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異香芬苾。帝夜夢益振錫至。更囑以佛法。帝明日為設會度人。燒身之處。謂藥王寺也(本傳)○釋僧璩。譯十誦羯磨。
甲辰(八)(五月帝崩太子子業立)(五)
  制沙門復舊。免致敬人主(通鑑)○天竺阿那摩仾(此云寶意)。至京。常轉側數百貝子。立知凶吉。善能神呪。以香塗掌。亦見人往事。世祖施其銅唾壺。忽人竊之。仾以席一領空卷之。呪上數遍。經于三夕。唾壺還在席中。道俗敬異焉(本傳)。
乙巳(景和元)(十一月大臣廢君乃奉太宗明帝或即位)(改泰始元)(六)(五月高宗崩顯宗即位)
  楊州瓦官寺釋慧果。常誦法華。一日於廁見鬼。禮云。昔為僧作維那。小不如法。墮地獄。出生噉糞鬼中。願師拔濟。昔有錢三千。埋在柿樹下。願取為福。果因告眾掘錢。為造法華設會。後夢見鬼云。已得改生勝處(感通錄)○釋慧亮。講席有聲。顏延歎曰。安汰吐珠玉於前。斌亮振金聲於後。清言妙緒。將絕復興。至是於莊嚴寺。學徒盛集。敕亮與斌。遞為法主(本傳)○魏高宗文成帝。五月崩。帝度僧尼。三萬餘人。廣興佛教。脩復諸寺。
丙午(太始二)(魏顯祖憲文帝)(共)(天安元)
  釋僧瑾。初宋孝武。敕為湘東王師(王即太宗)。王從請五戒。甚加優禮。至是即位。乃敕瑾為天下僧主。給隊仗車輿。月俸三萬。瑾性不蓄金。皆充福業。起靈根靈基二寺。元徽中卒○寶誌大士。往來皖山。劍水之下。髮而徒跣。著錦袍。面方而瑩徹如鏡。手足皆鳥爪。初金陵東陽民。朱氏之婦。聞兒啼鷹巢中。梯樹得之。舉以為子。七歲依鍾山僧儉出家。專脩禪觀。至是顯迹。以剪尺拂子。掛杖頭。負之而行。經聚落。兒童譁逐之。或微索酒。或累日不食。甞遇食鱠者。從而求之。食者分啗之。而有輕薄心。誌即吐水中。皆成活魚。時時題詩。初若不可解。後皆有驗(本傳)。
丁未(三)(皇興元)
  釋道猛。學造淵微。初止京寺。太宗時為湘東王。深相崇薦。及登祚。倍加禮接。帝創寺于建陽門外。敕猛為綱領。帝曰。人能弘道。道藉人弘。今法師非直道益蒼生。亦乃有光。世望可目。寺為興皇。敕猛於寺開講成實。序題之日。帝親臨幸。公卿皆集。帝久之詔曰。猛法師。風道多濟。朕素所賓友。可月給錢三萬。使史車轝等。猛隨有所得。皆施貧造寺。元徽三年卒○釋智林。宋明敕下京寺講說。申明二諦義。有三宗不同。時周顒又作三宗論。與林意符。林乃致書於顒謂。此義無人得者幸。已建明斯義。便宜廣宣。故三宗之旨。傳述至今○周顒字伯倫。累遷直侍殿省。明帝慘酷。顒不敢顯諫。輙誦經中罪福因緣之事。帝為少沮。顒於鍾山西。別立精舍。休沐則歸之。終年蔬食。雖有妻子。而遠居山舍。宰相王儉問曰。卿山中何所食。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蕭子顯戲問。菜食何味最佳。顒曰。春初早韭。秋末晚崧。其標致如此。掛冠盛時居山。以壽終(本傳)○魏於常安北臺。起永寧寺。七級浮圖。高三百餘尺。又於天宮寺。作大像。高四十三尺。用銅十萬斤。黃金六百斤(通鑑)。
戊申(四)(二)
  正月天竺求那跋陀羅。朝辭天子。公卿言。將示滅。帝親臨決別。陀談笑而逝。壽七十五。陀蔬食。終身香爐。未甞離手。每食輒分食飛鳥。鳥皆集手取食。祈譯經論五十二部。一百三十四卷○帝造湘宮寺。新成大開講肆。妙選英僧。敕請法瑗。為法主。帝降蹕法筵。公卿會坐。一時之盛。觀者榮之(僧傳)。
己酉(五)(三)
  釋弘充。思入玄微。口辨天逸。王臣皆重之。明帝起湘宮寺。請充為綱領。時湘宮又有法鮮。聰哲有力。與充齊名○釋超進。詔徵至都。講法鼓經。後還會稽。元徽中卒。壽九十四○七月趙泰死。十日復甦云。有二人。弘入黑門。見絳衣人。次第呌名。問生時行業。主者言。常遣使者在人間。記人善惡。以相檢校人死。有三惡道。殺生禱祀最重。持佛善戒。則死在福舍。又到地獄。案行見泰。父母弟在泥犂獄。又見受獄報已。更受變報者。又見供佛脩福。得脫生者。又入開光門。見佛度諸地獄。地獄即空。泰乃問天道地獄道門。相去幾何。曰天道地獄道門相對。又間人死何者為樂。曰唯奉佛持戒者樂耳。又問未奉佛時造罪。今奉佛其過除否。曰皆除。主者乃召都錄。問泰何死。令取籍看。有餘筭三十年。橫為鬼所取。令放還。由是一家發心奉佛。為祖父母弟。製幡蓋。作福會也。
庚戌(六)(四)
  東海何敬叔。少奉法。因得栴檀。製以為像。而無圓光。屢求不獲。因夢沙門杖錫來曰。檀非可得縣後。何家桐盾可求之。次早因求買之。何曰曾未示人君何得知敬。叔以事告之。何氏驚喜。奉以製光。後為湘府直省。又夢像現(感通)。
辛亥(七)(魏孝文帝延興元)
  魏顯祖。即位六年。聰睿夙成剛毅有斷。而深信釋氏之學。每引朝士及沙門。共談玄理。雅薄富貴。常有遺世之心。六月乃禪位於太子宏。是為高祖孝文皇帝。宏時年五歲。乃尊顯祖。為太上皇帝。上皇徙居崇光宮。宮在北苑中。又建鹿野寺。於苑之西山。與僧居之。時談禪理(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