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9-藏外

40-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唐-李隆基-第3页

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令物各遂其生,而畜养之。遂生而不以为有修,为而不恃其功,居长而不为主宰,人君能如此者,是谓深玄之德矣。
  三十辐章第十一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此明有无功用,相资而立。三十辐者,明造车也。共一毂者,因言少总众。夫辕箱之有,共则成车,车中空无,乃可运用。若无辕箱之有,亦无所用之车。车中若不空无,则辕箱之有,皆为弃物。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埏,和也。埴,土也。陶匠和土,为瓦缶之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古者陶穴以为室宇,亦开户牖,故云凿尔。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体利无,以无为利。无体用有,以有为用。且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器,将明至道之用,约形质以彰,故借粗有之利无,以明妙无之用有尔。
  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目悦青黄之观,耳耽宫徵之音,口燕刍豢之味,伤当过分,则坐令形骸聋盲。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驰骋世务,耽著有为,如彼田猎,唯求杀获,日以心斗,逐境奔驰,静而思之,是发狂病。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性分所无,求亦不得。妄求难得,故令道行有所妨伤也。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取此含受之腹,去彼妄视之目。
  宠辱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
  操之则慄,舍之则悲,未忘宠辱,故皆惊也。
  贵大患若身。
  身为患本,矜贵其身,即如贵大患矣。此合云贵身如贵大患,而乃云贵大患如身者,欲明起心贵身,即是大患。有贵即身是大患,故云贵大患如身。若,如也。此上两句正标。
  何谓宠辱?宠为下。
  前标宠辱如惊,恐人不了,故问何谓宠辱?夫得宠骄盈,无不生祸,是知宠为辱本,故答云宠为下矣。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宠辱循环,宠为辱本。凡情惑滞,惊辱而不惊宠,故圣人戒云:汝之得宠,当如汝得辱而惊,则汝之失宠得辱,亦如吾戒,汝得宠而惊惧也。故结云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恐人不晓即身是患本,故问之。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身相虚幻,本无真实,为患本者,以吾执有其身,痛瘥寒温,故为身患。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能知天地委和,皆非我有,离形去智,了身非身,同於大通,夫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此章首标宠辱之戒,後以寄托结成者,宠辱若惊,未忘宠辱贵爱。以为未忘贵爱,故以辱校宠,则辱不如宠。以贵方爱,则贵不如爱。惊宠辱者,尚有宠辱介怀,存贵爱者,未为谦忘天下。故初则使惊宠如辱,後欲令宠辱俱忘,假寄托之近名,辩兼忘之极致。忘宠辱则无所复惊,忘身则无为患本,忘天下则无寄托之近名。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
  此明道也。夷,平易也。道非色,故视不可见。以其於无色之中而能色焉,故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希者,声之微也。道非声,故听之不闻。以其於无声之中独能和焉,故名曰希。
  抟之不得名曰微。
  抟,执持也。微,妙也。道无形,故执持不得。以其於无形之中而能形焉,故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三者将以诘道,道非声色形法,故诘不可得,但得夷希微尔。道非夷希微,故复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在上者必明,在下者必昧,唯道於上非上,在上亦不明。於下非下,在下亦不昧也。
  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
  绳绳者,运动不绝之意。不不昧,运动无穷,生物之功,名目不得,非物能物,故常生物而未始有物,妙本湛然,故云复归於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是谓无形状之状,无物质之象,不可名有,不可名无,无有难名,故谓之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
  无始,故迎之不见其首。无终,故随之不见其後。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执古无为之道,以御今有为之事,则还返淳朴矣。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能知古始所行,是谓道化之纪纲。
  古之善为士者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昔也。士,事也。言古昔之人,善以道为事者,於彼微言妙道,无不玄鉴通照,而德容深邃,不可识知。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夫唯德量难识,故强为容状以明之,谓下文。
  豫若冬涉川。
  豫,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