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意耶。祖云。無意誰當分別。師云。分別亦非意。祖云。善哉善哉。少留一宿。
  雪竇舉。至生大我慢處。便喝。乃云。當時若下得這一喝。免見龍頭虵尾。
  又舉。至卓然而立處。代祖師云。未到曹溪時。與汝三十棒了也。

  司空山本淨禪師(凡四)

  絳別張氏子。僧問。如何是道。師云。無心是道。云道因心有。何得言無心是道。師云。道本無名。因心名道。心名若有。道不虗然。窮心既無。道憑何立。二俱虗妄。總是假名。云見有身心。是道已否。師云。山僧身心。本來是道。云適言無心是道。今又言。身心本來是道。豈不相違耶。師云。無心是道。心泯道無。心道一如。故言無心是道。身心本來是道。道亦本是身心。身心本既是無。道亦窮源何有。僧云。觀禪師。形質甚小。却會此理。師云。大德只見山僧相。不見山僧無相。見相者是大德所見。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其道。若以相為實。窮劫不能見道。云諸師於相上。說無相。師云。淨名云。四大無主。身亦無我。無我所見。與道相應。大德。若以四大有主是我。若有我見。窮劫不會道也。
  示以偈云。四大無主復如水。遇曲逢直無彼此。淨穢兩處不生心。壅決何曾有二意。觸境但似水無心。在世縱橫有何事。
  志明禪師問。若言無心是道。瓦礫無心。亦應是道。又云。身心本來是道。四生十類。皆有身心。亦應是道。師云。大德若作見聞覺知解會。與道懸殊。即是求見聞覺知者。非是求道。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無。見聞覺知。從何而立。窮本不有。何處存心。焉得不同草木瓦礫。志明杜口。
  師復示以偈云。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三昧。如鳥空中只麼飛。無取無捨無憎愛。若於應處本無心。方得名為觀自在。
  有真禪師問。道既無心。佛有心否。佛之與道。是一是二。師云。不一不二。云佛度眾生。為有心故。道不度人。為無心故。何得無二。師云。若言佛度眾生。道無度者。此是大德。妄生二見。如山僧。即不然。佛是虗名。道亦妄立。二俱不實。總是假名。一假之中。如何分二。云佛之與道。從是假名。當立名時。是誰為立。若有三者。云何言無。師云。佛之與道。因心而立。推窮立心。心亦是無。心既是無。即悟二俱不實。知如夢幻。即悟本空。強立佛道二名。此是二乘人見解。乃說無修無證。
  偈云。見道方修道。不見復何修。道性如虗空。虗空何所修。徧觀修道者。撥火覔浮漚。但看弄傀儡。線斷一時休。
  法空禪師問。佛之與道。俱是假名。十二分教。亦應不實。何以從前尊宿。皆言修道。師云。錯會經意。道本無修。大德強修。道本無作。大德強作。道本無事。強生多事。道本無知。於中強知。如此見解。與道相違。從前尊宿。不應如是。自是大德。不會。請思之。
  復示以偈云。道體本無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會道。棄却一真性。却入閙浩浩。若逢達道人。第一莫向道。

  婺州玄策禪師(凡一)

  金華人也。游方屆于河朔。聞智隍禪師謁五祖。自謂已得正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師知其所得未真。造庵問云。汝在此作甚麼。云入定。師云。汝言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云。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師云。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云。師嗣誰耶。師云。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師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虗空。亦無虗空之量。
  隍聞是說。經往曹溪謁六祖。祖問。仁者何來。隍具述前緣。祖嘆云。誠如策所言。祖閔其遠來。遂垂開決。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日得道。復歸河北。開化四眾。實師之力也。

  荷澤神會禪師(凡四)

  襄陽高氏子也。師謁六祖。祖問。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麼。若有本。即合識主。試道看。師云。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祖云。這沙彌。爭合取次語話。便打。師即服勤給侍。
  師訪青原思。思問。甚處來。師云。曹溪來。思云。曹溪意旨如何。師振身而立。思云。猶帶瓦礫在。師云。和尚莫有真金與人麼。思云。設有。汝向甚麼處著。
  翠岩芝云。真金瓦礫。錯下名言。如今喚作甚麼。
  師一日鄉信。報父母俱亡。師入僧堂白槌云。父母俱喪。請大眾。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大眾擬念。師遽白槌云。勞煩大眾。即散去。
  僧問。無念法。還具有無否。師云。不言有無。云恁麼時作麼生。師云。亦無恁麼時。猶如明鏡。若不對像。終不見像。若見無物。乃是真見。

  信州智常禪師(凡一)

  本州貴溪人也。謁六祖。祖問。甚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