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3-中国撰述史传部编年通史-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第23页

德。年七歲便悟佛法。於菩提寺講勝鬘經。感天雨花。始遣使入中國。求法華經。當隋開皇中也。至孝德立。白雉四年。遣僧道照入中國。從奘法師傳法。當唐永徽四年也。次足姬立。令僧智通入中國。求大乘法。當顯慶三年也。次文武立。寶龜二年。令僧元昉入中國求法。當開元四年也。次孝明立。天平勝寶四年。遣使入中國。求內外教典。當天寶中也。次桓武立。遣僧空海入中國。傳智者教。當元和年中也。次文德立。令僧常曉入中國。求釋迦密教。當大中年也。上聞其王一姓傳繼。臣下皆世官。謂宰臣曰。島夷君臣。乃能世祚永久若是。奝然求謁五臺。及回京師。乞賜印本大藏經。詔有司給與之。勅造羅漢像五百十六身。奉安天台壽昌寺。
  雍熈二年。以天竺僧。為朝請大夫。詔尋訪梵經。館西天僧通梵語者於傳法院。又詔僧於內殿。建道場 按宋史太宗本紀。雍熙二年。閏九月乙未。禁僧人置妻孥。冬十月丙午。以天竺僧天息災施護法天。並為朝請大夫。試鴻臚少卿 按佛祖統紀。雍熙二年。上覽新譯經。謂宰臣曰。天息災等。妙得翻譯之體。乃詔天息災。除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法天施護。並除朝奉大夫。試鴻臚卿。法天改名法賢。並月給酥酪錢有差。新譯經論。並刊板印行。天息災等言。聞陝西諸路。頗有道俗。收藏梵經。乞下尋訪。以資翻譯。詔從之。又詔兩街供奉僧。於內殿建道場。為民祈福。歲以為常。西天僧有精通梵語可助翻譯者。悉館於傳法院。嶺南僧置妻孥。詔所在長吏。誡厲以順正教。
  雍熙三年。詔係帳童行。並與剃度。以御製聖教序。冠新譯經首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雍熈三年。詔天下係帳童行。並與剃度。自今後讀經及三百紙。所業精熟者。方許係帳。又以御製三藏聖教序。賜天息灾等。令冠新譯經首。
  雍熈四年。敕內侍。送寶冠瓔珞袈裟。往峨眉山普賢寺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雍熈四年。勅內侍。送寶冠瓔珞袈裟。往峨眉普賢寺。是日眾見普賢大士。乘紫雲行空中。久之方沒。
  端拱元年。勅以高僧傳編入大藏。又詔箋釋御製佛乘文集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端拱元年。翰林通慧大師贊寧。上表進高僧傳三十卷。璽書褒美。令編入大藏。勅住京師天壽寺兩街僧錄可朝等。請箋釋御製佛乘文集。詔許之。
  端拱二年。開寶寺塔成。帝親以舍利奉藏。勅內侍。往峨眉。修佛像及寺宇 按宋史太宗本紀。端拱二年八月癸亥。詔作開寶寺舍利塔成 按佛祖統紀。端拱二年。開寶寺建寶塔成。八隅十一層三十六丈。上安千佛萬菩薩塔。下作天宮。奉安阿育王佛舍利塔。皆杭州塔工喻浩所造。凡八年而畢。賜名福勝塔院。安舍利日。上肩輿微行。自手奉藏。有白光起小塔一角。大塔放光。洞照天地。士庶焚香獻供者盈路。內侍數十人。求出家掃塔。上謂近臣曰。我宿世曾親佛座但未通宿命耳。詔直學士院朱昂。撰塔銘。謂曰。儒人多薄佛。向中竺僧法遇。乞為本國佛金剛座立碑。學士蘇易簡為之。指佛為夷人。朕惡其不遜。遂別命製之。卿宜體此意。勅內侍謝保意。領將作匠。賜黃金三百兩。住峨眉飾普賢像。再修寺宇。并賜御製文集令直院徐鉉撰記。
  淳化元年。詔建淳化寺。奉石佛像。又詔赤脚道者入見。賜高麗國大藏經并御製佛乘文集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淳化元年。通利軍。建城掘地。於古寺基。得巨石佛十軀。詔建淳化寺。以奉其像。又詔赤脚道者入見。上曰。南方禪律如何化物。對曰。究之一理。上起遶龍牀一帀云。是禪是律。對曰。究之一理。上說。高麗國王治。遣使乞賜大藏經。并御製佛乘文集。詔給之。
  淳化二年。賜沙門重達及中天竺僧紫服。勅僧贊寧。充史館編脩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淳化二年。太原沙門重達。自西天還。往反十年。進佛舍利貝葉梵經。賜紫服。住西京廣愛寺。勅翰林贊寧。充史館編修。中天竺那爛陀寺沙門補陀吃多來朝。進佛舍利梵經。賜紫服。南海占城國沙門淨戒詣闕。獻如意金銅鈴杵龍腦香。
  淳化四年。詔西邊諸郡梵僧西來。中國僧西遊而還者。所持梵經。並先具奏。封題進上。高麗國王治。遣使謝賜藏經御製文集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云云。
  淳化五年。于闐國沙門。進大乘祝藏經。以法賢言。詔焚棄之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淳化五年。于闐國沙門吉祥。進大乘祝藏經。詔三藏法賢等詳定。賢奏。此經是于闐書體。非是梵文。其中無請問人。及聽法眾。前後六十五處。文義不正。帝召賢諭之曰。使邪偽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棄之。以絕後惑。
  至道元年。詔諸州僧三百人。歲度一人。尼百人度一人。又詔進盂蘭盆儀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燕翼貽謀錄。李主侫佛。度人為僧。不可數計。太祖既下江南。重行沙汰。其數尚多。太宗乃為之禁。
  至道元年六月己丑。詔江南兩浙福建等處。諸州僧三百人。歲度一人。尼百人歲度一人 按佛祖統紀。至道元年。中天竺沙門迦羅扇帝來朝。進佛頂舍利。貝葉梵經。詔度僧尼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