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4-正统道藏太平部

35-正统道藏太平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第130页

  右五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至發令盡。
  藜蘆圓,五臟并有瘧候,六腑則無,獨胃腑有之。胃腑瘧者,令人旦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治之方:
  藜蘆 恆山 皂莢 牛膝各一兩 巴豆三十枚#12
  右五味,先熬藜蘆、皂莢色黃,合搗為末,蜜丸如小豆大。日一服一丸,正發時一丸。一日勿飽食。《肘後》無恆山及牛膝。
  刺灸法:
  肝瘧,刺足厥陰見血。
  心瘧,刺手少陰。
  脾瘧,刺足太陰。
  肺瘧,刺手太陰、陽明。
  腎瘧,刺足少陰、太陽。
  胃瘧,刺足太陰、陽明橫脈出血。
  凡灸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灸之。從頭項發者,於未發前預灸大椎尖頭,漸灸,過時止;從腰脊發者,灸腎輸百壯;從手臂發者,灸三間。
  瘧,灸上星及大椎,至發時令滿百壯,灸艾炷如黍米粒,俗人不解取穴,務大炷也。
  覺小異,即灸百會七壯。若後更發,又七壯。極難愈者,不過三灸。
  以足踏地,以綫圍足一匝,中折,從大椎向百會,灸綫頭三七壯,炷如小豆狀。
  又,灸風池二穴,三壯。
  凡一切瘧,無問遠近,正仰臥,以綫量兩乳間,中屈,從乳向下,灸度頭,隨年壯,男左女右。
  五臟一切諸瘧,灸尺澤七壯,穴在肘中約上動脈是也。
  諸瘧血脈不見者,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
  瘧,刺足少陰,血出愈。
  □瘧,上星主之,穴在鼻中央直髮際一寸陷容豆是也,灸七壯。先取論譩,後取天牖、風池。
  瘧日西而發者,臨泣主之,穴在目眦上入髮際五分陷者,灸七壯。
  瘧實則腰背痛,虛則鼽衄,飛揚主之,穴在外踝上七寸,灸七壯。
  瘧多汗,腰痛不能俯仰,目如脫,項如拔,崑崙主之,穴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灸三壯。
  禳瘧法:
  未發前,把大雄鷄一頭著懷中,時時驚動,令鷄作大聲,立瘥。
  治瘧符:凡用二符:
  瘧小兒父字石拔,母字石錘,某甲著患人姓名患瘧,人竊讀之曰:一切天地,山水城隍,日月五星,皆敬竈君,今有一瘧鬼小兒罵竈君作黑面奴,若當不信,看文書。急急如律令。
  此符必須真書,前後各留白紙一行,擬著竃君額上,瓦石壓之,不得壓字上,勿令人近符。若得專遣一人看符大好,亦勿令灰土傅符上,致使字不分明出見。著符次第如後。若明日日出後發,須令人夜掃竈君前及額上令凈,至發日旦,令患人整衣帽,立竈前自讀符,使人自讀,必須分明,讀符勿錯一字。每一遍,若別人讀一遍,患人跪一拜,又以手捉患人一度。若患人自讀,自捉衣振云人姓某甲,如此是凡三遍讀,三拜了,以凈瓦石壓兩角,字向上,著竈額上,勿令壓字上。若瘧日西發,具如上法三遍讀符,至午時更三遍讀如上法。如夜發,日暮更三遍讀并如上法。其竈作食亦得,勿使動此符。若有兩竈,大竈上著符;若有露地竈,屋裹竈上著;止有露竈,依法著之。仍須手捉符,其符法如後。若有客患,會須客經停過三度,發三度,委曲著符如上法,符亦云客姓名患瘧,乞拘錄瘧鬼小兒如左。凡治久患者,一著符,一漸瘥,亦可五度著符如始,可全瘧,又須手把符如左。
  王良符,張季伯書之,急急如律令。
  此王良符,依法長捲,兩手握,念佛端坐,如須行動,檢校插著胸前,字頭向上。
  右二符,各依法一時用,不得闕一符。萬一不瘥,但得一發輕,後發日更讀即瘥。一一仔細依法,若字參差即不瘥。
  診谿毒證第七
  江東江南諸谿源間有蟲,名短狐谿毒,亦名射工。其蟲無目,而利耳能聽,在山源谿水中聞人聲,便以口中毒射人,故謂射工也。其蟲小毒輕者,及相逐者,射著人影者,皆不即作瘡。先病寒熱,身不喜冷,體強筋急,頭痛目疼,張口欠咳嗽,呼吸悶亂,朝旦少蘇醒,晡夕輒復寒熱,或似傷寒發石散動,亦如中尸,便不能語,病候如此。
  自非其土地人,不常數行山水中,不知其證,便謂是傷寒發石散動,作治乖僻;毒盛發瘡,復疑是瘭疽,乃至吐不去血,復恐疑蠱#13毒,是以致禍耳。今說其狀類,以明其證與傷寒別也。方見別卷中。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三十五竟
  #1之:原作『溫』,據影宋刻本改。
  #2各六銖:影宋刻本作『各八銖』。
  #3柴胡:影宋刻本『柴胡】用『八兩』。
  #4黃耆:影宋刻本作『黃苓』。
  #5二十枚:影宋刻本作『十二枚』。
  #6復:影宋刻本『復」上有『勿』字。
  #7蜀椒:影宋刻本作『蜀漆』。下同。
  #8各三兩:影宋刻本作『各二兩』。
  #9鼠尾子:影宋刻本作『鼠尾草』。
  #10一合:影宋刻本作『一升』。
  #11三百二十粒:影宋刻本作『二百二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