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釋曇韻  隋釋慧海  隋釋慧恭  隋釋法充  隋釋法朗  隋釋法喜  隋釋法誠  隋釋法安  隋釋法泰  隋釋玄秀  隋釋行堅  隋陸淳  隋嚴恭  隋(王梵行 刺史崔彥武)  唐律師道宣  唐釋吉藏  唐釋惠主  唐釋玄奘  唐釋玄琬  唐釋窺基  唐釋智聰  唐釋智琰  唐釋智通  唐釋智威  唐釋慧達  唐釋遺俗  唐釋義忠  唐釋法融  唐釋法徹  唐釋法達  唐釋法璿  唐釋無畏  唐釋玄朗  唐釋湛然  唐釋神邕  唐釋道暹  唐釋道遵  唐釋神悟  唐釋志鄰  唐釋楚金  唐釋大光  唐國師澄觀  唐釋慧因  唐元和僧  唐釋鑑空  唐釋守素  唐釋無言  唐釋妙行  唐釋遂端  唐釋元慧  唐釋功逈  唐釋楚雲  唐悟真寺僧  唐孫咸僧懷秀  唐尼法信  唐中書令岑文本  唐侍郎王淹  唐令狐元軌  唐大理丞董雄  唐令史史阿誓  唐校尉李山龍  唐高表仁孫  唐潘果  唐崔義起妻(父蕭文鏗)  唐馬郎婦  唐黃氏二女  唐都水使蘇長妾

下卷
  五代大慈寺僧  吳越釋道潛  吳越智覺禪師  吳越釋鴻楚  吳越釋可周  晉釋自新  周釋義楚  宋釋紹巖  宋釋羲寂  宋釋義通  宋釋晤恩  宋釋省念  宋釋知禮  宋釋遵式  宋法華大士志言  宋釋本如  宋釋祖韶  宋釋有嚴  宋釋處咸  宋釋靈照  宋釋可久  宋釋(繼忠 思照)  宋釋中立  宋釋淨梵  宋釋覃異  宋釋宗利  宋釋道琛  宋釋從雅  宋釋含瑩  宋釋祖南  宋喻思淨  宋左伸  宋范儼  宋司獄張慶  宋軍使李遇  宋刑部陸沅  宋待制晁說之  宋知州張秉  宋姜學士  宋(潘冕 陸翁)  宋朱氏如一  宋董母李氏  宋歐陽文忠妓  宋趙母  宋黃婆  宋秦氏淨堅  宋宜人陸氏  元釋弘濟  元陳君璋  明釋善繼  明蓮池大師  明釋德清  明釋洪恩  明釋真覺  明釋真清  明釋性專  明釋傳燈  明釋傳記  明釋廣莫  明釋廣承  明釋僧復  明釋性天  明釋濟舟  明釋行仁  明釋永寧  明釋明勳  明童子  明郡丞龍得孚  明朱元正先生  明邑令王立轂  明尤弘遠  明葛琬  明太僕陳濟生  明工部譚貞默母
  

  歷朝法華持驗紀卷上

    同善道人周克復纂
    男周石校
    潛確居士陳濟生參

  晉燉煌郡釋曇摩羅剎

  華言法護。本姓支氏。八歲出家。誦經日萬言。志弘大道。遍遊西域諸國。賷梵經還中夏。遂譯出賢劫正法華諸部。晉武末。隱居深山。山有清澗。恒取澡潄。後忽以穢觸而竭。師徘徊嘆曰。人以凉德。遂使清泉輟流乎。言訖。泉流滿澗。其幽誠所感如此。時稱燉煌菩薩。

  晉釋鳩摩羅什

  華言童壽。天竺人也。七歲出家。日誦千偈。年十二至沙勒國。說法之暇。專務方等。於是聲滿葱左。龜茲王迎還國。請開方等經奧。師為推辨諸法皆空無我。分別陰界假名非實。聽者莫不感悟。苻秦時。太史奏有星見外國分埜。當有大智入輔中國。即遣使求之。後秦弘始三年十二月。迎師至長安。止逍遙園。譯妙法蓮華經。義皆圓通。眾心愜伏。續出小品金剛般若等經。及諸論。凡三百餘卷。師雅好大乘。志存敷廣。將終語眾曰。願所宣譯。後世咸共弘通。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晉義熙五年。卒於長安。依外國法闍維。薪滅形化。惟舌不灰。

  晉天竺比丘摩訶羅

  讀摩訶衍。德行彌著。國王正信。常布髮掩泥。令蹈其上。或白王。此人不多讀經。何大供養。王曰。我曾於夜半。欲見此比丘。即到其所。見彼在一窟中。讀法華經。有金色光明人。乘白象王。合掌供養。我方近即不見。因問比丘。以我來故。金色人滅耶。比丘云。此是徧吉菩薩。徧吉自言。若有人誦法華經。當乘白象來教導之。我讀是經。徧吉自來矣。徧吉即經中普賢菩薩也。我聞是已。禮足而退。是故我今勤當供養。

  晉長安釋跋澄

  年二十出家。根器魯鈍。誓誦法華。日記一行。或半偈。如是勤苦。至八十歲。方通一部。一日忽見朱衣神人持疏云。天帝奉迎大德。師曰。生來誦持。專祈極樂。忉利雖勝。非所願爾。神乃辭去。又一夕夢七寶大塔。身居第五層。望見七寶城階。無有涯際。有二金剛神。執杵而立。青衣數十。手執白拂。拂階道云。是西方寶城。來迎跋澄。夢覺。即命以衣鉢營大眾齋。問曰。汝等此時見千佛否。眾云。不見。又問覺非常香氣否。眾云。咸聞。言已。向西寂然而化。

  晉釋慧遠

  姓賈氏。雁門人。聞沙門釋道安。講般若經。豁然開悟。遂投簪受業。精思諷持。太元六年。至廬山。止龍泉精舍。欲建蘭若。尚乏良材。感山神現夢。一夕大雷雨。天明則木積如林矣。刺史桓伊驚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