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 白朮 譽石一作礬石 五味子 牡荊子 菊花牛膝各一兩 遠志二兩 半乾漆三兩 羊腎一具,陰乾
  右三十六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此方比前方無澤瀉、黃苓、防風,有烏頭、天雄各一兩半,餘并同。
  薯蕷散,補丈夫,一切病不能具述方:
  薯蕷 荊實一用枸杞子 續斷一方用遠志 茯苓一方用茯神 牛膝 菟絲子 巴戟天杜仲各一量 兩蓯蓉二兩#17五味子 山茱萸一用防風 蛇床子二分
  右十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夜一。惟禁醋、蒜,自外無忌。服後五夜知覺,十夜力生,十五夜力壯如盛年,二十夜力倍。若多忘加遠志、茯苓,體澀加柏子仁。服三兩劑益肌肉。亦可為丸,每服三十丸,日二夜一。以頭面身體暖為度。其藥和平不熱,調五臟,久服健力不可當,婦人服之面生五色。
  補五勞方:
  五月五日採五加莖,七月七日採葉,九月九日取根,治下篩。服方寸匕,日三。長服去風勞,妙。
  治五勞六極七傷虛損方:
  蓯蓉 白龍骨 陽起石 續斷 天雄各七分 牡蠣 五味子 蛇床子 乾地黃桑寄生 天門冬 白石英各一兩#19 地膚子車前子 韭子 菟絲子各五合 地骨皮八分
  右十七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鍾乳散,治五勞七傷,虛贏無氣力,傷極方:
  鍾乳六兩,無問粗細,以白凈無赤黄黑為土,銅鐺中可盛三二斗,并取粟粗糠二合許內鐺中,煮五六沸,乃內乳煮,水欲減,又添如故,一晬時出,以暖水凈淘之,曝乾,玉錘研不作聲止,重密絹水下澄取用 鹿角白者 白馬莖別搗 硫黃別研 石斛 鐵精 人參 磁石 桂心 僵蠶各一兩 蛇床子三兩
  右十一味,為末,以棗膏和搗三千杵,酒服三十丸如梧子,日再。慎房室及生冷、酢滑、鷄、豬、魚、陳敗。
  寒食鍾乳散,治傷損乏少氣力,虛勞百病,令人丁強飲食,去風冷。方見氣極篇中。
  地黃散,主益氣、調中、補絕,令人嗜食,除熱方:
  生地黃三十斤,細切曝乾,取生者三十斤搗汁漬之,令相得,出曝乾,復如是九反曝,搗末。食後酒服方寸匕,勿令絕。
  三石散,治風勞毒冷,百治不瘥,補虛方:
  鍾乳 紫石英 白石英 白朮 桔梗 防風各五分 栝蔞根 人參 蜀椒 乾薑 附子 牡蠣 桂心 杜仲 細辛 茯苓各十分
  右十六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行十數步至五十步以上,服此大佳,少年勿用。自餘補方通用老少,皆宜冬月服之。《千金翼》 名更生散,用赤石脂,不用紫石英、蜀椒、杜仲、茯苓,為十三味。
  石韋圓,黃帝問五勞七.傷於高陽負,高陽負曰:一曰陰衰,二曰精清,三曰精少,四曰陰消,五曰囊下濕,六曰腰一作胸脅苦痛,七曰膝厥痛冷不欲行,骨熱,遠視沮出,口乾,腹中鳴,時有熱,小便淋瀝,莖中痛,或精自出。有病如此,所謂七傷。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疲勞,此謂五勞。黃帝曰:何以治之?高陽負曰:石韋丸主之。
  石韋 細辛 礜石 遠志 茯苓 澤瀉 菖蒲 杜仲 蛇床子 肉蓯蓉 桔梗 天雄 牛膝 山茱萸 柏子仁 續斷 薯蕷各二兩 防風 赤石脂各三兩
  右十九味,為末,取棗膏如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三十丸,日三。七日愈,二十日百病除,長服良。《崔氏》 無譽石、茯苓、澤瀉、桔梗、薯蕷,有栝蔞根二兩半,云白水侯方。
  五補圓,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腰腳酸疼,肢節苦痛,目暗□□,心中喜忘,恍惚不定,夜臥多夢,覺則口乾、食不得味,心常不樂,多有恙怒,房室不舉,心腹脹滿,四體疼痹,口吐酸水,小腹冷氣,尿有餘瀝,大便不利,方悉主之。久服延年不老,四時勿絕,一年萬病除,愈之方:
  杜仲巴戟天各#20六分 人參 五加皮 五味子 天雄 牛膝 防風 遠志 石斛薯蕷 狗脊各四分 乾地黃 蓯蓉各十二分 鹿茸十五分 菟絲子 茯苓各五分 覆盆子 石龍芮各#21八分 萆薢 蛇床子 石南白朮各三分#22天門冬七分
  右二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三。有風加天雄、芎藭、當歸、黃耆、五加皮、石南、袂神、獨活、柏子仁、白朮各三分;  有氣加厚朴、枳實、橘皮各三分;冷加乾薑、桂心、吳茱萸、附子、細辛、蜀椒各三分;泄精加韭子、白龍骨、牡蠣、鹿茸各三分;泄痢加赤石脂、龍骨、黃連、烏梅肉各三分。春依方服,夏加地黃五分,黃苓三分,麥門冬四分,冷則去此,加乾薑、桂心、蜀椒各三分,若不熱不寒,亦不須增損,直爾服之。三劑以上,即覺庶事悉佳。慎酢醉、蒜、鱠、陳臭、大冷、醉吐,自外百無所慎。稍加至三十丸,不得增,常以此為度。
  無比薯蕷圓,治諸虛勞百損方:
  薯蕷二兩 蓯蓉四兩 五味子六兩 菟絲子 杜仲各三兩 牛膝 山茱萸 乾地黃 澤瀉 茯神一作茯苓 巴戟天 赤石脂各一兩
  右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食前酒服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