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無求不爭,含外修內。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貪欲無厭,合內競外。
  罪莫大於可欲,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常足矣。
  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得其宗本。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去本逐末。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
  至理不易。
  不為而成。
  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去其浮冗。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有為則滯閡於一隅,故無為則無不為矣。
  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
  使天下自歸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強之則物不從。
  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隨時因物,應變從道。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
  彼雖不善,吾自為善以接之,不失其善矣。彼雖不信,吾自守信以待之,不失其信矣。
  聖人在天下,喋喋焉為天下渾其心。
  渾其心,無所間別。
  百姓皆注其耳目焉,
  則而象之。
  聖人皆孩之。
  愛之如赤子。
  五十章
  出入生死,
  出生地則入死地。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言十人之中,大約柔弱以保其生者三,剛強以速其死者三,雖志在愛生而不免於趨死者亦三。其所以愛生而趨死者,由其自奉養太厚故也。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兕虎以喻強暴。處強暴之間而不見害者,以其柔順不爭故也。
  五十一章
  道生之,
  宗本無形謂之道。
  德畜之,
  氣象變化謂之德。
  物形之,
  聚而成物,質性散殊。
  勢成之,
  生必長,長必成,自然之勢。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為之父母。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聖人道德洽於天下,其為人所推戴亦然。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及其成功,皆歸於道。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始謂道也,道者萬物之所生。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因道以立禮樂刑政。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不可忘本棄道。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光外燭,明內景。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徑。
  道本簡易,由人之好鑿,故失道。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失道之國,好察近而遺遠,逐末而忘本,故視其朝若修治,而察其民實貧困。
  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
  取非其有謂之盜。德薄位尊,智小謀大,危亡將及。曾不自知,乃更矜誇,以為。得意,服美不稱,積實無厭,故曰盜誇。
  盜誇,非道也哉。
  所以有此誇者,豈非本欲行道,而更鑿以致失哉。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深根固蒂,不可動搖。
  善抱者不說,
  民心懷服,不可傾奪。
  子孫祭祀不輾戶
  享祚久長。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
  餘當作賒。
  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皆循本以治末,由近以及遠。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
  如一。
  以天下觀天下。
  以古況今。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以一知萬。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烏不搏。
  言和厚之至者,雖快夫所不忍害。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
  皆在其自然。
  知和日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祥,善也。和之善者,可以益生。
  心使氣曰強。
  志,氣之率也,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