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9-藏外

68-庄子集释-清-郭庆藩-第141页

境皆空,是以参变同尘而无喧挠,非由饬励而得静也。
     【释文】《铙心》乃孝反,又女交反,一音而小反。
  【七】【疏】夫水,动则波流,止便澄静,悬鉴洞照,与物无私,故能明烛须眉,清而中正,治诸邪枉,可为准的,纵使工倕之巧,犹须仿水取平。故老经云,上善若水。此举喻言之义。
     【释文】《中准》丁仲反。◎卢文弨曰:今本作准(四)。《大匠》或云:天子也。
  【八】【注】夫有其具而任其自为,故所照无不洞明。
     【疏】夫圣人德合二仪,智周万物,岂与夫无情之水同日论邪!水静犹明烛须眉,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是以鉴天地之精微,镜万物之玄赜者,固其宜矣。此合譬也。
  【九】【注】凡不平不至者,生于有为。
     【疏】虚静恬淡寂漠无为,四者异名同实者也。叹无为之美,故具此四名,而天地以此为平,道德用兹为至也。
     【释文】《淡》徒暂反。◎庆藩案至与质同。至,实也。礼杂记使某实,郑注:实当为至。史记苏秦传赵得讲于魏,至公子延,索隐曰:至当为质。汉书东方朔传非至数也,师古曰:至,实也。刻意篇正作道德之质。
  【一0】【注】未尝动也。
      【疏】息虑,故平至也。
  【一一】【注】伦,理也。
      【疏】既休虑息心,乃与虚空合德;与虚空合德,则会于真实之道;真实之道,则自然之理也。
  【一二】【注】不失其所以动。
      【疏】理虚静寂,寂而能动,斯得之矣。
  【一三】【注】夫无为也,则群才万品,各任其事而自当其责矣。故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此之谓也。
      【疏】任事,臣也,言臣下各有任职之事也。夫帝王任智,安静无为,则臣下职任,各司忧责。斯则主上无为而臣下有事,故冕旒垂目而不与焉。
      【释文】《巍巍》鱼归反。《不与》音预。
  【一四】【注】俞俞然,从容自得之貌。
      【疏】俞俞,从容和乐之貌也。夫有为滞境,尘累所以撄其心;无为自得,忧患不能处其虑。俞俞和乐,故年寿长矣。
      【释文】《俞俞》羊朱反:广雅云:喜也。又音喻。《从容》七容反。
  【一五】【注】寻其本皆在不为中来。
      【疏】此四句万物根源,故重举前言,结成其(美)〔义〕也。
  【一六】【疏】夫揖让之美,无出唐虞;君臣之盛,莫先尧舜;故举二君以明四德,虽南面北面,而平至一焉。
      【释文】《南乡》许亮反。本亦作向。
  【一七】【注】此皆无为之至也。有其道为天下所归而无其爵者,所谓素王自贵也。
      【疏】用此无为而处物上者,天子帝尧之德也;用此虚淡而居臣下者,玄圣素王之道也。夫有其道而无其爵者,所谓玄圣素王,自贵者也,即老君尼父是也。
      【释文】《素王》往况反。注同。
  【一八】【疏】退居,谓晦迹隐处也。用此道而退居,故能游玩山水,从容闲乐,是以天下隐士无不服从,即巢许之流是也。
      【释文】《而闲》音闲。
  【一九】【注】此又其次也。故退则巢许之流,进则伊望之伦也。夫无为之体大矣,天下何所不(无)(五)为哉!故主上不为冢宰之任,则伊吕静而司尹矣,冢宰不为百官之所执,则百官静而御事矣;百官不为万民之所务,则万民静而安其业矣;万民不易彼我之所能,则天下之彼我静而自得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下及昆虫,孰能有为而成哉!是故弥无为而弥尊也。
      【疏】进为,谓显迹出仕也。夫妙体无为而同尘降迹者,故能抚苍生于仁寿,弘至德于圣朝,着莫测之功名,显阿衡之政绩。是以天下大同,车书共轨,尽善尽美,其唯伊望之伦乎!
  【二0】【注】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二一】【注】自然为物所尊奉。
      【疏】其应静也,玄圣素王之尊;其应动也,九五万乘之贵;无为也而尊,出则天子,处则素王。是知道之所在,孰敢不贵也!
  【二二】【注】夫美配天者,唯朴素也。
      【疏】夫淳朴素质,无为虚静者,实万物之根本也。故所尊贵,孰能与之争美也!
  【二三】【注】天地以无为为德,故明其宗本,则与天地无逆也。
      【疏】夫灵府明静,神照絜白,而德合于二仪者,固可以宗匠苍生,根本万有,冥合自然之道,与天和也。
  【二四】【注】夫顺天所以应人也,故天和至而人和尽也。
      【疏】均,平也。调,顺也。且应感无心,方之影响,均平万有,大顺物情,而混迹同尘,故与人和也。
  【二五】【注】天乐适则人乐足矣。
      【疏】俯同尘俗,且适人世之欢;仰合自然,方欣天道之乐也。
      【释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