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十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七合,分四服#7。
治虛勞不得眠方:
酸棗 榆葉各等分
右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每服十五丸,日再為度。
又方:
乾薑四兩,為末,湯和頓服,覆取汗病愈。
咽門論第三
論曰:夫咽門者,應五臟六腑,還神氣,陰陽通塞之道也。喉嚨、胞囊、舌者,并津液,調五味之氣本也,可不研乎。咽門者,肝膽之候也。其重十兩,廣二寸五分,至胃管長一尺六寸。主通五臟六腑津液神氣,應十二時。若臟熱,則咽門閉而氣塞;若腑寒,則咽門破而聲嘶,母薑酒主之。方見別卷。熱則通之,寒則補之。若寒熱調和,病不生矣。
髓虛實第四論 方
論曰:髓虛者腦痛不安。髓實者勇悍。凡髓虛實之應,主於肝膽。若其腑臟有病從髓生,熱則應臟,寒則應腑。
羌活補髓圓,治髓虛,腦痛不安,膽腑中寒方:
羌活 芎藭 當歸各三兩 桂心二兩 人參四兩 棗肉研如脂 羊髓 酥各一升 牛髓 大麻仁各二升,熬研如脂
右十味,先搗五種乾藥為末,下棗、麻仁又搗,相濡為一家,下二髓并,內銅鉢中,重湯煎,取好為丸如梧。酒服三十丸,日二服,稍加至四十丸。
柴胡發泄湯,治髓實勇悍,驚熱,主熱方:
柴胡 升麻 黃苓 細辛 枳實 梔子仁 芒硝各#8三兩 淡竹葉 生地黃各一升 澤瀉四兩
右十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硝,分三服。
風虛雜補酒煎第五方
巴戟天酒,治虛贏,陽道不舉,五勞七傷百病,能食下氣方:
巴戟天 牛膝各三斤 枸杞根白皮 麥門冬 地黃 防風各二斤
右六味,并生用,卒無生者,用乾者亦得。□咀,以酒一石四斗浸七日,去滓溫服。常令酒氣相續,勿至醉吐,慎生冷、豬、魚、油、蒜。春七日,秋冬二七日,夏勿服。先患冷者,加乾薑、桂心各一斤;好忘,加遠志一斤;大虛勞,加五味子、蓯蓉各一斤;陰下濕,加五加根#9皮一斤;有石斛加一斤佳。每加一斤藥,則加酒七升。此酒每年入九月中旬即合,入十月上旬即服。設服餘藥,以此酒下之大妙。滓曝乾搗為末,以此酒服方寸匕,日三,益佳#10。常加甘草十兩佳,虛勞加黃耆一斤。
又方:
巴戟天生 牛膝各三斤
右二味,□咀,以酒五斗淹浸,服如前法。
五加酒,治虛勞不足方:
五加皮 枸杞根白皮各一斗
右二味,□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麯一斗,餘三斗用拌飯,下米多少如常釀法,熟壓取服之,多少任性。禁如藥法,倍日將息。
天門冬大煎,治男子五勞、七傷、八風、十二痹,傷中六極。一氣極,則多寒痹腹痛,喘息驚恐,頭痛;二肺極,則寒痹腰痛,心下堅,有積聚,小便不利,手足不仁;三脈極,則顏色苦青,逆意喜恍惚,失氣,狀似悲泣之後,苦舌強,咽喉乾,寒熱惡風,不可動,不嗜食,苦眩,喜怒妄言;四筋極,則拘攣,小腹堅脹,心痛,膝寒冷,四肢骨節皆痛疼;五骨極,則肢節厥逆,黃疸,消渴,癰疽,妄發重病,浮腫如水病狀;六肉極,則發疰,如得擊,不復言,甚者至死復生,眾醫所不能治。此皆六極七傷所致,非獨房室之為也。憂恙積思、喜怒悲歡,復隨風濕結氣,咳時嘔吐,食已變,大小便不利,時泄利重下,溺血,上氣吐下,乍寒乍熱,卧不安席,小便赤黃,時時惡夢,夢與死人共飲食,入冢神室,魂飛魄散。筋極則傷肝,傷肝則腰背相引,難可俯仰。氣極則傷肺,傷肺則小便有血,目不明。髓極則陰痿不起,住而不交。骨極則傷腎,傷腎則短氣,不可久立,陰疼惡寒,甚者卵縮,陰下生瘡,濕癢手搔不欲住,汁出,此皆為腎病,甚者多遭風毒,四肢頑痹,手足浮腫,名曰腳弱,一名腳氣,醫所不治,此悉主之方:
天門冬 生地黃各切,三斗半,搗壓盡取汁 白蜜三升,煉 酥三升,煉 枸杞根切,三斗,凈洗,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斗三升,澄清 獐骨一具,搗碎,以水一石,煮取五斗,澄清
右六味,并大斗,銅器中微火先煎門冬、地黃汁,減半,乃合煎,取大斗二斗,下後件散藥,煎取一斗,內銅器重釜煎,令隱掌可丸如梧子大。平旦空腹,酒服二十丸,日二,加至五十丸。慎生冷、醋滑、豬雞、魚蒜、油麯等。須擇四時王相日修合,其合和一如第一卷合和篇說。散藥如左:
茯苓 桂心 白朮 萎蕤 五加皮 菖蒲 遠志 澤瀉 薯蕷 柏子仁 人參 石斛 牛膝 杜仲 覆盆子 細辛 獨活 枳實 芎藭大豆黃卷 黃耆 蓯蓉 續斷 狗脊 胡麻仁 萆薢 白芷 橘皮 茯神 巴戟天 石南各二兩 阿膠十兩 甘草六兩 蜀椒 薏苡仁各#11 一升大棗一百枚,煮作膏 鹿角膠五兩 蔓荊子三兩
右三十八味,治下篩,內煎中,有牛髓、鹿髓各加三升大佳。小便澀,去柏子仁,加秦艽二兩、乾地黃六兩;陰痿失精,去萎蕤,加五味子二兩;頭風,去柏子仁,加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