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自得,故一也。
【释文】《总》音摠。
【四】【注】言止其分,非至如何!
【疏】夫至道之境,重玄之域,圣心所不能知,神口所不能辩,若以言知索真,失之远矣。故德之所总,言之所默息者,在于至妙之一道也。
【五】【注】各自得耳,非相同也,而道一也。
【疏】夫一道虚玄,曾无涯量,而德有上下,(谁)不能周备也。本有作同字者,言德有优劣,未能同道也。此解前道之所一也。
【释文】《不能同》一本作相同。
【六】【注】非其分,故不能举。
【疏】夫知者玄道,所谓妙绝名言,故非辩说所能胜举也。此解前知之所不知也。
【七】【注】夫儒墨欲同所不能同,举所不能举,故凶(一)。
【疏】夫执是竞非,而名同儒墨者,凶祸斯及矣。◎家世父曰:儒墨之所以凶,以有儒墨之名也。悬儒墨之名以召争,德不能同者,强道以一之;辩不能举者,强知以通之,各是其是,而道与知之所及亦小矣。生无爵,死无谥,实且不以自居,名何有哉!
【八】【注】明受之无所辞,所以成大。
【疏】百川竞注,东流不息,而巨海容纳,曾不辞惮。此据东海为言,亦弘博之至也已。
【九】【注】泛然都任。
【疏】前举海为(谕)〔喻〕,此下合譬也。圣人德合二仪,故并包天地;仁覃无外,故泽及天下;成而不处,故不知谁为;推功于人,故莫识其氏族矣。
【一0】【注】有而无之。
【一一】【注】谥所以名功,功不在己,故虽谥而非己有。
【疏】夫人处世,生有名位,死定谥号,所以表其实也。圣人生既以功推物,故死亦无可谥也。
【一二】【注】令万物各知足。
【疏】纵有财德,悉分散于人也。
【一三】【注】功非己为,故名归于物。
【疏】夫名以召实,实既不聚,故名将安寄也。
【一四】【注】若为而有之,则小矣。
【疏】总结以前。忘于名谥之士,可谓大德之人。
【一五】【注】贤出于性,非言所为。
【疏】善,喜好也。夫犬不必吠,贤人岂复多言!
【释文】《善吠》伐废反。司马云:不别客主而吠不止。《善言》司马云:失本逐末而言不止也。
【一六】【注】夫大愈不可为而得。
【疏】夫好言为贤,犹自不可,况惑心取舍于大乎!
【一七】【注】唯自然乃德耳。
【疏】爱心弘博谓之大,冥符玄道谓之德。夫有心求大,于理尚乖,况有情为德,固不可也。
【一八】【注】天地大备,非求之也。
【疏】备,具足也。夫二仪覆载,亭毒无心,四叙周行,生成庶品,盖何术焉,而万物必备。
【一九】【注】知其自备者,不舍己而求物,故无求无失无弃也。
【疏】夫体弘自然之理而万物素备者,故能于物我之际淡然忘怀,是以无取无舍,无失无丧,无证无得,而不以物境易夺己心也。
【释文】《不舍》音舍。
【二0】【注】反守我理,我理自通。
【疏】只为弘备,故契于至理。既而反本还原,会己身之妙极而无穷竟者也。
【二一】【注】顺常性而自至耳,非摩拭。
【疏】循,顺也。顺于物性,无心改作,岂复摩饰而矜之!
【释文】《循古而不摩》一本作磨。郭云:摩,拭也。王云:摩,消灭也。虽常通物而不失及己,虽理于今,常循于古之道焉,自古及今,其名不摩灭也。《摩拭》音式。
【二二】【注】不为而自得,故曰诚。
【疏】诚,实也。夫反本还原,因循万物者,斯乃大圣之人自实之德也。
【校】(一)赵谏议本凶下有也字。
子綦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曰:“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一】?”
【一】【疏】子綦,楚司马子綦也。陈,行列也。诸,于也。〔九〕方,姓也;歅,名也。孰,谁也。祥,善也。九方歅,善相者也。陈列诸子于庭前,命方歅令相之,八子之中,谁为吉善。
【释文】《九方歅》音因,李乌鸡反,又音烟,善相马人。淮南子作九方皋。《为我》于伪反。《相吾子》息亮反。
九方歅曰:“捆也为祥【一】。”
【一】【疏】捆,子名也。言八子之中,捆最祥善也。
【释文】《捆》音困,又口本反,子綦子名。
子綦瞿然喜曰:“奚若【一】?”曰:“捆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
【一】【疏】瞿然,惊喜貌。闻子吉祥,故容貌惊喜,问其祥善貌相如何。
【释文】《瞿然》纪具反。司马云:喜貌。本亦作矍,吁缚反。字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