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夭矣。於無念中起念。於無生中求生。此以事奪理也。故維摩經曰。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正謂是也。又問。如何得念不間斷。答曰。一信心後。更不再疑。即是不間斷也。司士欣躍而去。至二年十二月旦之夕。余守丹陽郡。忽夢司士云。向蒙指示淨土。今已得生。特來相謝。乃再拜而出。翌日召丹徒令陳安。止語其夢。蓋陳令深信淨土故也。後數日。得司士之子進士術衰計。乃知信然。又聞司士未亡已前七日。預知時至。與鄉舊為別。時余弟作亦在坐。屢有見謝之語。然則司士決生淨土矣。元祐四年四月八日。無為楊傑述。
新修淨土往生傳下(終)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兩卷(後漢月支三藏譯) 無量壽佛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 無量壽如來會品二卷(大寶積第十七十八唐菩提流志譯)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二卷(吳支謙譯)
右經雖所譯文句小有不同其實一本經也。
觀無量壽佛經一卷(宋元嘉中譯) 阿彌陀經一卷(姚秦什法師譯) 稱贊淨土佛攝受經(唐奘三藏譯)
右二經本同譯別。
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縣) 無量壽經論優波提舍願生偈 天台智者十疑論 慈愍三藏淨土慈悲集三卷 安養法師往生論六卷 慈恩基法師彌陀經通贊二卷 清涼沙門澄觀觀經疏一卷 天台觀經疏一卷 道綽禪師安樂集三卷 懷感法師決羣疑論七卷 念佛寶王論三卷(沙門飛錫撰) 往生淨土傳五卷(沙門飛錫撰) 善導和尚二十四讚并一行禮文等 壽禪師萬善同歸集三卷(神棲安養賦) 源信禪師淨土集二卷 天竺沙門遵式淨土懺儀一卷 又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孤山阿彌陀經疏一卷 孤山西資鈔 西方念佛三昧集一卷
杭州仁和縣候潮門外界奉三寶弟子。守越州助教凌大中。弟大正。大順。與家眷等意者。為先考九評事。生平歸依繫念西方阿彌陀佛。屬纊之際。如所期七日覩毫光。微笑正念而逝。
華藏義公和尚。目擊證明。又當開淨土傳板。謹捨淨財。成此緣。用仲追薦莊嚴。仍願見聞讀誦者。及一切眾生。咸歸極樂之邦。速證菩提之道。時崇寧元年六月望日謹題。
錢塘西湖妙慧院住持傳法賜紫釋文義勸緣
保元三年六月十七日巳刻於東大寺北院出
同月十九日一交點弁昭自手出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乃至修終時 奉見彌陀佛
人名對照表
戒珠淨土往生傳王古寶珠集新修往生傳卷上一僧顯卷第一二僧顯卷上二僧顯卷上二慧永卷第一三慧永同 三惠永卷上三慧遠(佛陀耶舍與慧持曇順附)卷第一一遠法師(慧持等三人附)同 一惠遠卷上四慧虔卷第一四慧虔(尼淨嚴附)同 四惠虔卷上五僧濟卷第一五僧濟同 六僧濟卷上六慧恭(僧光慧堪慧蘭附)卷第一六慧恭(僧光等三人附)同 五惠恭卷上七劉程之卷第一七劉程之同七劉程之同八闕公則卷上八僧叡卷第一八僧叡同 十僧叡卷上九曇鑒(道海曇泓道廣道光附)卷第一九曇鑒(道海等四人附)同 九曇鑒卷上十曇弘卷第一十曇弘同 十一曇弘卷第一十一烏長國王同十二烏長國王卷第一十二宋世子(親族四人)同十三(宋世子親屬四人)卷上十一法盛卷第一十三法盛同 十四法盛卷上十二道瑗卷第一十四道瑗同 十五道瑗卷上十三慧進卷第一十五慧進同十六惠進(翼讚)卷上十四慧光卷第一十六慧光同 十七惠光卷上十五法琳卷第一十七法琳同 十八法琳卷上十六僧柔卷第一十八僧柔同 十九僧柔卷上十七曇鸞(龍樹附)卷第一十九曇鸞同二十曇鸞(五祖傳)卷上十八道珍卷第一廿道珍同 廿一道珍廿二法像(〔考〕浩象誤)卷第一廿二僧崖同 廿四僧崖卷第一廿三靜靄同廿五(止)靜靄卷中一慧思卷第一廿四慧思卷中二智顗卷第一廿五智者大師卷中三智舜卷第一廿六智舜卷中卷第一廿七隋文后(尼大明附)卷中四智通(通弟子頂蓋母王氏附)卷第一廿八慧通(王氏道慧附)卷第一廿九宋滿卷中五真慧卷第一卅真慧卷中六法智卷第一卅一法智卷第一卅二道喻卷第一卅三洪法師卷第一卅四登法師卷中七善胄卷第一卅五善胄卷中八法祥卷第一卅六法祥卷第一卅七張元祥卷中九明瞻卷中十道綽(道撫附)卷中(?)道綽(出于五祖傳)卷中十一灌頂卷中十二道昂卷中十三智琰卷中十四神素卷中十五善導卷中廿五善導(出于五祖傳)卷中廿六善導(出于五祖傳)卷中十六功逈卷中十七惟岸(小童子附)卷中十八法持卷中十九慧日卷下一承遠卷下一僧衒(啟芳圓果附)卷下三僧衒卷下二辯才卷下四辯才卷下三法照卷第一卅八(止)法照卷下二法照卷下四自覺卷下五自覺卷下五懷玉卷下六懷玉卷下七韋文晉卷下八李知遙卷下九鄭牧卿卷下六齊翰卷下十齊翰卷下七神皓卷下十一神皓卷下八少康卷下十二少康(五祖傳)卷下九知玄卷下十三知玄卷下十僧藏卷下十四僧藏卷下十五約山翁等三人卷下十六元子平卷下十八季祐(張鐘馗附)卷下十一大行卷下十九大行卷下二十淨真卷下十二惟恭(靈巋附)卷下廿一惟恭(靈巋附)卷下十三鴻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