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毗收舍利。建塔本山。嗣法一十七人。頌。
放下法華諳上堂 青蓮目瞬絕承當 歸來高踞首山寺 明月清風滿大唐
第十世汾陽善昭禪師
太原俞氏子。少有大志。參尊宿七十餘人。後謁首山。問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山曰。龍袖拂開全體現。曰師意如何。山曰。象王行處絕狐踪。於是言下大悟。拜起曰。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有問者曰。見何道理。便爾自肯。曰正是我放身命處。服勞甚久。前後八請主持名剎。堅臥不就。淳化四秊。首山入寂。同門契聰。領西河道俗千餘人。排闥入而讓曰。佛法大事。靜退小節。風穴懼應讖。憂宗旨墜滅。幸而有先師。先師棄世。汝有力荷擔如來大法者。今何時而欲安眠哉。師矍起握聰手曰。非公不聞此語。乃出主汾州太子院。作十智同真。以辨緇素。後龍德府李侯。與師有舊。請住承天。數至不起。使者受罰。後至曰。不然。有死而已。師令設饌俶裝告眾曰。老僧去也。誰人隨得。時數僧不契。侍者出曰。某甲隨得。但和尚到處即到。師曰。汝乃隨得老僧。復顧使者曰。吾先行矣。停箸而化。侍者亦立化于側。閱世七十有八。坐五十六夏。嗣法一十六人。時宋仁宗天聖元秊甲子歲。收舍利起塔本寺。頌。
龍袖拂開顯大機 月輪撈摝淨無遺 三玄戈甲清寰宇 殺活分明不露絲
第十一世石霜楚圓慈明禪師
全州清湘李氏子。二十二出家。母有賢行。使之遊方。於大愚谷泉。結伴參汾陽。經二秊。未許入室。每見必詬罵。一日訴曰。自至法席。不蒙指示。念歲月飄忽。己事未明。負失出家之利。語未卒。汾叱曰。是惡知識。敢裨販我。舉杖逐之。師擬伸救。汾掩其口。師乃大悟曰。是知臨濟道出常情。服役七秊辭去。出住潭州石霜。師平生以事事無礙接人。凡聖莫測。室中宴坐。橫刀水盆之上。傍置草鞋。使學者下語。以卜契機。得法者七十八人。示寂於宋仁宗慶曆元秊辛巳上元日。塔於石霜。頌。
歲月飄零取自由 片幡風送到楊州 室中拈起吹毛利 冤報冤兮仇報仇
第十二世楊岐方會禪師
袁州宜春冷氏子。小警敏。不事筆硯。及出家。閱經典。輙自神會。參慈明。總院事。每恣參。明曰。庫司事繁。且去。他日又問。明曰。監院異時兒孫遍天下在。何用忙為。一日明出。師偵之小徑。搊住曰。者老漢今日須與我說。不說打你去。明曰。監寺知是般事便休。語未卒。師大悟。即拜於泥塗。明日上堂。師出問。幽鳥語喃喃。辭雲入亂風時如何。明曰。我行荒草裏。汝又入深村。師曰。官不容針。便借一問。明便喝。師曰好喝。明又喝。師亦喝。明連喝兩喝。師禮拜。明曰。此事是個人。方能擔荷。師拂袖便行。後住楊岐。甞以金剛圈栗棘蓬之語。勘辨諸方。宋仁宗皇祐元秊丙戌示寂。塔於本山。嗣法一十四人。頌。
院事匇匇不憚勞 蹇驢三脚弄蹄高 倒騎直上須彌頂 大地山河在一毫
第十三世白雲守端禪師
衡陽葛氏子。幼事翰墨。冠依茶陵郁披削。往參楊岐。岐曰。受業師為誰。曰茶陵郁和尚。岐曰。聞伊過橋遭顛有省。作偈甚奇。能記否。師誦偈。岐咲而趨起。師愕然。通夕不昧。黎明咨詢之。岐曰。汝見昨日打歐儺者麼。曰見。岐曰。汝一籌不及渠。師復駭然曰。意旨如何。岐曰。渠愛人咲。汝怕人咲。師大悟於言下。巾侍久之。辭遊廬阜。圓通訥禪師舉住承天。聲名籍甚。次徙法華龍門興化海會。所至眾如雲集。示寂於宋神宗熈寧五秊丙戌。壽四十八。塔於舒州白雲。嗣法一十二人。頌。
竊得耆婆醫道神 滿腔都是活人心 真方假藥須靈驗 到底難謾個裏人
第十四世蘄州五祖法演禪師
綿州鄧氏子。秊三十五。始祝髮受具。初謁浮山。使叩白雲。乃問南泉摩尼珠話。雲叱之。師領悟。呈偈曰。山前一片閒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買來還自賣。為隣松竹引清風。雲乃印可。令掌磨事。一日雲曰。有數禪客。自廬山來。皆有悟入處。教伊說。亦說得有來由。舉因緣問伊亦明得。教伊下語亦下得。祇是未在。師遂疑。私自計曰。既悟了明得說得。如何却未在。參究累日。忽然省悟。從前寶惜。一時放下。走見白雲。雲為手舞足蹈。師後曰。吾因茲出一身白汗。便明得下載清風。宋徽宗崇寧三秊示寂。嗣法二十三人。頌。
等閒識得摩尼珠 揑碎光明始自如 端的一回白汗後 釋迦彌勒是他奴
第十五世昭覺克勒禪師
彭州洛氏子。兒時日記千言。偶遊妙寂寺。見佛書。三復悵然。如獲舊物。曰予殆過去沙門也。出家業講。棄依白雲為侍者。一日部使詣祖問道。祖曰。提刑少秊曾讀小艶詩否。有兩句頗相近。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部使應諾喏。祖曰。且仔細。師侍立次。問曰。提刑會否。祖曰。他祇認得聲。師曰。祇要檀郎認得聲。既認得聲。為甚却不是。祖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栢樹子聻。師忽有省。遽出見雞飛上欄竿鼓翅而鳴。乃曰。此豈不是聲。遂呈偈曰。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裏醉扶歸。少秊一段風流事。祇許佳人獨自知。祖遍告山中耆宿曰。我侍者參得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