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否。既處世間寧免雜念。師曰。若如是。又安能心淨土淨也。一稱洪名。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猶如赤日銷霜露耳。當知阿彌陀佛發願度生。光明神力不可思議。達夫大省。遂念佛名。亦請僧助念。俄頃安然而殂。年八十四。所謂一念迴光。立即翻為正因。此人也。

  王闐(百四)

  一心西土顯金身  最是無功認得親  此說非惟能自信  錄成猶足勸他人
  王闐。自號無功叟。深信佛乘。愽究藏典。極諳淨土修證之道。甞著淨土自信錄。最為明白切要。錄成發願。若人或見或聞或依或賴。不動娑婆即歸樂國。以闐之用心若此。其不往生耶。

  孫如珪(百五)

  蚤辭塵鞅老龍門  淨念西方共子孫  三十餘人來結社  未應廬阜獨名存
  孫如珪。富春人。子應辰。猶子應祥。俱習儒業。觀父之志。兼修淨業。遂率同輩三十餘人結社。名龍門社。常有言勸人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九蓮超往。自有法門。又曰。莫待老來方學道。要知忙裏好偷閑。東陽吳克己有龍門蓮社詩。載于樂邦文類。

  李秉御藥(百六)

  志在幽閑慕釋宗  終朝繫念與兒同  臨行手結彌陀印  贏得金蓮滿室中
  李秉御藥。性好閑靜。志在于佛。壯年參自得禪師有省。後得淨土教法。其子元美乘父之志。偕林師文師數十賢士効廬山遺則。結淨業會于傳法寺。御藥忽染疾不起。夢中感阿彌陀佛現相。又見金華滿室。凌晨二子掖起趺坐。書偈置筆結印而去。

  金[奭-人+大](百七)

  棄綱投竿不茹葷  精勤念佛徹宵分  臨終三聖親迎引  天樂鳴空遠近聞
  金[奭-人+大]。會稽人。以漁為業。一日猛省。遂改業持戒。日課阿彌陀佛萬聲。無有間斷。後無疾苦。語家人云。我見西方三聖在門前。我今歸淨土也。索香爐安坐而化。鄉村遠近聞天樂妙音。時政和六年。

  張綸總管(百八)

  妻子同修不暫閑  大興蓮社擬廬山  幸逢聖主親揮翰  從此芳名播世間
  張綸。高宗時為均州防禦使。充兩浙西路副都總管。性好佛乘。晚年闢宅東偏為道場。鑿池種蓮。傚惠遠結社之遺意。日率妻子課佛萬聲。禮誦罔懈春秋年月。就精舍建會。信道者雲集。唱佛之聲如潮汐之騰江也。高宗寵之。大書蓮社二字為賜。有記文存焉。

  閻邦榮承務(百九)

  誦呪功成僅廿年  等閑拂袖即歸元  青衣咲揖彌陀引  始信慈尊不食言
  閻邦榮承務。池州人。偶一僧勸修西方教。持往生呪。邦榮一聞即信受。每旦向西誦一千徧。如此者二十年。臨終之夕。家人夢二青衣笑揖侍立其側。阿彌陀佛放大光明接引。及旦邦榮向西瞑目跏趺。至於日西矍然起曰。我去也。便拂袖行數步。舒手結印微咲而立。妻驚扶之。已去(矣)。

  王哀朝散(百十)

  白蓮社結擬匡廬  不問尊卑與智愚  自利利人功莫大  寶池爭看一華敷
  王哀。嘉禾人。居錢唐西湖。甞結蓮社。不問賢愚尊卑貴賤僧俗。但發心願西歸者。普請入社。有勸修文一篇。自利利佗行願無盡。後果不疾面西化。哀官至左朝散大夫。

  吳子章(百十一)

  醫中積德豈能論  雲屋親傳念佛門  珍重難兄復難弟  青蓮双綻本同根
  元吳子章者。蘇人也。世業醫。以利生之心為務。與兄子才同參雲屋和尚。授念佛法門。精進繫念。寒暑不廢。至於舉家持戒。依法修行。子章臨終無疾。倐然念佛而化。時至正間也。

  何曇迹(百十二)

  昔年持戒已專精  淨業工夫一旦成  瞻部報終親見佛  幡華繚繞滿空迎
  何曇迹。年十八持菩薩戒。事含禪師修淨土。一夜四鼓即起念誦。師驚問。答曰。見佛金黃色相。幡華滿空。自西而來。倐然逝(矣)。

  韋提希夫人(百十三)

  峨峨愛業豈能平  哀懇如來意已誠  二八觀門親得授  侍姬五百共西行
  韋提希夫人。釋迦如來在世之日。夫人白言。世尊教我觀於清淨業處。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徧照十方無量世界。一切國土皆於中現。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世尊為說十六觀門。當時夫人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咸記一時往生極樂。

  隋皇后(百十四)

  淨土求生誓在懷  雖居帝室厭裙釵  異香一夕從空至  即證西方不退階
  隋文帝后。雖居王宮。深厭女質。常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至臨終時。異香滿室。從空而至。文帝恠之。問闍提斯那是何祥瑞。答曰。西方有佛。號阿彌陀。皇后業高神求生彼國。故有斯瑞。於戲。世間樂莫越王宮。而后厭之求生西方。草野窮民鄙夫賤婦眾苦熾然。交煎而不思回光返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