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4-正统道藏太平部

35-正统道藏太平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第105页

艽各四兩 桂心 防風 附子 白术各五兩
  右十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日再服。
  脾風占候,聲不出,或上下手:
  當灸手十指頭,次灸人中,次灸大椎,次灸兩耳門前脈,去耳門上下行一寸是,次灸兩大指節上下各七壯。
  治脾風方:脾風者總乎為八風
  灸脾輸,挾脊兩邊各五十壯。凡人脾輸無定,所隨四季月應病,即灸臟輸是脾穴,此法甚妙。
  依源麻黃續命湯,治肺虛寒,厲風所中,噓吸戰掉,聲嘶塞而散下,氣息短憊,四肢痺弱,面色青葩,遺失便利,冷汗出方:
  麻黃六兩 大棗五十枚 杏仁 白术 石膏各四兩 桂心 人參 乾薑 茯苓各三兩 當歸 芎藭 甘草各二兩#5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黃,去沫,次下諸藥,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舊方無白术、茯苓,今方無黃苓,轉以依經逐病增損。
  八風防風散,治肺寒虛傷,語音嘶下,拖氣用力,戰掉,緩弱羸瘠,厲風入肺方:
  防風 獨活 芎藭 秦椒 乾薑 黃耆 附子各四十二銖 天雄 麻黃 五味子 山茱萸 石膏各三+六銖 秦艽 桂心 薯蕷 細辛 當歸 防己 人參 杜仲各三十銖 甘草十二銖#6 貫眾二枚 甘菊 紫菀各二+四銖#7
  右二十四味,治下篩。每服方寸匕,酒調,進至兩匕,日再。
  溫中生薑湯,治肺虛寒,羸瘦緩弱,戰掉噓吸,胸滿肺痿方:
  生薑二斤#9 桂心 橘皮各#9四兩 甘草 麻黃各三兩
  右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先煎麻黃兩沸,去沫,然後入諸藥合煮。
  治肺寒方:
  灸肺輸百壯。
  腎瀝湯,治腎寒虛為厲風所傷,語音謇吃不轉,偏枯,腑腳偏跛蹇,緩弱不能動,口喎,言音混濁,便利仰人,耳偏聾塞,腰背相引,隨病用藥,依源增損方:
  羊腎一具 黃耆 芎藭 桂心 當歸 人參 防風 甘草 五味子各三兩 玄參 茯苓 芍藥各四兩 磁石五兩 地骨皮二升,切 生薑八兩
  右十五味,□咀,以水一斗五升,煮羊腎取七升,下諸藥,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可服三劑。
  茵芋酒,治耳聾口欹等病:方見別卷。
  乾地黃圓,治腎虛,呻吟喜恙怒,反常心性,陽氣弱,腰背強急,髓玲方:
  乾地黃 山茱萸 天門冬 桂心 續斷各一兩半 柏子仁 杜仲 牛膝 蓯蓉各四十二銖 茯苓 天雄 鍾乳各二兩 松脂 遠志 乾薑各三+銖 菖蒲 薯蕷 甘草各一兩
  右十八味,末,蜜丸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加至四十丸。
  治腎寒方:
  灸腎輸百壯。
  大岩蜜湯,治賊風,腹中絞痛,并飛尸遁注,發作無時,發即搶心脹滿,脅下如錐刀刺,并主少陰傷寒方:
  梔子十五枚 甘草 乾地黃 細辛 羊脂青羊角亦得 茯苓 吳茱萸 芍藥《 小品》 用芍蓊 乾薑 當歸 桂心各一兩
  右十一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脂令烊。分三服,溫服,相去如人行十里頃。若痛甚者,加羊三兩,當歸、芍藥、人參各一兩;心腹脹滿堅急者,加大黃三兩。《胡洽》不用梔子、羊脂、茯苓、桂心,名岩蜜湯。
  小岩蜜湯,治惡風,角弓反張,飛尸入腹,絞痛悶絕,往來有時,筋急,少陰傷寒,口噤不利方:
  大黃二兩 雄黃 青羊脂各一兩 當歸 乾薑 桂心 乾地黃 芍藥 甘草 細辛各四兩 吳茱萸三兩#10
  右十一味,□咀,以水二斗#11,煮取六升,分六服。重者加藥,用水三斗,煮取九升,分十服。
  排風湯,治諸毒風邪氣所中,口噤悶絕不識人,及身體疼煩,面目手足暴腫者方:
  犀角 貝子 升麻 羚羊角各一兩
  右四味,治下篩,為粗散,以水二升半,內四方寸匕,煮取一升,去滓,服五合。殺藥者,以意增之。若腫,和鷄子傅上,日三度;老小可斟酌加減,神良。亦可多合備用。
  烏頭湯,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入腹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叫呼發作,有時使人陰縮,手足厥逆方:
  烏頭十五枚,《要略》用五枚 大棗十枚 甘草二兩 芍藥四兩 桂心六兩 老薑一斤
  右六味,□咀,以水七升,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別搗烏頭去皮四破,蜜二升微火煎,令減五六合,內湯中煮兩小沸,去滓。服一合,日三,間食,強者三合,以如醉狀為知,不知增之。
  治賊風所中,腹內攣急方:
  麻黃四兩 甘草一尺 石膏 鬼箭羽各鷄子大
  右四味,□咀,以東流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論曰:夫歷節風著人久不治者,令人骨節蹉跌,變成癲病,不可不知。古今以來,無問貴賤,往往苦之,此是風之毒害者也。治之雖有湯藥,而并不及松膏、松節酒,若羈旅家貧不可急辦者,宜服諸湯,猶勝不治,但於痛處灸三七壯佳。
  防風湯,治身體四肢節解如墮脫,腫,按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