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9-藏外

68-庄子集释-清-郭庆藩-第284页

【六】【注】通理有常运。
     【疏】降,止也。自然之理,穿通万物,自昼及夜,未尝止息。◎家世父曰:物之有知恃息,息者气也,而气有厚薄纯杂,天不能强而同之。尔雅释言:殷,齐,中也。齐一则中矣,其不能齐,天之无如何者也。而天既授之以百骸九窍而使之自运焉,授之以心思而使之自化焉,务开通而已。说文:穿,通也。恢恢乎有余地以自存则通矣。玉篇:降,伏也。言积气之运无停伏也。郭象注,殷,当也。误。◎俞樾曰:降,当作□,即癃之籀文。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又五常政大论篇其病癃閟。日夜无□,谓不癃閟也。
  【七】【注】无情任天,窦乃开。
     【疏】窦,孔也。流俗之人,反于天理,壅塞根窍,滞溺不通。
     【释文】《其窦》音豆。
  【八】【注】阆,空旷也。
     【疏】阆,空也。言人腹内空虚,故容藏胃,藏胃空虚,故通气液。
     【释文】《胞》普交反,腹中胎。《有重》直龙反。《阆》音浪。郭云:空旷也。
  【九】【注】游,不系也。
     【疏】虚空。故自然之道游其中。
  【一0】【注】争处也。
      【疏】勃,争斗也。屋室不空,则不容受,故妇姑争处,无复尊卑。
      【释文】《勃》音奚。勃,争也。,空也。司马云:勃,反戾也。无虚空以容其私,则反戾共斗争也。
  【一一】【注】攘,逆。
      【疏】凿,孔也。攘,(则)逆也。自然之道,不游其心,则六根逆,不顺于理。
      【释文】《六凿》在报反。《相攘》如羊反。郭云:逆也。司马云:谓六情攘夺。◎庆藩案荀子哀公篇注引司马云:六情相攘夺。较释文多一相字。
  【一二】【注】自然之理,有寄物而通也。
      【疏】自然之理,有寄物而通者也。◎家世父曰:大林丘山之善于人,言所以乐乎大林丘山,为广大容万物之生也。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锴曰:申即引也。神者不胜,言发生万物,不可胜穷也。
      【校】(一)阙误引张文二本林俱作□。(二)唐写本胜下有也字。
  德溢乎名【一】,名溢乎暴【二】,谋稽乎誸【三】,知出乎争【四】,柴生乎守【五】,官事果乎众宜【六】。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于是乎始修【七】,草木之到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八】。
  【一】【注】夫名高则利深,故修德者过其当。
     【疏】溢,深也。仁义五德,所以行之过多者,为尚名好胜故也。
  【二】【注】夫禁暴则名美于德。
     【疏】暴,残害也。夫名者争之器,名既过者,必更相贼害。内篇云:名者相轧者也。◎家世父曰:说文:暴,晞也。孟子暴之于民而民受之,荀子富国篇声名足以暴炙之,皆表暴之意。德溢乎名,言德所以洋溢,名为之也;名溢乎暴,言名所以洋溢,表暴以成之也。五句并同一意。郭象云,禁暴则名美于德,恐误。
  【三】【注】誸,急也。急而后考其谋。
     【疏】稽,考也。誸,急也。急难之事,然后校谋计。
     【释文】《誸》音贤。郭音玄,急也。向本作弦,云:坚正也。
  【四】【注】平往则无用知。
     【疏】夫运心知以出境,则争斗斯至。
  【五】【注】柴,塞也。
     【疏】柴,塞也。守,执也。域情执固而所造不通。
     【释文】《柴》柴,积也。郭云:塞也。
  【六】【注】众之所宜者不一,故官事立也。
     【疏】夫置官府,设事条者,须顺于众人之宜便,若求逆之,则祸乱生。◎俞樾曰:论语子路篇行必果,皇侃义疏曰:果,成也。众有所宜而后官事以成,故曰官事果乎众宜。
  【七】【注】夫事物之生皆有由。
     【疏】铫,耜之类也。鎒,锄也。青春时节,时雨之日,凡百草木,萌动而生,于是农具方始修理。此明顺时而动,不逆物情也。
     【释文】《铫》七遥反,削也。能有所穿削也。又他尧反。《鎒》乃豆反。似锄,田具也。
  【八】【注】夫事由理发,故不觉(一)。
     【疏】植,生也。铫鎒既修,芸除萑苇,幸逢春日,锄罢到生,良由时节使然,不可以人情均度。是知制法立教,必须顺时。
     【释文】《到植》时力反,又音值,立也。本亦作置。司马云:锄拔反之更生者曰到植。◎卢文弨曰:到,古倒字。
     【校】(一)赵谏议本觉作齐。
  静然可以补病【一】,眦搣可以休(一)老【二】,宁可以止遽【三】。虽然,若是,劳者之务也,非佚者之所未尝过而问焉【四】。圣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五】;贤人所以駴世,圣人未尝过而问焉【六】;君子所以駴国,贤人未尝过而问焉【七】;小人所以合时,君子未尝过而问焉【八】。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