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已領徒遊方。借使有疑。可坐而商略。師哀懇愈切。明曰。公學雲門禪。必善其旨。如云放洞山三頓棒。是有喫棒分。無喫棒分。師曰。有喫棒分。明色莊曰。從朝至暮。鵲噪鴉鳴。皆應喫棒。明即端坐受師炷香作禮。明復問。脫如汝會雲門意旨。則趙州道。臺山婆子我為汝勘破了也。且那裏是他勘破婆子處。師汗下不能答。次日又詣。明詬罵不已。師曰。罵豈慈悲法施耶。明曰。你作罵會那。師於言下大悟。作頌曰。傑出叢林是趙州。老婆勘破沒來由。而今四海明如鏡。行人莫與路為讐。呈明。明以手指沒字。師為易有字。明頷之。
  圜悟勤云。黃龍老南禪師。昔未見石霜。會一肚皮禪。翠巖憫之。勸謁慈明。只窮究玄沙語。靈雲未徹處。應時瓦解氷消。遂受印可。三十年。只以此印。拈諸方解路瘥病。不假驢馱藥緊要處。豈有如許多佛法也 林間錄云。師辭明曰。大事畢竟如何。明呵曰。著衣喫飯。不是畢竟。屙屎送尿。不是畢竟。
  後開法同安。初受請日。泐潭遣僧來。審提唱之語。有曰。智海無性。因覺妄以成凡。覺妄元虗。即凡心而見佛。便爾休去。將謂同安無折合。隨汝顛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泐潭聞之不懌。俄聞嗣石霜 化主歸。上堂。世間有五種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易。三變生為熟者不易。四端坐喫者不易。更有一種不易。是甚麼人。良久云。聻。便下座。
  時翠巖真為首座。藏主問云。適來和尚道。第五種不易。是甚麼人。真曰。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師問翠巖。承聞首座常將女子出定話為人。是否。巖曰無。師曰。奢而不儉。儉而不奢。為甚道無。巖曰。若是本分衲僧。也少他鹽醬不得。師却回首喚侍者。報典座。明日只煑白粥 洞山圓禪師。嗣雪竇。年甚少。開先暹道者。舉之以應筠人之請。時師住黃檗。因出邑相見於淨戒寺。師默無所言。但焚香相向危坐而已。自申時至三鼓。圓即起曰。夜深。妨和尚偃息。趨出。明日各還山。師問永首座。汝在廬山。識今洞山老否。永曰。不識。止聞其名。久之進曰。和尚此回見之如何人。師曰奇人。永退問侍者。汝隨和尚見洞山。夜語及何事。侍者以實告。永曰。疑殺天下人 有僧侍立。師顧視久之問曰。百千三昧。無量妙門。作一句說與汝。汝還信否。對曰。和尚誠言。何敢不信。師指其左曰。過這邊來。僧將趨。忽咄之曰。隨聲逐色。有甚了期。出去。一僧知之。即趨入。師理前語問之。亦對曰安敢不信。師又指其左曰。過這邊來。僧堅住不往。師又咄曰。汝來親近我。反不聽我語。出去。
  覺範曰。門風壁立。佛祖喪氣。故能起臨濟已墜之道。而今人誣其家風。但是平實商量。可笑也。
  舜老夫。暮年有所開示。但曰本自無事。從我何求。師聞之謂侍者曰。老夫耄矣。何不有事令無事。無事令有事。是謂淨佛國土。成就眾生 座主德普。講席有聲。兩川稱為義虎。因禪者激勸。乃造師問。阿難問迦葉。世尊付金襴外。傳何法。迦葉呼阿難。阿難應諾。迦葉曰。倒却門前剎竿著。意旨如何。師曰。上人出蜀。曾到玉泉否。曰曾到。又問。曾挂搭否。曰一夕便發。師曰。智者道場。關將軍打供與結緣。幾時何妨。普默然。良久理前問。師俛首。普趨出大驚曰。兩川義虎。不消此老一唾。
  普後住禾山。十有二年。元祐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謂左右曰。諸方尊宿死。叢林必祭。吾以為徒虗。設。吾若死。汝曹當先祭。乃令從今辨祭。眾以其老。又好戲語。復曰。和尚幾時遷化。曰汝輩祭絕即行。於是幃寢室坐普。其中置祭讀文。跪揖上食。普飫餐自如。自門弟子下及莊力。日次為之。至明年元日祭絕。曰明日雪晴乃行。至時晴忽雪。雪止。普安坐焚香而化。
  示眾。舉永嘉禪師道。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諸上座。那個是游底山川。那個是尋底師。那個是參底禪。那個是訪底道。向淮南兩浙廬山南嶽雲門臨濟。而求師訪道。洞山法眼而參禪。是向外馳求。名為外道。若以毗盧自性為海。般若寂滅智為禪。名為內求。若外求。走殺汝。若住於五蘊內求。則縛殺汝。是故禪者非內非外。非有非無。非實非虗。不見道。內見外見俱錯。佛道魔道俱惡。瞥然與麼去兮。月落西山。更尋聲色兮。何處名邈 師室中常問僧曰。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正當問答交鋒。却復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却復垂脚曰。我脚何似驢脚。三十餘年。示此三問。學者莫能契旨。天下叢林目為三關。脫有酬者。師無可否。斂目危坐。人莫涯其意。南州潘興嗣。甞問其故。師曰。已過關者。掉臂徑去。安知有關吏。從關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師自頌曰。生緣有語人皆識。水母何曾離得蝦。但見日頭東畔上。誰能更喫趙州茶。我手佛手兼舉。禪人直下薦取。不動干戈道出。當處超佛越祖。我脚驢脚並行。步步蹋著無生。直待雲開日現。方知此道縱橫。總頌曰。生緣斷處伸驢脚。驢脚伸時佛手開。為報正湖參學者。三關一一透將來。
  清隱清源云。先師初侍棲賢湜。泐潭澄。歷二十年。宗門奇奧。經論玄要。莫不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