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法華經持驗記
 清 周克復纂
法華經持驗紀序

  法華為眾經王。世尊以廣長舌。演拈華之勝因。會諸法之秘要。開權顯實。三一同圓。前後七軸。凡六萬餘言。洋洋灑灑乎。真大觀也。雖然。當日靈山會上。五時各說一法。華嚴一。阿含二。方等三。般若四。乃猶以未暢厥懷。最後復說此經。化無量無邊之法身。演無量無邊之法口。顛倒淋漓。不嫌辭費。世尊於此。又多乎哉。昔佛臨涅槃。文殊請佛再轉法輪。佛咄云。吾住世四十九年。未甞說著一字。汝請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耶。夫一語說不來。九年面壁坐。既曾面壁九年。即此一語。亦正何須說得。有能善悟此六萬餘言。則可以破六萬言而為一言。更可以破一言而還無言。又何不可衍無言而為六萬餘言。又何不可化六萬言而為千百億萬言。知見既開。圓宗頓澈。妙法如斯。多乎哉。不多也。今以微塵世界。勞勞火宅之中。幸邀白光普燭後。獲奉是經。誠哉生死路之津梁。淨土門之梯級矣。經中所言。汲汲以受記為囑付。其流傳之法。殆有五門。最上曰受持。其次解說讀誦書寫供養是也。如或一句一偈。矢志皈依。雖至村朴之夫。帷閤之子。纍囚痼疾之徒。暨夫鱗羽知識有血氣之倫。凡屬精虔。共沾慈雨。而況振大覺之宗風。暢迦文之奧義。所稱導師龍象。法界干城者乎。夫蓮之為華。取其出淤泥而不染也。五濁之微塵火宅。何啻淤泥。求於此特立不染。非聞妙法。無由解脫。故知當日以是名經。世尊殆欲挈震旦國中。遍植之青蓮一朵中耳。因華覔蒂。因蒂覔根。玉井秋塘。較德水華池。是一是二。請從三世中間寶座看來。如果立現千層。何處別尋優鉢。不離色香。顯標因果。豈欺我哉。豈欺我哉。余既集金剛經持驗竟。念是經尤音教淵海。弘通為亟。感應靈異。代著曩編。爰取累朝古德名賢事驗。足徵信者。倣前集條例而綜次之。庶幾見聞之下。精進脩持。同證三昧。從說三歸一。而究竟一無可說之微旨。曹溪偈云。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了此經出現一大事因緣。真覺靈山一會。儼然千古。予之文字。又多乎哉。
  陽羨淨業弟子 周克復 齋沐譔

勸流通法華持驗引

  經典所在。流通即屬善緣。福報無量。故語云。能以大乘法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百善。傳大貴人。大豪傑。大力量者。當千善。重刊廣布者。當萬善。況淨土法門。超出生死輪迴。永不退轉。直至成佛而後已。是勸一人修淨土。乃成就一眾生作佛也。凡作佛者。必度無量眾生。彼所度之眾生。皆由我而始。其福報信不可窮盡。故欲勸一切見者聞者。廣大其心。以佛之心為心。使人人知之而盡生淨土。龍舒所言。自宜諦信不誣。至法華華嚴二經。尤佛說妙法中之最上乘。觀音大士。普度世間。無剎不現。往賢感通事跡。歷[示*冀]昭然。各為纂集。以勸進修。斯誠鈴鐸方來。津梁末路之最方便門也。戊戌秋。予輯金剛持驗。已有流通小引。敬懇同人。茲刻淨土。法華。華嚴。觀音持驗諸紀搜採載籍。徵信古今。頗殫心手之微勞。用志皈依於不朽。但拙刻板在此地。未能廣傳他省。既並生莊嚴佛土之中。安可缺法事流通之勝。復告當世善信。獲見諸本。不吝廣為刻施。或仍原本。或易斯編。其見聞所及。有關持驗者。尤冀續緝於後。一句讚揚。即是一句護持善根。一念鼓動。即是一念消弭罪業。於以續佛慧命。自利利他。所謂護法諸神。既護法寶。自護弘法載寶之人。斷斷不爽。昔賢為劈窠圖。勸人念佛。後以他人念佛多生淨土。乃歸功施圖之人。亦得生淨土。法施功德。不可思議如是。願與同人共勗之。
  同善道人 克復 敬懇

  歷朝法華持驗目錄

上卷
  晉釋曇摩羅剎  晉釋鳩摩羅什  晉比丘摩訶羅  晉釋跋澄  晉釋慧遠  晉釋慧持  晉釋僧叡  晉釋法崇  晉釋道融  晉釋曇翼  晉釋法曠  晉釋法緒  晉釋法義  晉瓦官僧  晉參軍劉程之  宋沙門求那跋摩  宋釋道生  宋釋法莊  宋釋慧慶  宋釋道冏  宋釋曇諦  宋釋曇邃  宋釋普明  宋釋寶通  宋釋僧登  宋釋法慧  宋釋慧亮  宋釋慧果  宋釋慧益  宋釋僧瑜  宋尼慧玉  宋尼道壽  宋羅璵妻  宋尼智通  宋開府王玄謨  宋孫彥曾  齊釋慧進  齊釋弘明  齊釋法匱  齊釋慧豫  齊釋超辨  齊釋慧基  齊釋僧侯  齊文宣王蕭子良  齊國子博士劉虬  梁釋慧約  梁釋法雲  梁雲光法師  梁釋道琳  梁釋法懍  梁釋法忍  梁釋僧遷  梁尼道蹟  梁尼法宣  梁貞節先生庾銑  梁參軍甄玄成  梁華手尼  陳南岳尊者慧思  陳釋玄光  陳國子祭酒徐孝克  北魏釋僧照  北魏釋志湛  北魏博士盧景裕  北齊釋法上  北周釋慧命  北周釋慧遠  隋智者大師  隋釋僧照  隋釋大善  隋釋慧成  隋釋慧超  隋釋慧威  隋釋灌頂  隋釋真觀  隋釋普明  隋釋智越  隋釋智璪  隋釋智晞  隋釋法嚮  隋釋等觀  隋釋大志  隋釋道悅  隋釋曇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