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一脚在前。一脚在後。如今箇箇高挂鉢囊。閣却拄杖。更有什麼事。然雖如是。若不登樓望。焉知滄海深。

  鳳陽鳳棲仲卿禪師

  上堂。僧問。古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和尚出世。所為何事。師張口吐舌示之。曰祇者箇。別更有。師曰。朝三千暮八百。乃曰。巍巍堂堂。三界無雙。磊磊落落。十方寥廓。擬議則喪身失命。思量則千差萬錯。喝一喝。下座。

  長沙龍興智傳禪師

  僧問。久處湖湘。擬伸一問。師還答否。師曰。何得拖泥帶水。僧便喝。師曰。一陣雨。一陣凉。僧禮拜。師曰。有頭無尾 宋英宗治平中。示寂。平生行住坐臥之處。悉涌舍利。禪徒唱得衣物者。舍利日生。有於真前至誠求者。隨念示應。

  汝寧乾明則禪師

  僧問。如何是海印三昧。師曰。但向己求。曰學人不會。師曰。莫從他覓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清風生碧落。曰意旨如何。師曰。明月映長江。

  常德乾明知應禪師

  上堂。僧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曰。撐天拄地。曰出水後如何。師曰。塞壑填溝。乃曰。馬祖陞堂。百丈捲席。火動烟生。雲擎雨色。覿面相呈。一何輕擲。重賞三千。輕酬八百。

  衡州南嶽雲峰元益禪師

  李林宗問。意欲出塵今未出。請師今日決疑情。師曰。作麼生是出塵底事。李惘然。師曰。還會麼。李忽有省。呈偈曰。心鏡從來瑩。洪河本是深。祇因師問後。沙石化為金。師曰。正趣地獄。李曰。人我無相。何為地獄。師曰。汝今何在。李曰。覿面不識。師曰。祇此是黃金。

  修撰曾會居士

  幼與明覺同舍。及冠異途。天禧間。公守池州。一日會于景德寺。公遂引中庸大學。參以楞嚴符宗門語句。質明覺。覺曰。這箇尚不與教乘合。況中庸大學耶。學士要徑捷理會此事。乃彈指一下曰。但恁麼薦取。公於言下領旨。天聖初。公守四明。以書幣迎師。補雪竇。既至。公曰。某近與清長老。商量趙州勘婆子話。未審端的有勘破處也無。覺曰。清長老道箇甚麼。公曰。又與麼去也。覺曰。清長老且放過一著。學士還知天下衲僧。出這婆子圈繢不得麼。公曰。這裏別有箇道處。趙州若不勘破。婆子一生受屈。覺曰。勘破了也。公大笑。

  延慶榮禪師法嗣
  廬山圓通居訥祖印禪師

  梓州蹇氏子。生而英特。讀書過目成誦。十一出家。十七試法華得度。受具後。肄業講肆。耆年多下之。會禪者南遊回。力勉其行。於是。徧參荊楚間。迄無所得。至襄州洞山。留止十年。因讀華嚴論有省。後游廬山。道價日起。由歸宗而遷圓通。宋仁宗聞其名。皇祐初。詔住十方淨因禪院。師稱目疾不能奉詔。有旨合舉自代。遂舉大覺璉應詔。及引對問佛法大意稱旨。天下賢師知人也。僧問。祖剎重興時如何。師曰。人在破頭山。曰一朝權在手。師便打 一日忽往辭江州牧劉公歸。沐浴端坐示寂。當神宗熈寧辛亥三月十六日也。壽六十二。臘四十五。茶毗火燄中。白氣上貫太陽。歐陽文忠公。尤獨尊重。

  百丈映禪師法嗣
  臨安府慧因懷祥禪師

  上堂。南山高北山低。日出東方夜落西。白牛上樹覓不得。烏鷄入水大家知。且道。覓得後又如何。良久曰。堪作甚麼。

  臨安府慧因義寧禪師

  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摩耶夫人。曰出世後如何。師曰。悉達太子。

  南華緣禪師法嗣
  齊州興化延慶禪師

  上堂。言前薦得。孤負平生。句後投機。全乖道體。離此二途。祖宗門下又且如何。良久曰。眼裏瞳兒吹木笛。

  韶州寶壽行德禪師

  冬日在南華受請。示眾曰。新冬新寶壽。言是舊時言。若會西來意。波斯上舶船。

  韶州白虎山守昇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有眼無鼻孔。

  韶州佛陀山崇欽禪師

  僧問。如何是直截為人一句。師打一拂子曰。會麼。曰不會。師曰。逢人莫錯舉。

  韶州延祥法寧禪師

  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拄杖子。曰見後如何。師便打。曰今日親見和尚。師曰。再犯不容。

  韶州舜峰慧寶禪師

  僧問。步步登高時如何。師曰險。曰不進不退時如何。師曰喪。曰如何即是。師曰。蘇嚕蘇嚕。

  北禪賢禪師法嗣
  潭州興化紹銑禪師

  上堂。拈拄杖曰。一大藏教。是拭不淨故紙。超佛越祖之談。是誑諕閭閻漢。若論衲僧門下。一點也用不得。作麼生是衲僧門下事。良久曰。多虗不如少實。擊香臺下座。

  洪州法昌倚遇禪師

  漳州林氏子。幼棄家。依郡之崇福得度。有大志。自受具游方。名著叢席。浮山遠。甞謂人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