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從化,何事陳兵也。○成疏:雖有身心兵甲,隳體坐忘,物境既空,何所陳設,此一句覆結前什伯之器而不用也。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御疏:古者書契未興,結繩紀事,故《系辭》云:上古結繩而理,後代聖人易之以書契,欲明結繩之代,人人淳樸,文字既興,是生詐偽,今將使人忘情去欲,歸於淳古,故云使人復結繩而用之。○河上公曰:去文反質,信無欺也。○榮曰:古者書契未作,結繩為政,文字既興,澆薄尤甚,聖人設教,義在無為,歌使反澆還淳,去華歸實也。○成疏:既虛心證理,舍教忘筌,故寄結繩,示其反本。此一句結雖有舟輿無所乘之也。
  第三明反古還淳,和光同俗。.
  甘其食,美其服。
  御疏:食之甘者在於適,適則所食皆甘。服之美者在於當,當則所服皆美。苟不適當,則雖玉食錦衣,不足稱甘美也。○河上公曰:甘其食,甘其蔬食,不漁食百姓也。美其服,美其惡衣,不貴五色。○榮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物情不悅,食玉衣錦,不以為美,人心既適,飯蔬被褐,足可為甘。令陶聖化過大鈞,人無貴賤,所食者皆甘也。服無好惡,所衣者皆美也。家無貧富,所居者皆安也。鄉無豐檢,所住者皆樂也。既無遠徙之者,故絕弱喪之人。○成疏:甘其食,味至道也。美其服,德瑩身也。
  安其居,樂其俗。
  御疏:無欲,故所居則安。化淳,故其俗可樂。若逐欲無節,將自不安其居,苛政且煩,焉得復樂其俗。○河上公曰: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飾之屋也。樂其俗,樂其質樸之俗不轉移。○成疏:安其居,所在皆安,動而寂也。樂其俗,和光人世,寂而動也。
  第四明體真會道,妙絕往來。
  鄰國相望,鷄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御疏:列國相望,鷄犬相聞,蓋言其近。人至老死不相往來者,由彼此俱足,無所求及故爾。○河上公曰:鄰國相望,鷄犬之聲相聞,去近也。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其無情欲也。○榮曰:兩國為鄰,望之在目,鷄嗚狗吠,聽之聞耳,從始至終,以少及老,不相往來,人人皆自足,家家俱有道,故曰人相忘於道衍,魚相忘於江湖,此之謂也。○成疏:鄰國相望,鄰,近也,國謂生死之域,與道境也。言此二域近在內心,故言相望也。鷄狗之聲相聞,鷄以伺晨,狗以警夜,譬一切言教,警長昏之夜,伺智慧之晨也,此之言教近詮一心,故云相聞也。使民至老不相往來,會理體真即道,即道既不從生死而來,亦無道理可往,二域既一,故不相往來,二際無際也。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信言章即是第三段,文總結前旨,就此章內,義分有三,第一明上德之人,妙絕言辯,第二明上德之人,財德兩施,第三總結上德,利物忘功。
  第一明上德之人,妙絕言辯。
  夫良藥苦口,信言不美,大辯若訥,博者不知。散道德以教凡愚,聖人不積,嘆長昏而迷不曉,我草斯凡,臨欲海不解寨裳,見邪山誰能舉足,不嗚不飛之烏,一起沖天,懷痴懷騃之夫,百年何悟。勞大道指訓,枉造化生成,暗而不知,更何言矣。余竊覽至誠,修身理國,上致白日騰景,翱翔雲天,下可清腸洗心,從游人代,行無為之事,道也斯尊,處沖和之源,德可資物。良冶之子,必自為裘,吾徒佩真,何不集矣。所魄黃卷學淺,清溪道貧,夙夜競惶,無舍寐寤,恨不得想象聖影,物色函關,疲骨殘魂,勞嘆何極,同志之者,無忘此心也。
  信言不美,
  御疏:信言謂聖教信實之言也。老君欲以自明所立言教,化導衆生,實為精信,故與俗相違,代人以為不美。○河上公曰:信言者,如其實也。不美者,樸且質也。○榮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以宣心,非關妄作,務存實理,不在華詞,故云信言不美,甘言失真,輕諾寡實,故言美言不信也。○成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實也。美,浮艷也。言上德之人,冥冥契道,所說言教,實而不華。浮艷之言,俗中小說,既乖至理,所以不信。故《莊子》云:犬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也。
  美言不信。
  御疏:美言,謂代教甘美之言也。言多浮華,動合於俗,既非信實,不可化人。信言所以不美,正以代教美言不信故爾。○河上公曰:滋美之言者,孳孳華辭。不信者,飾偽多空虛也。
  善者不辯,
  御疏:悟教之善,在於修行,行而忘之,曾不執滯,故不辯說也。○河上公曰:善者以道修身,不釆文也。○嚴曰:容疏者訥,謂之不辯,輓輓而成,默默而信,故能成善何也,動得天心,靜得地意,君子之本,為百行之長矣。○榮曰: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大辯若訥,無勞詞費,善者不辯也。偏詞過當,多言數窮,辯者不善也。○成疏:辮,別也。善體至道之人,指馬天地以一為喻,故無可分別也。儒墨是非,堅執人我分別者,良由未證善道故也。
  第二明上德之人,財德兩施。
  辯者不善。
  御疏:但能辮說者言教,曾不悟了 修行,惑滯既多,故為不善。○河上 公曰:辯者謂巧言,不善者,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