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譚枘。故余不即痛下鉗錘耳。今揣公之心。果為本分事問余。余豈敢更孤負乎。於是乎不吝苦口。然余老矣。萬松老人。宗門大匠。公能見之。自當了公大事。士唯唯。走參萬松於報恩。甚相契合。於是杜絕人迹。苦心力究者幾三年。始獲印記。因號湛然居士。
  甞敘萬松評唱。其略曰。佛祖諸師。埋根千丈。機緣百則。見世生苗。天童不合抽枝。萬松那堪引蔓。湛然向枝蔓上。更添芒索。穿過尋香逐氣者。鼻孔絆倒行。玄體妙底。脚跟向去。若要脚跟點地鼻孔。撩天却須向者。葛藤裡穿過始得。
  先是。元世祖將西征。有司奏。五臺等處僧徒。有能呪術。武略及有膂力者。可為部兵[一/(尸@邕)]。從西征。士為言於上曰。釋氏之高行者。必守不殺戒。奉慈忍行。故有危身。不證鵞珠。守死不拔。生草者。法王法令。拳拳奉持。雖死不犯。用之行兵。奚其宜哉。其不循法律者。必無志行在彼。既違佛制在此。豈忠王事。故皆不可。以之從王師也。帝從之。乃寢其奏。太宗十五年卒。壽五十五。當南宋理宗淳祐癸卯也。

  僊巖德禪師法嗣
  順德府天寧弘明虗照禪師

  遼州申氏子。禮太原王山枝足。出家為大僧。未幾足命徧參。因謁僊巖。後聞版聲。豁然有悟。尋受記焉。去止燕之歸義。元太宗己丑。同門圓福無還超。請師開法淨土。戊戌遷刑臺之天寧。憲宗壬子五月八日。沐浴更衣。辭眾曰。四大無常。汝輩善自珍重。索筆書偈曰。兩處住持。無法可說。打破虗空。一輪明月。擲筆而逝。茶毗舍利百餘顆。五色燦然。門人子顏子淇。塔於墳菴。次年世祖。遷舍利於天寧。壽五十七。臘三十八。

  大鑑下第二十五世
  萬壽裕禪師法嗣
  河南府登封嵩山靈隱文泰禪師

  太原汾州陽城魏氏子。宿秉靈知。穎悟過人。父母聽薙染受具。後遊學太行經入東魯。稍涉教乘。知算沙非了生死計。乃棄之。參雪峰恒有年。次參太原深皆有所詣。然心頭終不能無事。聞雪庭主少室往參焉。庭問當機一句。試拈出看。師擬開口。庭遽曰。家產被人籍沒了也。還在者裡呌屈。師乃撫掌曰。爭奈我何。庭曰。者風顛漢出去。師曰。仁義道中。且與一拜。於是執侍十載。終始如一受囑。後奉旨開法少林。風規整肅。機用越倫。當時稱雪庭高弟有二泰一肅者。師其一焉。
  上堂。塵劫來事。只在于今。河沙妙德。總在心源。試教伊覿面相呈。便不解當風拈出。且道。過在甚麼處。良久卓拄杖曰。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僧參。提坐具擬拜。師曰。天網恢恢。疎而不漏。曰本欲投誠。被和尚撐。住拜不下時如何。師曰。撐汝飯袋子到骨。出有甚麼用。曰也須將錯就錯便拜。師曰。錯你九玄七祖。當甚麼盌。僧無語。師曰。有頭無尾漢出去。
  元世祖至元己丑正月。示微疾。謂維那曰。古人坐脫立化。即不無於衲僧分上。皆餘事也。山僧則不然。言畢遂掩息。右脇吉祥而逝。當正月小盡日也。門人舉闍維分靈骨。建窣堵於少林寶應兩處。

  太原府報恩寺中林智泰禪師

  汾陽魚城溫氏子。剷髮於華嚴。耑業經律。一日喟然嘆曰。大丈夫。當體究大事。作超佛越祖一流人。焉能區區於此耶。時雪庭主法萬壽。師依之有年。一日以事觸庭。庭曰。有頭無尾。東西有甚交涉。師猶出語不遜。庭曰。不但無尾。亦且無頭。師生平疑礙。忽然頓釋。庭以其契悟超絕。遂囑累焉。朝庭響師名。宣住報恩。其入室勘驗。爪牙過諸方。甞為諸方歎服。
  僧問。如何是萬里無寸草處。師曰。不是闍黎境界。曰如何是出門便是草。師曰。擬動即乖。曰如何是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師曰。住著即錯。曰如何得不涉動靜去。師曰。徧界絕纖塵。通身無影象。
  臨寂示眾曰。吾緣止此。汝等所得。善自護持。當惜分陰。勿令虗度。聞者皆感泣。索筆書偈曰。修起忠師無縫塔。推倒自家無相身。無相無身真自在。大地山河絕點塵。擲筆怡然而逝。

  濟南府泰安州靈巖足菴淨肅禪師

  保定金臺永平張氏子。禮香山壽聖為師。究心二十餘年。歷參宗匠十餘輩。最後參雪庭於萬壽。陶鑄有年。遂得入室。初繼席開法。次主少室靈巖。
  上堂。白露橫江。黃花滿圃。砧聲敲夜月。蛩語泣秋風。蟬噪岸邊之樹葉。辭檻外之柯。色色現海印三昧。塵塵轉根本法輪。諸人若能會得。如鏡對面眉目分明。然只可喚作半箇。衲僧俗氣未盡除。在到者裡。若能打破鏡來。方好與你相見。祇如打破鏡來相見後。又作麼生。良久曰。三十棒且待別時。
  僧問。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胡漢不來時如何。師曰。桃華歲歲皆相似。人面年年多不同。曰此意如何。師曰。不因你來。問山中太寂寥。且喫一頓便打。
  後退席香山。一日陞座辭眾。右脇而逝塔於□□□□中林泰為之銘曰。撩天鼻孔。點地脚跟。心明眼正。行古顏溫。其事愈大。其志愈敦。諸方老宿。徧叩其門。受雪庭囑。為萬松孫。機輪迅速。電掣雷奔。高標覺樹。密固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