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4-中国撰述史传部编年通史-续佛祖统纪-宋-佚名-第11页

元年 己未二年
  庚申三年 佛知此震旦國。眾生緣熟。將來教化○梓潼帝君甞言。予受業報。為卭池龍。羈於積水之下。連年旱虐。水復為泥。身既廣大。無穴可容。烈日上臨。內外熱惱。諸鱗甲中。各生小蟲。咂齧困苦。一日晨涼。天光忽開。五色雲氣。浮空而過。中有瑞相。紺髮螺旋。金容月瑩。山靈河伯。萬眾稽首。讚歎懽喜。聲動天地。天香繚繞。隨處生春。予乃仰首。哀號乞垂。救度萬靈。諸聖咸謂予曰。此西方大聖正覺世尊釋迦文佛也。今以教法。流行東土。隨教化身。將往中國。爾既遭逢。宿業可脫。予乃身自踴躍。入天光中。具陳往昔報應之理。世尊答言。善哉帝子。汝於向來孝家忠國。又復憫世。生護持心。因果未周。仇敵相爭。以人我相。肆興殘忍。遷怒于物。業債當償。今復自悔。欲求解脫。汝於此時。復有冤親之想。與夫嗔恚愚癡念否。予聞至理。心地開明。內外罄然。如虗空住。自顧其身隨念消滅。復為男子。得灌頂智。予歸依焉(出六十六化。其書雖不紀年。今云佛以教法流行東土隨教化身。將往中國。故在此年也)。○明帝夜夢金人長大。項有日光。飛至殿庭。旦問羣臣。太史傅毅奏曰。周昭王時。西域有佛出世。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博士王遵。推周書異記佐之。帝遂遣中郎蔡愔博士秦景等一十八人。使于西域。求佛法焉(法苑珠林。弘明集等○諸家紀載感夢。與經至之年。往往不同。或謂七年感夢求法。至十年還。或謂二年感夢。七年遣使。十年還。審如此說。果是則迢迢數萬里。豈三載之餘。所可往返。況資治通鑑。今載八年。佛已入中國。則七年方求其教。豈有八年已有佛哉。信知七年遣使之說非也。今據方志等書。當是三年感夢求教。至八年還之說為是)。
  辛酉四年 壬戌五年
  癸亥六年 蔡愔等。至天竺隣境月支國。遇梵僧攝摩騰竺法蘭。欲奉經像來此震旦。遂同東還。
  甲子七年
  乙丑八年 蔡愔等還洛陽。摩騰入闕獻經像。帝大悅。舘于鴻臚寺。蘭亦間行而後至(漢書)。
  丙寅九年 皇弟楚王英。最先奉佛。喜為浮圖齋戒。甞奉縑贖罪。帝還之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王公貴人。遂爭效之(漢書)。
  丁卯十年 帝於城西雍門外。別立一寺。與滕蘭居之。以白馬馱經而來。遂名曰白馬寺。滕蘭初譯出四十二章經一卷(譯記)。
  戊辰十一年 帝幸白馬寺。滕蘭進曰。寺東何舘。帝曰。昔有阜無因而起。夜有異光。民呼聖塚。滕曰。阿育王藏如來舍利於天下。凡八萬四千所。今震旦境中十有九處。此其一也。帝大驚。即駕幸拜之。忽有圓光現塚上。三身現光中。帝喜曰。不遇二大士。安知上聖遺祐哉。詔塔其上。是年竺法蘭。出佛本行經五卷(三寶紀)。
  己巳十二年 詔以釋迦寶像。奉安顯節陵及清涼臺供養。
  庚午十三年 法蘭出十地斷結經(釋教錄)。
  辛未十四年 五岳道士。費叔才褚善信等。七百餘人。咸生忌心。詣闕斥言。佛法虗偽。滕蘭乃言。佛法水火不能壞。請與道士驗之。帝從其請。敕叔才等。盡出其經訣。與佛經築壇。以火驗之。正月十五日火作。而道經俱燼。唯佛之經像儼然。善信等自愧而死。由是道士一眾。稽首欽服。蘭法師。於大眾中。即唱偈言。狐非師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江海納。丘無山岳榮。法雲垂世界。善種得開萌。顯通希有法。處處化群生。帝至是彌加崇敬。佛法自此興焉(漢法本內傳○太宗皇帝題白馬寺詩云。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欲定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臺。春風也解嫌狼藉。吹盡當年道教灰○延光集)。
  壬申十五年
  癸酉十六年 騰法師示寂。法蘭自譯經。五部十三卷。
  甲戌十七年 西天二十祖奢夜多尊者。以法付婆脩盤頭。偈曰。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即以首倒植木枝。奄然而化(五燈)。
  乙亥十八年 丙子章帝建初元年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八年
  甲申元和元年 有神雀鳳凰白鹿白烏之瑞。徐州刺史王景。上金人。頌美先帝致佛之功(漢書)。
  乙酉 丙戌三年 丁亥章和元年 戊子二年 己丑和帝永元元年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十三 壬寅 癸卯 甲辰十六 乙巳元興元年 丙午殤帝延平元年 丁未安帝永初元年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七年 甲寅元初元年 乙卯 丙辰
  丁巳四年 西天二十一祖婆脩盤頭尊者。以法付摩拏羅。偈曰。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即跏趺而逝(五燈統紀)。
  戊午 己未六年 庚申永寧元年 辛酉建光元年 壬戌延光元年 癸亥 甲子 乙丑四年 丙寅順帝永建元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六年 壬申陽嘉元年 癸酉 甲戌 乙亥四年 丙子永和元年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六年(蜀郡鶴鳴山張道陵。號天師。造符水醮籙之術。著道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