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墮此轍者頗多。非但為其子。為其牛馬者有之。遂與黃氏絕。

  杭州府徑山本源善達禪師

  仙居柴氏子。早年同及菴信行脚。誓不歷職。初見雪巖於仰山。尋還浙。參徑山雲峯。入室有省。峰可之。適慧雲虗席。命師補處。後遷保寧淨慈徑山。皆有成績可紀。居常不設臥榻。夜則焚香然燭。端坐達旦。率以為常。又體所稟與人異。遇嚴寒則衣絺綌。大熱則衣繒絮。甞以盋資建大圓院於東路半山。接待雲侶。一日自知時至。會眾敘平生行脚事畢。端坐而寂。

  寧波府天童怪石奇禪師

  示眾此事。如人饑渴。相似說飲說食。豈能救療。直須自飲水自喫飯。方有實効處。
  示眾舉。從上先德痛切語要。為諸人開發顯示。諸人倘能向者。裡虗却心。不即法相。不離法相。一聞頓悟。便是涅槃會上。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底時節是。即是不得恁麼會言多去。道轉遠且截斷葛藤。喝一喝下座。
  示眾參禪本無難易。只要具大信根。有決烈志。萬機休罷。千聖不携。坐斷諸緣。不存一法。如太虗空。了無朕迹。如須彌廬。吃然不動。無上真乘。方可希冀。

  龍巖真首座

  諸方屢聘。高臥不起。常作樂閒歌。其略曰。即心是佛。無心是道。萬事但隨緣。自覺身心好。院子從來不要住。便是佛也。不要做律。亦不曾持戒。亦不曾破放。行把住總由人執法修行。驢拽磨要行。便行要坐便坐也。不精進也。不嬾惰一卷無字經。逐目為功課。有時深深海底行。有時高高山頂臥。幾生修得做閒。人肯為虗名被羈鎖。云云。

  何山明禪師法嗣
  寧波府恭都寺者

  廉介自持。日誦法華。因聆鐵鏡上堂語。遂得心要。甞夜坐有偈曰。點盡山窓一盞油。地爐無火冷如秋。話頭留向明朝舉。道者敲鐘又上樓。鐵鏡因陞堂。特稱賞之。臨終無疾。更衣坐逝。闍維舌根不壞。人爭奇之。

  天童鑒禪師法嗣
  湖州府道場玉溪思珉禪師

  象山張氏子。首參雲峰于徑塢。次謁止泓于天童。泓問。近自何來。師曰。徑山。泓曰。未離徑山。一句作麼生道。師曰。平如鏡面。險似懸崖。泓曰。昨夜山前。因甚虎齩大蟲。師擬進語。泓與一掌。師忽有省一日侍。次泓舉。外道問。世尊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意旨如何。師叉手進前。泓曰。外道讚歎曰。世尊大慈。開我迷雲。令我得入。又作麼生。師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泓喜其類己令典藏。元大德庚子。出世郡之吉祥。遷金文大梅保福。帝師賜佛心明妙之號。至順壬申。廣教府聘主婺之雙林。元統甲戌。行省選住道場。
  示眾。此事如鐵壁。銀山如大火聚。湊泊不得。回避不得。你輩合作麼生。直饒脚不點地。別有通霄活路也。是不快漆涌。
  上堂。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拈拄杖卓一下曰。六月不熱正穀不結。
  至元丁丑四月。示微疾。至二十八日。書偈而逝。

  蘇州府萬壽竺田汝霖禪師

  四明昌國王氏子。從慈溪永樂寺梅澗福。祝髮受具。參止泓于天童。典侍者一日室中舉。趙州狗子無佛性話。師忽然有省。已而見悅堂誾於靈隱堂。命典記室。其受業師祖方會。赴隆興上藍。以師侍行。因遊百丈謁晦機。機命分座。未幾繼會席。出世上藍久之。陞明之雪竇。閱三載。松江澱山虗席屈師。俄寺燬。師為新之。晚主萬壽。僅一載。臨寂更衣書偈訣眾而逝。當至正乙酉五月廿五茶毗設利五色如菽粟者。不可勝數。壽六十六。臘五十。

  靈隱誾禪師法嗣
  九江府東林無外宗廓禪師

  南昌魏氏子。久依悅堂。一日室中舉。溪聲盡是廣長舌。因緣機契。遂授記莂。出世雲居。晚遷東林。送僧之東吳偈曰。佛是西天老比丘。何緣臥倒在蘇州。憑君此去輕扶起。問取二千年話頭。臨終集眾說偈曰。吾年七十一。世緣今已畢。挨倒五須彌。夜半日頭出。語畢而逝。

  續燈正統卷之十四
  續燈正統卷十五

    南海普陀嗣祖沙門西蜀 性統 編集
  臨濟宗

  大鑑下第二十二世
  筏渡慈禪師法嗣
  洛京相國一言道顯禪師

  鴈門人。生而岐嶷。穎悟英特。年十二。自願出家。父母難之。師曰。兒志決矣。未可強留。遂落[髟/采]於郡之西山。聽圓覺至知幻即離章。頓然默契。恍若舊識。乃辭師。師曰。汝志宗門。正其時也。遊汾州。謁筏渡。渡一見器之。命入侍寮。一日渡舉竹篦。問曰。畢竟喚作甚麼。師方進語。渡驀頭便打。忽然大悟。便禮拜曰。和尚且止古人道。佛法無多子非虗語也。渡曰。汝今方知吾意耶。師曰。和尚大恩。碎身難報。渡囑曰。汝年且幼。時至理彰。師執勞座下。一十七載。
  洪武丙辰。出住汝州風穴。上堂。臨濟燒黃檗禪板禍起蕭墻。香嚴哭溈山。拄杖勾賊。破家有般漢。聞風穴。與麼道暗。自差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