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
上堂云。釋迦密印。不出乎心。達磨真機。豈離當體。於茲見得。暢快平生。更若紛紜。自家埋沒。雖然如是。七穿八穴一句又作麼生。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
荊南府萬壽院有琛禪師
問。上上之機。請師垂示。
師云。鐵牛哮吼。木馬嘶鳴。
僧曰。便恁麼會時如何。
師云。未敢相許。
宣州寶勝永良禪師
問。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道。
師云。目前可驗。
僧曰。如何是道中人。
師云。對面同千里。
僧曰。向上更有事也無。
師云。勘破了也。
師乃云。大道舒光。十方周徧。及乞根源。了無所得。然雖如是。不出金峰窠裏。到遮裏。合作麼生。良久。喝一喝。下座。
壽州六安文殊惟湛禪師
問。目前無法。意在目前時如何。
師云。看。
僧曰。片雲生脫谷。孤鶴下遙天。
師云。莫錯認。
師乃云。春至花開。秋來葉落。法法見前。不須穿鑿。咄。
福州光化楚萇禪師
開堂日。示眾生。昔年靈山會上。黃面老人四十九年三百餘會。該羅不著底事。山僧今日普示諸人。良久云。依俙越國。彷彿楊州。
僧問。皇道與佛道相去幾何。
師云。但請知時。
僧曰。學人未曉玄言。
師云。雷鳴天鼓震。聖語勅文行。
僧曰。混然先天地。逈出希夷間。
師云。寰中日應萬機巧。海外風光一樣清。
僧曰。是一是二。
師云。俯為葛藤。
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
師云。胡風扇漢。祖月耀梁。
僧曰。靈山印本。不用揩磨。
師云。也是欺我唐土兒孫。
僧曰。古今通途去也。
師云。路出千山。水分八字。乃云。非君所議以當宗乘。亦非寂寥徒為向上。何也。言無差別。句乃橫該。就馳言句。面目換了。是以參玄上士仍當薦取。方解異類。共物推移。若不如是。未免情存取捨。境緣好醜。迭遞更遷。威光失色。頭頭顯示。率爾嗟噓。於是從上賢者。為物之故。抑而為之。互為賓主。激揚斯旨。人天眼目。悟則為准。
上堂。顧視大眾。還相委悉麼。良久。云。從來風釆。理冠真乘。不涉程途。非爾自然。人人己分。實乃無虧。箇箇英靈。奇特現矣。是以諸門互顯。捷應無私。以無私之妙體。返照朗然之無窮。思盡還源。不真何待。諸禪德。還會麼。久遠與麼。今日如是。遵此法令。施行無畏。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第十六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第十七 〔宋銘〕
東京法雲禪寺住持傳法佛國禪師(臣)惟白集
對機門
廬陵清原山行思禪師第十三世
東京法雲圓通禪師法嗣
江寧府蔣山太平興國寺惠炬禪師
諱良策。福州人也。比試圓頂。遊方參尋。首見六合孜禪師。微有發明。詣圓通禪師席下。頓釋疑滯。既蒙印證。為眾領袖。出世華藏。大揚祖意。次遷鍾山。左丞蔡公卞奏以章服.師名。
問。諸佛出世。普為群生。和尚出世。又且如何。
師云。拄杖未曾拈著。
僧曰。與麼則人天獲利。
師云。好領前話。
僧曰。喏。喏。
師云。遮箇衲僧猶較些子。
上堂云。秋風索寞。秋景蕭條。鴈過長空。燕離大廈。遊方禪客。卜處安居。腰束輕囊。手攜短錫。水邊松際。去住無拘。雖然如是。忽有人問。作麼生是行脚底事。明眼人前如何祇對。若是所得之者。萬一無疑。後學初心亦須子細。還會麼。要知江上路。須問渡頭人。參。
上堂云。雪將殘。分外寒。向火容易。涉道艱難。好是和衣打睡。任佗日上欄干。祖師沒腰斷臂。吾徒莫作等閑。光陰荏苒。人事多端。遮邊淥水。那裡青山。難。難。百年三萬六千日。看看便見鬢毛斑。山僧與麼說話。拖泥滯水不少。然雖如是。養子方知父慈。
廬山開先心印禪師
諱智珣。饒州人也。策試得度。便慕宗風。參圓通禪師。發悟心要。頓息佗遊。推為師表。請居合肥延昌。次遷開先。佛國禪師回奏簾賜章服。都尉張侯敦禮奏以心印師名。
問。和尚出世。將何為人。
師云。山形拄杖子。
僧曰。刁刀相似。魚魯參差。
師云。朝三千。暮八百。
問。趙州三等接人。未審和尚幾等接人。
師云。隨家豐儉。
僧曰。向上之機雖已曉。中下之根又若何。
師云。領取鈎頭意。莫認定盤星。
問。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未審和尚以何顯道。
師云。山僧口似鐵。
上堂云。擊鼓上來。大家覷見。法法現前。不勞鍛鍊。諸禪德。為什麼如此。彼彼大丈夫。為君通一線。
上堂云。動靜不禪。去來常定。萬派同源。海雲自異。可謂心境一如。有何不可。然雖如是。且道衲僧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