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解
經名:道德真經解。無名氏解。上、中、下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此書下卷注文與時雍《道德真經全解》下卷完全相同。
道德真經解序
聖人以神藏寂寞,道在杳冥,周流六虛,而莫足以知其然,酬酢萬變,孰敢以窺其跡?則一往一來而以元自虛,一造一化而以真自修,又奚有言以好辯哉?聖人默而思之,輿情至愚,必待引之而後動,群性至昏,必待誨之而後悟,此所以有言載于方冊,垂乎不朽,以為常善之救矣。洎乎千載,厥道彌遠。先聖之意,昧者不能取;至真之言,愚者不能達。況我老君之書,言明而理遠,文近而旨幽,若不釋而申義,眾人視之則有如天之遠,而不能炳若丹青矣。是致今因行化得屆塵寰,不免援毫以彰大義,庶幾乎指示而已。
道德真經解卷上
無名氏解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
生殺以時,物之道也;德業以脩,人之道也;男女以別,家之道也;法度以明,國之道也。此天下之常道,聖凡之同有者也。若可道之道,應變無滯,與物無方,非耳而聽其希聲,非目而觀其真色,得其微者探神化于寥寥,知其遠者達真筌于不測,動乃應于萬機,靜不流于一曲,則常之道焉能如此?
名可名,非常名。
至真之名不附于形,形則有盛衰之相代;至真之名不寓于數,數則有變窮之相更。是以可名搏之而不得,象之而不似,迎隨而首尾不能見,鑽仰而堅,高莫可及,不隨物而有定,執體而有用,以常無而與道為合,而名自生焉,非常名之可如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昔道未判之際,非陰陽之可論,造化之可推。及炁適于清,得之者為天;炁適于濁,得之者為地。天地之兩得,以清為陽,以濁為陰,陽者能造,陰者能化,此萬物所以生也。以無則為道獨而天地得之,此無名所以天地之始;以有則天地為合而萬物生之,此有名所以萬物之母。始則言其炁,母則言其形,炁也,形也,亦道之有無耳。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恍爾而來,自何而來?惚爾而去,自何而去?虛而不停于一物,空而不鑒于一形,此所謂常無也。恍爾而來,來之必有其象;惚爾而去,去之必有其物。虛則神集也,不動而動,空則真蘊也,不化而化,此乃常有也。常無也,守于無為;常有也,脩于有作。無為則妙,有作則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矣。大抵皆可謂之玄歟?且玄者,道有可觀,猶天之色可視而不知其然。玄之又玄,乃得之又得,而達之尤深者也,故日眾妙之門,以其能出入于大道故矣。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道散于事,物雜于性,初受之真,人為之偽,始稟之和,舛而為乖,此昔之美者今而為惡,向之善者背而不善,斯美惡之兩途,善不善之不一也。聖人不為有惡而不美已,不為有不善而不善已,亦以達其性耳,非與眾人美惡之相隨,善不善之相分也。苟欲一之,則性均為至矣,又奚有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哉?此聖人之教,所以為此而行焉。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聖人以道治己,以功加人。蓋謂彼無長慮,待聖而後慮;彼無獨見,待聖而後見。若不示之以教,則柔而自溺,愚而自弱,不能趨聖人之道矣。我乃儲神于淵默,而使彼觀風而動,處思于寂寞,而使彼視化而為。慮事物之煩,有以耗吾之聰明,我則無事;慮言語之多,有以亂吾之真緒,我則不言。自然事濟于下,教立于上,而天下之民不率而率矣,固無反道之弊耳。
萬物作而不辭,
聖人出而萬物出,聖人入而萬物入,聖人者,乃萬物之所睹。是以聖人在上,萬物並作而各遂其宜,無失性之咎。蓋吾無所用其心哉,凡以順物之理而已,以至興衰烏有辭也。設若政事未脩,教化未明,應出而入,應取而與,擾擾天下之心,紛紛萬物之態,如此雖作,未有不辭者也。萬物作而不辭,亦待乎聖人之世。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大道之設,不以物我而有分,高卑而有間,以心達心,則天下之心我之心也,以形養形,則萬物之形我之形也,又奚有兩其意哉?聖人體道而濟物,屈己以待人,伏吾之巧以救其拙,推吾之能以率其鄙,功乃至于無窮,業乃至于可大,固為不可加焉。聖人慮其滿而有溢,故乃抑之;慮其盈而有虧,故乃損之。大而充塞,不自以為足,妙而莫測,不自以為神,生而不生,為而不為,功而不功,如是則物不能我遷,時不能我徙,而處乎道矣,是以不去。
不尚賢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