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遠矣。以四月八日。迎至京師。綵觀夾道。天子御安福門樓迎拜。引入內道場。三日後出。京城諸寺。詔賜兩街僧金帛。京城耆老悉厚賜。所過鄉聚。皆裒土為剎。相望於途。考鼓鳴螺。以日繼夜。下詔曰。朕以寡德。纘承洪業。十有四年。憂勤在位。愛育生靈。遂尊崇釋教。至重玄門。迎請真身。為百姓祈福。今觀覩之眾。隘塞路岐。載念陛牢。寢興在慮。嗟我黎人陷于刑辟。況漸當暑毒。繫於縲絏。京畿及天下諸州。見禁囚。遞減死一等。七月帝崩。僖宗即位。明年四月。詔送佛骨。歸于鳳翔。都人耆耋辭餞。皆鳴咽流涕。
僖宗
甲午(乾符元年)
洛浦安禪師。初為臨濟侍者。濟常稱美曰。臨濟門下一隻箭。誰敢當鋒。及辭濟。濟稱為一條赤梢鯉。遍遊罷。直往夾山頂。卓庵經年。夾山知。乃脩書。令僧馳到。師接得便坐却。僧迴舉。夾山云。這僧看書。三日內必來。若不看書。斯人救不得。果三日後至。才見山。乃叉手而立。山云。雞棲鳳巢。非其同類。出去。師曰。自遠趍風。乞師一接。山云。目前無闍梨。此間無老僧。師便喝。山云住住。且莫草草忩忩。雲月是同。溪山各異。截斷天下人舌頭即不無。闍梨爭教無舌人解語。師佇思。山便打。師因此服膺數載。
乙未(二)
杭州徑山三世洪諲禪師。初參溈山宗。乃悟玄旨。自咸通七年。住徑山。法道大振。光化四年九月。白眾而化。後諡法濟大師。僧問如霜如雪時如何。師曰。猶是汙染。曰不污染時如何。師曰。不同色。
丙申(三年)
襄州關南道吾和尚。初參道常禪師。蒙印所解。復參德山。法味彌著。凡上堂示徒。戴蓮華笠。披襴執簡。擊鼓吹笛。口稱魯三郎。有時云。打動關南鼓。唱起德山歌。有時執木劍。橫在肩上作舞。大闡宗風。
丁酉(四年 黃巢寇河南江浙)
睦州陳尊宿。諱道明。初遊方。契旨於黃蘖。尋住觀音院。常餘百眾。得數十載。後捨眾住開元寺房。常作草屨。潛施道路。或貨屨。侍養老母。時人號為陳蒲鞋。巢兵甞至。師標大草屨一隻於城門。巢欲棄之。竭力不能舉。乃歎曰。睦州有大聖人。將捨城而去。更不敢入。以是民免兵宼擾攘。師機峻急。造旨者稀。唯雲門一人契師意。令嗣雪峰。師一日忽召眾曰。此處緣息。吾當逝矣。乃跏趺而終。壽九十八。臘七十六。
戊戌(五年 黃巢陷福建)
漳州羅漢和尚。始於關南。常拳下悟旨。甞為歌。略曰。心裏疑團若栲栳。遇師當胸打一拳。駭散癡團獦狙落。舉頭看見日初圓。從茲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常快活。只聞肚裏飽膨脝。更不東西去持鉢。又偈。宇內為閑客。人中作野僧。任從他笑我。隨處自騰騰。
己亥(六年 黃巢陷廣南荊湖江淮)
仰山慧寂禪師。初參溈山悟旨。執侍十五載。凡有言句。皆為後世宗範。及領眾住王莾山。一日禪床陷入地中。地神告以此山不任和尚居止。東南有大仰山。乃人間福地。遂遷止仰山。
庚子(廣明元)(黃巢陷東都潼關帝駕出奔十二月巢據京師號大齊建元金統)
舒州投子山大同禪師。值天下喪亂。一日有狂徒。持刃上山。師乃隨宜說法。渠魁聞而拜伏。脫身服。施之而去○子湖蹤禪師。居子湖說法四十五稔。是年無疾歸寂。壽八十一。
辛丑(中和元)
僖宗幸蜀。親王宗室皆逃亡。龍湖普聞禪師。僖宗第三子也。斷髮逸遊。造謁石霜諸。諸與語。嘆異曰。汝乘願力而來。乃生王家。脫身從我。火中蓮也。聞夜入室。問祖師別傳事。諸曰。待按山點頭。即向汝道。師因契悟。依止數載。乃請遍遊名山。諸曰。逢乾即止。遇陳便住。於是遠遊。過昭武抵大乾。遙望山顛。鬱然深秀。問父老曰。彼有居者否。老曰。有一陳嗣者。久隱其中。因悟師言。即撥草至山。陳嗣一見。乃分坐同住。因乞菜種於嗣。願求斗斛。嗣曰。豈有斗斛。與之一合。遂入山墾種。後谷口之人相謂曰。前日僧入山。經今不出。必為虎所啗。往視之。見茅廬一所行者數人。指呼百諾。而重崗複嶺。菜已青矣。蓋耕地播種者。乃山神所投。行者乃虎也。陳嗣覺師道之勝。乃曰。吾居此。每苦惡獸毒蟲之多。公來皆屏跡。道德吾所不及。五種之緣。其屬公乎。言訖飃然而逝。今陳嗣庵址。具存是山寶乘禪院。乃圓覺向日茅廬基也○十一月七日。夾山會禪師辭眾。各善保護。至子夜。奄然而逝。壽七十七。諡傳明大師。塔曰永濟。夾山順世。眾以洛浦安。次補住持。尋又移澧陽洛浦山。十年宴處。後遷朗州蘇溪。玄徒奔湊。
壬寅(二年 長安大荒斗米三十緡 鍾傳據江西)
帝避巢賊。幸成都。遣御史郭遵。賷璽書召知玄國師。赴行在引對。大悅。賜號悟達國師○時九峰玄禪師寓止豫章。南平鍾王執弟子禮。北面而師事之。王為買末山。建精舍。號隆濟。以延之。學者風靡而至。
癸卯(三年 李克用敗巢復京師)
知玄國師。自成都行宮。辭還九隴。忽定中見菩薩摩玄頂而慰安之。俄一珠入玄左股。隆起楚甚。上有晁錯二字。玄知夙債。即右脇安臥而逝(世稱知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