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4-中国撰述史传部编年通史-续佛祖统纪-宋-佚名-第41页

聖諦第一義。師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師曰不識。帝不省玄旨。師知機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蘆渡江。二十三日。北趨魏境。尋至[名*隹]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此據嵩明教正宗記紀年也。而傳燈等傳錄。多紀八年至此國。則後孝莊啟壙等緣。皆差而不合。據五燈會元。又謂普通七年丙午九月二十一至廣州。刺史蕭昂。表聞武帝。帝遣使詔迎。丁未十月一日至金陵。今據普燈。指傳燈為訛。依正宗為準)○千歲寶掌和尚。宋大明中。遊五臺。徙居祝融華巖黃梅雙峰廬山東林等處。至于建鄴。至是達磨入梁。師就扣其旨。開悟智證。帝高其道臘。延入內庭。未機如吳。後遍遊二浙(五燈)。
辛丑(二)(二)
  九月帝建同泰寺○時釋子多違律者。僧正莫能制。帝欲自以律行僧正事。詔下。獨智藏法師不奉詔。帝訝之召問。藏以五方之眾。不可以一己好惡繩之為對。帝不能奪。遂從之○魏主於鄴下。造大覺寺。
壬寅(三)(三)
  智藏法師。晚以禪自晦。是年九月十五日示寂。敕葬獨龍山○僧伽婆羅。於楊都譯育王等經。至是十七年。共出經十一部三十三卷。帝躬臨法座。筆受其文○釋明徽。於大律內。抄出尼戒一卷。今見行于世○魏胡太后。熈平初。遣宋雲與比丘惠生。往西域。求未至經。再期至乾羅國。是冬還達洛陽。得佛經一百七十部(北史)○法師明徹。講學有聲。武帝時延於內。帝以律章富博。欲以類撮要。敕入華林園。於寶雲僧省。抄撰將成。忽感疾。乃移還本寺。是年十二月七日卒。敕給葬具(本傳)○自魏有天下。至於斯時。佛經流通大進中國。凡四百十五部。合一千九百一十九卷。正光已後。天下多虞。僧多猥濫矣。
癸卯(四)(四)
  制中外毋斥法師惠約名。別號智者。沙門別號。自是而始○隱士阮孝緒。著七錄。載內外圖書也。前五曰內篇。六曰佛錄。七曰仙道錄。謂之外篇○隱士何胤初侈於味。至是周顒遺書。勸令食菜。曰。變之大者。莫過生死。生之重者。無逾性命。性命之於彼甚切。滋味之在我可賒。若云三世理誣則可爾。若使此理果然。而受形未息。一往一來。生死常事。則傷心之慘行。亦自及丈人。於血味之類。雖不身踐。至於辰鴈夜鯉。能不取備於屠門。財貝之一經盜手。猶為廉士之所棄。生性之一啟金刀。寧復慈心之所忍。騶虞雖饑。非自死之草不食。聞其風者。豈不使人多愧丈人。得此有素。聊復片言啟發耳。胤由此絕去血味。嘗遇異僧。受以大莊嚴論。世所未有者。晚入虎丘。講維摩經。後臨終夢見天女六十餘人列于前。寤猶見之。即具浴儼衣冠。少頃而卒。
甲辰(五)(五)
  法寵法師。帝每義集。必以禮致之。略其年臘。敕常居坐首。不呼其名。號為上座法師。是年三月遷寂。皇上傷悼。敕葬定林。師初年三十八。有僧相之。四十當死。寵對鏡。面有黑氣。乃閉房禮懺。晝夜不息。迄年四十歲暮。覺耳腫痛。戶外人曰。君死業已盡。明日黑氣都除。兩耳生骨。至是壽七十四終○釋僧副。深於觀行。武帝考室於開善寺。以待之。有胡翼山神現。以慧印三昧。授何規曰。可以此經。與南平王。觀為病行齋三七日也。不曉則問於副。及訪副。果是其所行法。南平遂行齋祀。疾便康復。是年師示寂(本傳)○僧神光。聞達磨在少林。遂往彼。晨夕參承。莫聞誨勵。忽夜大雪。光立不動。積雪過膝。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光曰。惟願大慈。開甘露門。廣度群品。師曰。諸佛妙道。曠劫難逢。豈可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光潛取刀斷臂。置師前。師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身。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矣。即易名慧可。可問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師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曰將心來與汝安。曰覔心了不可得。師曰。與汝安心竟(據傳燈錄。謂神光年甫四十。而參達磨。又高僧傳謂。光參達磨六年。而一乘精究。則光參達磨。的〔台〕在此年也)○釋明琛。經論雖富。而以徵難為心。深忌時之講者。初為屋子法誘人。次撰蛇勢法。以授學者。因同伴二人。止一林下。琛曰。我今內熱。便解衣赤臥。翻復不定。須臾兩足合為蛇尾。乃曰。我作蛇勢論。今報至矣。卿可上樹。蛇心若至。則有吞噬之緣。伴便上樹。奄便全身作蛇。惟頭未變。在地自打。欻作蠎頭。忽長五丈。舉首四視。目如火星。時諸蛇總至。相隨趣谷而去。其伴目驗斯報。至鄴說之(僧傳)。
乙巳(六)(孝昌元)
  敕法雲法師。為大僧正。於同泰寺。設千僧會。集眾演儀文。皆見所未聞○西域使還。獲佛爪髮。髮青紺色。以物伸之。隨物長短。放之則旋屈為螺○魏佛陀扇多(此云覺定)。內外博通。尤工藝術。至京譯經○達磨大師。道德孤高。緇白之眾。靡然趨向。其聲既振。遂聞於明帝。帝三屈詔命。師竟不下少林。帝高之。遂就錫二摩納袈裟金銀器物若干。師皆遜去。凡三返。帝終授之(正宗記)。
丙午(七)(二)
  昭明太子。於東宮。剏惠義殿。招天下名僧居之。謂之法集之所○僧正慧超。自天監中。帝請為家僧。禮問殊積。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