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神云。師必命我。為世間事。展我小神功。使已發心。初發心。未發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蹤。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師云。無為是。無為是。神云。佛亦使神護法。師寧隳叛佛耶。願隨意垂誨。師不得已而言曰。東岩寺之障。莽然無樹。北岩有之。而背非屏擁。汝能移北樹於東嶺乎。神云。已聞命矣。然昏夜必有喧動。願師無駭。作禮辭去。師門送。且觀之。見儀衛逶迤。如王者之狀。嵐靄烟霞。紛綸間錯。幢幡環珮。凌空隱沒焉。
  其夕果有暴風吼雷。奔雲掣電。棟宇搖蕩。宿鳥聲喧。師謂眾云。無怖無怖。神與我契矣。詰旦和霽。則北岩松栝盡移東嶺。森然行植。師謂其徒曰。吾沒後。無令外知。若為口實。人將妖我。

  五祖旁出第三世
  嵩山普寂禪師法嗣(師見神秀)
  終南山惟政禪師(凡一)

  平原周氏子。因唐文宗。好嗜蛤蜊。沿海官吏。遞進亦勞。一日御饌中。有擘不張者。帝以為異。焚香禱之。乃開。見菩薩形。梵相具足。即貯以金粟檀香匣。覆以美錦。賜興善寺。令眾僧瞻禮。
  因問群臣。此何祥也。或言太一山有惟政禪師。深明佛法。乞詔問之。帝詔師。問其事。師云。臣聞物無虗應。此乃啟陛下信心耳。故契經云。應以此身得度者。即現此身。而為說法。帝云。菩薩身已現。且未聞說法。師云。陛下覩此。為常耶。非常耶。為信耶。非信耶。帝云。希奇之事。朕深信焉。師云。陛下已聞說法竟。皇情大悅。得未曾有。遂勑天下寺舍。各立觀音像。

  五祖旁出第四世
  益州無相禪師法嗣
  益州保唐無住禪師(凡二)

  唐相國杜鴻漸問。弟子聞金和尚說。無憶無念莫妄。三句法門。是否。師云。然。公云。此三句。是一是三。師云。無憶名戒。無念名定。莫妄名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公云。後妄字。莫是從心之亡乎。師云。從女者。是也。公云。有據否。師云。法句經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公聞。疑情盪然。
  公又問。師還以三句示人否。師云。初心學人。還令息念。澄停識浪。水清影現。悟無念體。寂滅現前。無念亦不立也。于時庭樹鵶鳴。公問云。師聞否。師云。聞。鵶去已。公又問。師聞否。師云。聞。公云。鵶去無聲。云何言聞。師乃普告大眾云。佛世難值。正法難聞。各各諦聽。開無有聞。非關聞性。本來不生。云何有滅。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悟此聞性。即免聲塵之所轉。當知聞無生滅。聞無去來。
  公與僚屬。大眾。作禮。
  又問。云何不生。云何不滅。云何。解脫。師云。見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滅。既無生滅。即不被前塵所縛。當處解脫。公云。何為識心見性。師云。一切學道人。隨念流浪。蓋為不識真心。真心者。念生亦不順生。念滅亦不依寂。不來不去。不定不亂。不取不捨。不沉不浮。無為無相。活鱍鱍。平常自在。此心體。畢竟不可得。無可知覺。觸目皆如。無非見性也。

  六祖惠能禪師法嗣
  西天崛多三藏(凡一)

  天竺人也。得法之後。游五臺。遇一僧。結庵靜坐。師問。汝孤坐何為。云觀靜。師云。觀者何人。靜者何物。僧作禮問。此理如何。師云。何不自觀自靜。僧茫然。師云。汝出誰門。云神秀大師。師云我西天。異道最下種。不墮此見。兀然空坐。於道何益。僧乃問云。師所師者何人。師云。我師六祖。汝何不往曹溪。決其真要。其僧禮謝。尋往曹谿。

  韶州法海禪師(凡一)

  曲江人也。師問六祖云。即心即佛。願垂指諭。祖云。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續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云。即心名惠。即佛乃定。定惠等持。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師於言下大悟。以偈贊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惠因。雙修離諸物。

  溫州永嘉真覺大師(凡二)

  本郡戴氏子。少習經論。深造閫域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
  偶玄策禪師相訪。與師劇談。出言暗合諸祖。策驚云。仁者得法師誰耶。師云。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師云。願仁者。為我證據。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率師同往曹溪。
  師到曹溪。繞繩床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祖云。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何方而來。生大我慢。師云。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祖云。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師云。體即無生。了本無速。祖云。如是如是。師遂具威儀。作禮。須臾告辭。祖云。返太速乎。師云。本自非動。豈有速耶。祖云。誰知非動。師云。仁者強生分別。祖云。子甚得無生之意。師云。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