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俗作欲。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一】;知(一)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二】。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三】。夫德,和也;道,理也【四】。德无不容,仁也【五】;道无不理,义也【六】;义明而物亲,忠(二)也【七】;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八】;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九】。礼乐遍(三)行,则天下乱矣【一0】。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一一】。
【一】【注】恬静而后知不荡,知不荡而性不失也。
【疏】恬,静也。古者圣人以道治身治国者,必以恬静之法养真实之知,使不荡于外也。
【释文】《治道》如字,又直吏反。《养知》音智。下以意求之。
【二】【注】夫无以知为而任其自知,则虽知周万物而恬然自得也。
【疏】率性而照,知生者也;无心而知,无以知为也。任知而往,无用造为,斯则无知而知,知而无知,非知之而知者也。故终日知而未尝知,亦未尝不知,终日为而未尝为,亦未尝不为,仍以此真知养于恬静。若不如是,何以恬乎!
【三】【注】知而非为,则无害于恬;恬而自为,则无伤于知;斯可谓交相养矣。二者交相养,则和理之分,岂出佗哉!
【疏】夫不能恬静,则何以生彼真知?不有真知,何能致兹恬静?是故恬由于知,所以能静;知资于静,所以获真知。故知之与恬,交相养也。斯则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在我而已,岂关他哉!
【四】【注】和,故无不得;道,故无不理。
【疏】德被于人,故以中和为义;理通于物,故以大道为名也。
【五】【注】无不容者,非为仁也,而仁迹行焉。
【疏】玄德深远,无不包容,慈爱弘博,仁迹斯见。
【六】【注】无不理者,非为义也,而义功着焉。
【疏】夫道能通物,物各当理,理既宜矣,义功着焉。
【七】【注】若夫义明而不由忠,则物愈疏。
【疏】义理明显,情率于中,既不矜矫,故物来亲附也。
【八】【注】仁义发中,而还任本怀,则志得矣,志得矣,其迹则乐也。
【疏】既仁义由中,故志性纯实,虽复涉于物境而恒归于真情,所造和适,故谓之乐。
【释文】《乐也》音洛。注同。
【九】【注】信行容体而顺乎自然之节文者,其迹则礼也。
【疏】夫信行显著,容仪轨物而不乖于节文者,其迹则礼也。
【释文】《信行》下孟反。注同。下以行、小行,注行者、行立皆放此。
【一0】【注】以一体之所履,一志之所乐,行之天下,则一方得而万方失也。
【疏】夫不能虚心以应物而执迹以驭世者,则必滞于华藻之礼而溺于荒淫之乐也,是以刍狗再陈而天下乱矣。
【释文】《遍》音遍。◎俞樾曰:郭注曰,以一体之所履,一志之所乐,行之天下,则一方得而万方失也。是偏为一偏之偏,故郭以一体一志说之。释文作遍而音遍,非是。
【一一】【注】各正性命而自蒙己德,则不以此冒彼也。若以此冒彼,安得不失其性哉!
【疏】蒙,暗也。冒,乱也。彼,谓履正道之圣人也。言人必己冒乱,则物我失其性矣。◎家世父曰:德足以正物矣,而抑听物之自然而蒙吾德焉,未尝以德强天下而冒之也。强天下而冒之,则正者我也,非物之自正也,而物之失其性多矣。
【释文】《不冒》莫报反。崔云:覆也。
【校】(一)阙误无知字,引张君房本云,知下重知字,通章知俱作智。(二)阙误引张君房本忠作中。(三)阙误作偏,引江南古藏本云偏作遍。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一】。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一)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二】,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三】。
【一】【疏】谓三皇之前,玄古无名号之君也。其时淳风未散,故处在混沌芒昧之中而与时世为一,冥然无迹,君臣上下不相往来,俱得恬澹寂漠无为之道也。
【释文】《在混》胡本反。《芒》莫刚反。崔云:混混芒芒,未分时也。《澹》徒暂反。
【二】【注】任其自然而已。
【疏】当是混沌之时,淳朴之世,举世恬惔,体合无为。遂使阴升阳降,二气和而静泰;鬼幽人显,各守分而不扰。炎凉顺序,四时得节,既无灾眚,万物不伤,群生各尽天年,终无夭折。人虽有心知之术,无为,故无用之也。
【释文】《不扰》而小反。
【三】【注】物皆自然,故至一也。
【疏】均彼此于无为,混是非于恬惔,物我不二,故谓之至一也。莫,无也。莫之为而自为,无为也;不知所以然而然,自然也。故当是时也,人怀无为之德,物含自然之道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