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禍源。○成疏:塞其兌,息言論也。閉其門,制六情也。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御注:解具如道沖章,彼則約道,此則約人。言人能體道,是謂與玄同德也。○御疏:此四句已出上經道沖章,彼則就道以論功,此則據人以明行,上下兩經,互舉其文者,以其濟物修身之義有功,故重言之也。○河上公曰:挫其銳,情欲有所銳為,當念道無為以挫止之也。解其紛,忿,結恨不休,當念道恬泊以解釋之也。和其光,雖有獨見之明,當和之闇昧,不使曜亂人也。同其塵,不當自別殊也。○榮曰:挫其銳,解其紛,折貪欲之鋒,釋是非之爭也。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爭得失則或可或否,競是非則一彼一此。今和光則與智無分,同塵亦共愚不別,通萬有而齊致,亦何法而不同也。○成疏.挫其銳,止貪競也。解其紛, 釋志恕也。和其光,接愚俗也。同其塵,混世事也。上來數句,前已具釋,今略貼文,不復詳辮。所以重言者,明此數句於學問切當,故再出之耳。
  第三明同塵晦迹,與理相應。是謂玄同。
  御疏:嘆夫體道之人,既已不滯言教,又能和光混述,行符於道,是謂與玄同德。○河上公曰:玄,天也,人能行此上事,是謂與天同道也。○成疏:前既斷伏身心,次則和光晦迹,所以行充德滿,故與玄理符同。
  第四明妙達違從,故為尊貴。故不可得親,不可得而疏。
  御注:故不可得而親,玄同無私,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汎然和衆,故不可得而疏。○御疏:言玄同之人,心無偏私,不可得親而狎之,和光順物,不可得疏而遠之。○河上公曰:故不可得而親,不以榮譽為樂,獨立為哀。亦不可得而疏,志靜無欲,與人無怨。○榮曰:故不可得親,不可得疏,不可得利,不可得害,不可得貴,不可得賤,故為天下貴,夫有遠近則親疏明矣,存得失則利害.生矣,定上下則貴賤成矣。今解紛挫說,和光同塵,愛憎平等,親疏不能入,毀譽齊一,利害不能干,榮辱同忘,貴城無由得,能行此者,可以為天下貴。○成疏:道契重玄,境知雙絕,既兩忘乎物我,亦一觀乎親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御注:不可得而利,無欲故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爭故不可得而害。○御疏:恬淡無歌,不可得從而利之,處不競之地,故不可得犯而害之。○河上公曰:不可得而利,身不欲富貴,口不欲五味。亦不可得而害,不與貪爭利,不與勇爭氣。○成疏:夫利害者,與乎存亡也。死生無變於己,况利害之間乎。故《莊子》云:不就利,不違害也。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御注:不可得而貴,體道自然,故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洗然無滓,故不可得而賤矣。○御疏:體道自然,非爵祿所榮貴也,超然絕累,非凡俗所得賤也。○河上公曰:不可得而責,不為亂世)主,不處闇君位。亦不可得而賤,不以乘權故驕,不以失志故屈也。○成疏:夫貴賤者與乎榮辱也,故毀譽不動,寵辱莫驚,故不可貴賤語其心也。
  故為天下貴。
  御注:體了無滯,言忘理暢,銳紛盡解,光塵亦同,既難親疏,不可貴賤爾。○御疏:玄同之士,悟理忘言,塞兌閉門,根塵無染,銳紛既解,光塵亦同,其行如此,故為天下之所尊貴也。○河上公曰:其德如此,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屈,與世沉浮,容身避害,故為天下貴也。○成疏:既遣蕩乎親疏,又虛忘乎利害,毀譽不關其慮,貴賤莫介于懷,故蒼生荷戴而不辭,群品樂推而不厭,是以天下人間尊之貴之也。
  以政治國章第五十七
  以政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體道之人,天下之所尊,故次此章,即明應為帝王,以示治化之
  方。就此章中,義開四別,第一明權實二智,用捨不同,第二明攝化蒼生,莫先無事,第三假設疑問,廣辯有為,第四爰引聖人,顯無為之美。
  第一明權實二智,用捨不同。
  夫道者萬物之奧,兵者百姓之勞,故上代聖君,鑄干戈以為農器,後世迷執,執斧鉞以為威刑。是以兵用詐奇,道資玄默,虛心實腹之士,則子晋謝於桓良,貪名勇烈之夫,則聶政殺於韓相,但知剝面為天下之嗤誚,詛識忘心作寰中之師表。既君多忌諱,人也斯貧,奇物滋彰,唯增盜賊。聖人無事,群生自安,懷道之夫,須知聖誠。
  以政治國,
  御注:以政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取,理也,在宥天下,貴乎無為,若以政教理國,奇詐用兵,斯皆不合。唯無事無為,可取天下。○御疏:此標也。以,用也,政謂政教。言有為之君矜用政教,而欲為理,不能無為,任物自化,欲求政理,未之前聞。○河上公曰:以,至也。天使正身之人,使正有國。○嚴曰:用心思公之慮,不若無心大同。可欲禁過,不若無求之得忠。挾黃帝太公之慮,秉孫吳氏之要以勝之,不若使天下不事智力之策要也。○榮曰:養百姓者,妙在平均,宣風化者,要歸於正直。此所謂諸侯牧宰道德,齊禮文之教也。○成疏:以,用也。政謂名教法律也,治,緝理也。夫聖人御世,接物隨機,運權道以行兵,用實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