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守其雌,為天下谿。
  《南華經》曰:古者五聲不亂,孰為六律?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通玄經》曰:古之善為君者,法於江海無為,為天下之谿,其德不離。是以至人不見可欲,心與神處,靜而體德,動而理通。
  知其白,
  《南華經》曰:五帝知其白,造五色也。明可見者,可得而蔽也。色可察者,可得而別也,別五色矣。
  守其黑,為天下式。
  《南華經》曰:古者五色不亂,孰為文彩?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通玄經》曰:古者至人之治,虛無寂寞,修自然之道,漠然無為而天下和。
  知其榮,
  《南華經》曰:五帝知其榮,造律曆也。《通玄經》曰:夫至大天地不能函也,至微神明不能見也。大可睹者,可得而量也,量曆數矣。
  守其辱,為天下谷。
  《南華經》曰:古者白玉不毀,孰為珪璋?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通玄經》曰:古之善為君者,法於江海。江海無為,為天下谷,其德乃足。不分争而財足,聖人淳樸而不散,淡然無欲而民自樸。
  樸散則為器,
  《通玄經》曰:及至五帝建律曆,別五色,異清濁,味甘苦,則樸散而為器矣。立仁義,修禮樂,則德遷而為偽矣。民飾智以驚愚,設詐以攻上,天下有能持之而未能有治者也,夫智能彌多而德滋衰。《南華經》曰:古者純樸不殘,孰為犧樽?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情性不離,安用禮樂?後世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五帝之過也。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南華經》曰:狶韋氏得之於道,以挈天地無為;伏犧氏得之於道,以襲氣母之道;神農氏得之於道,以火德王;黃帝得之於道,以登景雲之天下。
  故大制不割。
  《南華經》曰:是以一人之斷制天下,譬之猶一覕夫唐虞,知賢人之利天下而不知其賊天下。夫唯割也,外乎賢者知之矣。
  將欲章第二十九
  此章《通玄經》言:末世天子諸侯以天下一國為家,以萬物為畜,懷天下之大,有萬物之多,即氣實而志驕,大者用兵侵小,小者倨傲凌下,無長久得在時,不在争,不在道,不在聖。土凝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遲。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習於行陣之事者,不知神化廟戰之權。夫好兵者未嘗不敗,争戰者未嘗不失,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所好,反自為傷,故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七國兵争亡天下也。
  將欲取天下,
  《通玄經》曰:國不欲貪竟得得,在天下與之,不在於自取仁義,則得。
  而為之兵争,
  《通玄經》曰:夫欲名是有而為之争之,吾見其不得已。
  吾見其不得已。
  《通玄經》曰:雖執而得之,不留也。夫名不可以求而得也,在天下與之。與之者歸之天下,所歸者,德也。若無德者,民不歸也。不歸用兵,即危道也,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
  《洞靈經》曰:天下之神器也,帝王之重位也。
  不可為也。
  《通玄經》曰:天下大器也,不可執也,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
  《通玄經》曰:夫好名者未嘗不中,善游者溺,各以所好,反自為傷,故曰為者敗之也。
  執者失之。
  《通玄經》曰:夫争利者未嘗不窮,善騎者墜,各以所好,反自為傷,故執者失之。
  故物
  《通玄經》曰:禍福同門,利害之反,不可不察也。
  或行或隨,
  《沖虛經》曰:或長或短。
  或煦或吹,
  《沖虛經》曰:或美或醜。
  或強或羸,
  《沖虛經》曰:或怡或厲。
  或載或隳。
  《沖虛經》曰:或是或非。
  是以聖人
  《通玄經》曰:得在時不在争,治在道不在聖。土凝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遲。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去甚,
  《通玄經》曰:為強之本在於守弱,是以聖人守柔弗強,故能成其王,天下長久。
  去奢,
  《通玄經》曰:節用之本在於去奢,是以聖人去奢侈也,不敢驕奢,故能長久。
  去泰。
  《通玄經》曰:去.驕之本在於虛無,是以聖人去驕泰也,不敢驕溢,故能長久。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此章《通玄經》言:七國人臣舉不義之兵,至於伏尸流血,相交於前。兵革之所起,天下大亂,好勇危亡之道也。兵者,凶器。戰者,危事。鳴鐸以身自毀,膏燭以明自煎,武勇因強梁死,辯士因智能亡。人有橫死,非命而亡,以寡犯眾,以弱凌強,兵共殺之,好兵危亡之道也。今七國亂臣好兵鬬戰,天下大亂也。
  以道佐人主者,