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境。不令惑眾也。況其身已久亡。枯朽之骨。凶穢之餘。豈可直入宮禁。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吊於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秡除不祥。然後進吊。今無故取穢朽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世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哉。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福。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監臨。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上得表大怒。出示宰相。將加愈極刑。裴度崔群為言。愈雖狂發於忠恩宜寬容。以開言路。乃貶潮州刺史(通鑑)○愈赴潮。至藍關遇雪。姪韓湘俄在其前。愈有詩示湘云。一封朝奏九重天。暮貶潮陽路八千。本為聖明除弊事。豈期衰老送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子遠來深有意。好収吾骨瘴江邊○朝公到潮州。三書上大顛和尚。愈啟。孟夏漸熱。惟道體安和。愈弊劣。無謂坐事。貶官到此。久聞道德。切思見顏。緣昨到來。未獲參謁。倘能暫垂見過。實為多幸。已帖縣令。具人船奉迎。日久竚瞻。不宣。愈白。
愈啟。海上窮處。無與話言。側承道高。思獲披接。專輙有此咨屈。倘能惠然降喻。非敢望也。至此一二日。却歸高居。亦無不可渴望。不宣。愈白。
愈啟。惠勻至辱答問。珍悚無已。所示廣大深逈。非造次可諭。易大傳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終不可得而見邪。如此而論。讀來一百遍。不如親見顏色隨問而對之易了。此旬來清明不甚熱。倘能乘閑。一訪幸甚。旦夕馳望。愈聞。道無凝滯。行止繫縛。苟非所戀著。則山林閑寂。與城郭無異。大顛師論甚宏愽。而有心守山林義。不至城郭。自激脩行獨立空曠無累之地者。非通道也。勞於一來。安於所適道。故如是。不宣。愈頓首○文公累邀大顛。不赴。忽一日自往詣之。公曰。三請不來。為甚麼不招自來。師云。三請不來為侍郎。不請自來為佛光。公曰。如何是佛光。師云看背後氐。
公一日祀神海上。謁大顛曰。佛法省要處。乞示一言。師良久。公罔措。三平為侍者。乃擊禪床三下。師云作麼。平云。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公乃禮。三平云。禪師門風高峻。向侍者邊得箇入處(僧史)。
韓文公別傳
刑部尚書 孟簡 集
韓愈牧潮州。祀神海上。遇釋氏大顛焉。大顛曰。子之來宦于南也。聞其所以言之直也。今子之貌。鬱鬱然。似有不懌何也。韓愈曰。愈之困于潮而享福也厚矣。一日以忠言不用。而奪史部侍郎。竄於八千里之海上。播越奔走。經涉嶺海。喪吾女孥。及至潮陽。颶風鱷魚。禍患不測。毒霧瘴氣。日夕發作。愈少病多。髮白齒缺。今復憂煎。黜於無人之地。其生豈可保乎。愈之來也。道出於廣陵廟。愈禱之。幸蒙其力。卒以無恚。愈以主上有中興之功。以奏章道之。使定樂章。以告神明。東巡泰山奏功。皇天倘有其意于此。則庶幾召。愈述功德。作歌詩。以薦郊庿焉。愈早夜待定而未至。冀萬一於速歸愈安能有懌乎。顛曰。子之直言于朝也。忠於君而不[(厂@?)*頁]其身耶。抑尚[(厂@?)*頁]其身而強言以徇邪。忠於君而不[(厂@?)*頁]其身。其言用則為君之榮。言不用而已有放逐。是爾聀也。何介介于胸中哉。若尚[(厂@?)*頁]其身而強言之。其言用而獲忠言之名享報言之利。不用而逐。亦事之所必至也。苟患乎。逐則盍勿言而已。且吾聞之。為人臣者。不擇地而安。不量勢而行。子今遇逐而不安。趍時而徇名。殆非人臣之善也。且人之生死禍福。其命豈不由諸天乎。子姑自內修而外任命可也。彼廣陵安能禍汝耶。主上繼天寶之後。姦臣負固而討之粮饋雲合。殺人盈城。僅能克平而瘡痍未瘳。方此之際。而子又欲封禪告功。以騷動天下。而屬意止在乎己之欲。忉子奚忍于是也。且夫以窮自亂而祭其非鬼。是不知命也。動天下之不願。而欲使於一己。是不知仁也。強言以于忠。遇困而抑鬱。是不知義也。以亂為治而告皇天。是不知禮也。而子何以為之。且子之遭黜也。其所以言之何事乎。韓愈曰。主上仰佛骨於鳳翔。復舁入大內。愈以謂。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甞有也。昔黃帝。禹湯文武之際。天下無佛。而年壽永久。漢宋陳魏。事佛彌謹。而世莫不夭且亂。恐主上之惑此也。是非不[(厂@?)*頁]其身而斥之矣。大顛曰。若是則之言謬矣。且佛也者。覆人天之器也。其道則妙萬物而言。其言則盡幽明性命之理。其教則捨惡而趍善。去偽而歸真。其視天下。猶父之於子也。而子毀之。是猶子之刃父也。盖吾聞善觀人者。觀其道之所存。而不較其所居之地。桀紂之君。跖蹻之臣。皆中國人也。而不可法者。以其無道也。舜生於東夷。文王生於西夷。由余出於戎。季札出於蠻。彼二聖二賢者。豈可謂之夷狄而不可法耶。今子不觀佛之道。而徒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