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307-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元-王守正-第5页

莊子□庚桑楚》云:胸中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致虛極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衍義云:致,得也。與《大學》之致知同。
  鈔《大學》云: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晦庵註云:誠,實也。意者,心之所發也。實其心之所發欲其一於善,而無自欺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
  衍義云:又舉《春秋》楚致晋師之義同。
  鈔《春秋》宣公十二年,楚莊乃求成於晋。晋人許之,盟有日矣。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右,欲單車挑戰,示不欲和,以致晋帥。以此致師,師必成敵,亦猶以靜致道,道必可求也。
  衍義云:列子曰: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也。
  鈔《列子□天瑞篇》之文。或謂子列子曰:子奚貴虛。列子曰:虛者,無貴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矣。取也,與也,失其所也。苟虛不致於極,靜不至於篤,則莫能致於道。所以貴虛靜之極篤也。
  衍義云:萬態雖雜,吾心常徹。萬變雖殊,而吾心常寂。此謂之天樂。鈔《莊子□天道篇》云: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西華法師疏云:所以一心定而萬物伏者,祇言用虛靜之智,推尋二儀之理,運達萬物之情,隨物變轉而未嘗不適,故謂之天樂也。
  衍義云: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鈔《易》復卦之彖辭也。解云:復者,反本之謂也。言乾元一陽之炁,從此而往,復從此而來,故云來復。言反復其道,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言天地之心者,乃乾元一陽之炁,寂然至無之理也。所以乾卦初九濳龍勿用者是也。言陽氣濳藏而在下,即此以見天地之心也。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
  衍義云:《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命者,性之妙也。
  鈔《易》繫說卦正義曰:命者,生之極窮理,則盡其極也。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衍義云:孔子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鈔《論語》第十三云: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晦庵註:南人,南國之人。恒常久也。巫所以交鬼神,醫所以寄死生,故雖賤役,而尤不可以無恒。孔子稱其言而善之。
  衍義云:孟子曰:苟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
  鈔《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己。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晦庵註:陽虎,陽貨名虎,魯季氏家臣也。天理人欲不容並立。虎之言此,恐為仁之害於富也。孟子引之,恐為富之害於仁也。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矣。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衍義云:《禮記》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子其子。
  鈔《禮記□禮運篇》之辭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孝慈之道廣也。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道德真經衍義手鈔卷之四竟
  道德真經衍義手鈔卷之五
  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之有之。其次,親之,譽之。
  衍義云:《左傳》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之類。
  鈔《春秋》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謂劉累也。事見昭二十九年。在商為豕韋氏豕韋,國名。東郡白馬縣東南有韋城。在周為唐杜氏。唐、杜,二國名。殷末豕韋國於唐,周成王滅唐,遷之於杜,為杜伯。杜伯之子隰叔奔晋,四世及士會,食邑於范,復為范氏。杜今京兆杜縣。晋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史佚周任臧文仲。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枋,世不絕 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
  衍義云:上如標枝,下如野鹿。
  鈔《莊子□天地篇》:門無鬼答赤張滿稽云: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下如野鹿。疏:上既無為,下亦純樸,譬彼野鹿,絕君王之禮也。
  衍義云:莊子曰:及至聖人,蹩躠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矣。
  鈔《莊子□馬蹄篇》云:及至聖人,蹩躠用力貌,強行兼愛之貌。踶跂,矜侍貌,詐立裁非之貌。蹩躠,踶跂,皆用心為仁義之貌。
  衍義云:堯仁如天,就之者如日。舜有羶行,百姓悅之。故三徙成都,至鄧之墟,來者十有萬家。
  鈔《莊子□徐無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