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器承之,則得水焉。
衍義云:陽燧照日而火就。
鈔:陽燧者,範金為器,其形如杯,或類鏡焉。以玄繒潔之,以日照之,以艾承之,則得火焉。二者因日月之光,以氣類相感,而生水火焉。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衍義云:趺者舉踵而望。跨者以跨挾物也。
鈔唐杜天師義曰:以足脂躡地謂之跂。暫有延望而希久立,斯為難矣。
延頸舉踵,陳后《長門賦》望幸之詞也。跨挾於物而求久行,亦不可得也。喻人不能推心,信真,懷疑於道,暫具一念,便望有成,難矣哉。
衍義云:豈不聞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直匍匐而歸耳。
鈔《莊子□秋水》。西華法師疏:壽陵,燕之邑。邯鄲,趙之郡。弱齡未壯,謂之餘子。趙郡之地,其俗能行。故燕國少年遠來學步,既乖本性,未得趙國之能,捨己效人,更失壽陵之故,是以用手踞地,匍匐而還也。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衍義云:陽子居南之沛,至於粱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嘆曰:始於汝為可教,今不可也。以其驕氣愈於往昔也。陽子居請問其過。老子曰:而睢睢,而旴旴,而誰與居。
鈔《列子□黃帝篇》云:陽朱,字子居。云睢睢旴旴,何自居處,而誇張若此。睢則逆而不順,旴則干而不直,蓋內視己敗,而外若有營之意。
衍義云:若坎井之蛙,謂□東海之鼈曰:吾樂歟。吾出跳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附,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樂,此亦至矣。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鼈左足未入,而右已縶拘束矣,於是遠巡告之海曰:坎井之蛙,聞之皆驚視自失貌然自失也。豈非自是者不彰乎。
鈔《莊子□秋水篇》。西華法師疏;坎井猶淺井也。蛙,蛤蟆也。幹,井欄也。甃,井中累甎也。跗,腳趺也。腋,臂下也。頤,口下也。東海之鼈,其形宏巨,隨波游戲,暫居乎陸,而蛤蟆小蟲,處於小井,形容既劣,居處不寬,自得於井中,見巨鼈而不懼云:我出則跳出井欄之上,入則休身乎破甎之崖,游泳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滅跗沒足,顧瞻虷蟹之類,俯視科斗之徒,逍遙快樂,無如我者也。
衍義云:自伐者,若鄭人緩呻吟裘氏之地,祗三年而緩為儒,河潤九里,澤及三族。父母妻。
鈔《莊子□列禦寇篇》之文。其文已全,不復重錄。疏:呻吟,詠讀也。裘氏,地名也。祇,適也。鄭人名緩,於裘地學問,適經三年而成儒,道、儒、墨相與辯,其父助翟,十年而緩自殺,此豈非自伐者無功乎。
衍義云:自矜者,若晋史齊王同起兵討趙王倫,其文詳,不復錄。侈於性則盈。
鈔《莊子□駢拇篇》云: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形,附贅懸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衍義云:莊子曰: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鈔《莊子□大宗師篇》云: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疏:太極,五氣也。六極,六合也。且道在五氣之上不為高遠,在六合之下而不為深邃,先天地生不為長久,長於上古不為耆艾。言道非高非深非久非老,故道無不在,而所在皆無者也。
衍義云:《易》所謂太極者是也。
鈔《易繫辭》云: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註云:夫有必始於無,故太極生兩儀,太極者,無稱之稱,又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四象者,金木水火是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衍義云:且形影因待,猶言獨化。
鈔《莊子□齊物論》云:罔兩問影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影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虵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郭註云:若待蛇蚹蜩翼則無特操之所由未為難識也。今以不識者,正由不待斯類而獨化,故耳云。故衍義取以為說者,以證獨立,而不改也。
衍義云:斂則純精之物,藏乎黍米。
鈔:黍米者,《度人經》之辭。薛幽棲註曰:黍米者,即五穀之首。米即生人之本,言人得經如人命之資,米衍義取此,蓋言道之為物大財遍乎太虛,小則藏乎黍米。明妙道無不包容不累諸有,何有危殆哉。故曰周行而不殆。
衍義云:周流六虛,應用不窮。
鈔《周易□下繫辭》云:《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蓋言大道一元之氣,周遍流動於六爻之位,乃至天地之內,四方上下之中,而應用不窮,故曰周行而不殆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衍義云:字者表其德。名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