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已移於高達山。號曰飛來堂。去盤龍一千餘里。崔致遠作傳(勝覽)。

  休靜 西山大禪師

  字玄應。又號清虗堂。俗姓崔氏。完山人。名汝信。父箕子殿參奉世昌。母金氏。有異夢。生師於庚辰年。廿一投崇仁長老落髮。從一禪和尚受戒。卅一中禪科。選至禪教兩宗判事。己丑之獄。被誣逮獄  宣廟即命釋之。曰賜御畵御詩。仍許還山。壬辰之亂。師杖釰赴行在 宣朝命授八道都總攝。師率門徒。分僧與天兵助援。進戰斬馘甚夥。乃扈  駕還都。請還舊棲 宣廟許之。賜號曰國一都。大禪師。禪教都總攝。扶宗拊教普濟登階尊者。甲辰於妙香圓寂庵坐化。年八十五。禪臘六十五。所著禪家龜鑑。禪教釋雲水壇。三家一指各一卷。清虗堂集八卷。刊行。筆蹟踈勁有致云。享于妙香酬忠祠。密陽表忠祠。
  [文*隻]仡進曰。世出世法。外內不相反。自昔空門耆宿。鮮有寘力王事者。吾師以窮衲子。一言而受知 聖祖。蒙 宸翰之窮。及倭難之作。卒能奮羲。聚眾恊助 天討克[贇-武+ㄆ]。恢複之烈。名聞華夷。夫吾師之心。何甞有所作也。隨緣應迹。功用卓然。心寘乎空有。而事光乎忠義。敢藉是以固請。
  母金氏。娠師有異夢。生三歲。忽有老叟來曰。委訪少沙門耳。遂提兒呪數聲。摩其頂曰。宜名以雲鶴。言訖出門。不知所之。兒時嬉戲。必以佛事。稍長風神頴秀。出語驚人。為州牧所愛。稱以奇童。十歲表怗恃伶仃無所依。州牧擕至京。就學于泮齊。屢試輙屈。鬱鬱不得意。遂南游入頭流。窮巖洞之勝。徧閱內典。忽有出世之志。辭訣同伴。有詩云。汲水歸來忽回首。青山無數白雲中。遂投崇仁長老落髮。從一禪和尚受戒。時嘉靖庚子。師年二十一歲矣。尋參靈觀大師。得印可。後因遊行村落。聞午鷄忽然有省。嘆曰。寧作一生癡獃漢。不欲做鈆槧阿師。拈筆題落葉曰。髮白心未白。古人曾漏洩。今聽一聲鷄。犬夫能事畢。自是雲游關東諸名山。偶入京師。赴禪科中選。陞至禪教兩宗判事。無何拂衣入楓岳。作三夢吟。一禪師臨滅有讖云。單衣有債。木人爭青。不是無脛。來自南溟。會師自某至。為禱舍利。靈應赫然。師雖藏蹤晦彩。而道譽益隆虗驕我慢之徒。望風心醉。爭就北面。
  己丑逆獄起。為妖僧所誣。被逮。對獄明暢 宣廟素聞其名。即命釋之。引見 賜御製一色。及御畫墨竹障子。師立進詩謝恩 上益稱賞。厚賷還山。
  壬辰之亂 宣廟西幸。師出山詣 行在上謁 上曰。國有大難。山人其能自安乎。師揮涕對願効死。 上嘉之。命授入道禪教都總攝。師分命諸上足。紏眾義徒。於是惟政起關東。處英起湖南。與權公慄合兵。鏖戰于幸州。師自率門徒一千五百人。隨天兵進克平壤。 天朝經略宋應昌。提督李如松。及三協總兵以下諸將佐。聞師名爭送帖致敬。或贈詩稱美。辭禮甚虔。京城既復。 上將旋軫。師率徒數百。扈 駕還都。請於 上曰。臣老且死。願以兵事屬弟子惟政等。乞骸骨歸。 上嘉其志許之。因 賜號。
  將示寂于圓寂庵。是日肩輿衝雪。遍訪諸山近庵。拜佛說法。還方丈頮盥。興威儀焚香佛前。或筆自題畫像曰。八十年前渠是我。八十年後我是渠。又寄書訣惟政處英二門人訖。趺坐就化。世壽八十五。禪臘六十五異香滿室。累日乃歇。闍維得靈骨一片。舍利三粒。就普賢安心寺。建窣堵波。惟政自休等。又捧頂骨一片。來楓岳。得舍利數顆。窆于榆岵寺之北岡。師少從靈觀得法。而宗風之振。近代無弟子千餘人。知名者七十餘。其能領袖後學。為一方宗主者。不下四五人。可謂盛矣。晚節通脫自在。皮相之流。或疑其越戒。識者不以為病焉偈爽朗多警語。筆迹踈勁有致云。狀之所述。如是亦備矣。噫。師之幻身。既而化為灰塵矣。其未幻者。未甞隨而變滅。一片之石。數紙之文。何足為師不朽計。雖然。尊其道則不忍泯其跡。而欲永其傳于來世。此固其徒用心之勤。亦世教之所宜許也。莊周有言曰。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其是之謂歟(並張維拼碑)。
  休靜。善書與詩。為叢林所宗。其游金剛山詩曰。舞月躍仙千丈檜。隔林清瑟一聲灘(芝峯游說)。
  今世僧人中。有惟政。頗解禪家學。有聲於緇流。且善詩。自號清虗子。甞在香山。有一絕云。萬國都城如蟻垤。千家豪士若醢雞。一窓明月清虗枕。無限松風韵不齊。有高蹈物外俯視塵寰之意。亦一時意會作也(西厓集)。

  惟政 松雲洪濟大師

  壬辰變後。為義僧將。陣于嶺南。倭將清正。要與相見。松雲入倭營。賊眾列立數里。槍釰如束。松雲無怖色。見清正從容談笑。清謂松雲曰。貴國有寶乎。松雲答曰。我國無他寶。唯以汝頭為寶。清曰。何謂也。答曰。我國購汝頭。金千斤邑萬家。非寶何。清正大笑。
  倭奴自壬辰後。不敢通和。至癸卯來請信使。人皆憤惋。而朝廷恐其生□。遣山人往試賊情。山人遍□別章于[打-丁+普]紳間。余贈之曰。盛世多名將。奇功獨老師。舟行魯連海。舌聘陸生辭。變詐夷無厭。覊縻事恐危。腰間一長釰。今日愧男兒(芝峯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