應寺律藏院戒壇記。略曰。州有謝靈運番經臺。尚書魏公。奏為寶應寺。請惠欽律師登壇。董木鐸焉。遠近駿奔道場側塞。像法於變。皆欽化道之力焉。
  癸丑(八年)
  西域沙門純陀至京。時年六百餘歲。帝召見。問以養生之術。甚蒙咨挹○杜鴻漸以疾辭宰相。釋位三日而薨。臨終儼朝服。加僧伽棃。剃鬚髮而逝。遺命依沙門法葬(舊史)。
  甲寅(九年)
  道士史華。以術得幸。因請立刃梯與沙門角法。有旨。兩街選僧。克日較勝負。沙門崇惠。常誦楞嚴呪。表請挫之。帝率百僚臨觀。史華履刃梯而上。命惠登之。惠躡刃而昇。往復無傷。惠乘勝。命聚薪於庭舉烈焰。惠入火聚。呼華入。華慚汗不敢正視。帝大悅而罷。賜崇惠。號護國三藏(佛道論衡)○沙門圓澤。與隱士李源厚善。相率游峨嵋。澤欲由長安往。源欲自荊州往。遂自荊州。舟次南浦。見錦襠婦汲水。澤泣曰。所不欲由此者為是。源驚問故。澤曰。婦人孕三稔矣。遲吾為之子。不逢則已。今逢無可逃者。我生三日。願公臨顧。以一笑為信。後十三年。於杭州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吾以三生為比丘。居湘西之嶽麓寺。有巨石林間。當習禪為上。澤亡。婦乳三日。源往視之。兒果笑。後如期至吳赴。約於葛洪井畔。聞牧童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源曰。澤公健否。答曰。李君真信士。然世緣未盡。且勿相近。惟勤修不惰。乃復相見。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尋已遍。却回煙棹上瞿塘。遂隱不見。
  乙卯(十年)
  忠國師將去世。入辭代宗。帝曰。師滅度後。弟子將何所記。忠曰。告檀越。造取一所無縫塔。帝曰。請師塔樣。忠良久曰。會麼。帝曰不會。忠曰。吾有侍者應真(真后住耽源也)。却知此事。以十二月九日。右脇而寂。弟子奉全身建塔。賜諡大證禪師。帝尋召應真入內。舉前語問之。真良久曰。聖上會麼。帝曰不會。真述偈曰。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無影樹下合同舡。琉璃殿上無知識。
  丙辰(十一年)
  衛州別駕周伯玉。常持金剛經。忽見梵僧。玉問是誰。曰我是須菩提。為汝誦經數年。不斷肉食。汝若志心求佛。必須斷肉。伯玉自此斷肉蔬食。轉加誦持(證驗賦)。
  丁巳(十二年)
  華嚴疏主澄觀。字大休。初大曆三年。詔入內。與三藏不空。譯經為潤文。大德既而辭。入五臺山大華嚴寺。覃思華嚴。博覽異學。
  戊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